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

0
分享至

周寧檢察


1月16日,2024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定評會暨檢察新聞宣傳工作座談會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

2024年度“雙十大”定評會

評委名單

童建明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

曲衛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一級巡視員

呂艷利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一級巡視員

張 毅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主任

楊維漢新華社國內部中央新聞采訪中心政采室主任

張李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法治在線》欄目制片人

樊新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廣播新聞采訪部副主任

范修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法制節目部副主任

郭麗君光明日報社政治經濟部主任

王四新工人日報社副社長

吳湘韓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

孫錢斌中國婦女報社(全國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社長(主任)兼總編輯

吳 坤法治日報社總編輯

李家軍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副總編輯

周學勝公安部新聞傳媒中心主任、總編輯

何晶茹人民網編委、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主任

李志暉新華網常務副總編輯

薄紅愷新浪微博執行總編輯、總編室主任

楊劍波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

肖 瑋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

丁海東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李 輝檢察日報社社長

魏 星檢察日報社總編輯


1

最高檢提出以“三個善于”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2024年4月8日的開班式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強調,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重要體現。

最高檢提出“三個善于”,主要是推動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就案辦案、機械司法”問題?!叭齻€善于”既是司法辦案的認識論也是方法論,旨在引導檢察人員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持講政治與講法治有機統一、執行黨的政策與執行國家法律有機統一,踐行司法為民宗旨,提高正確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做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側重于如何抓住案件中的主要矛盾。最高檢要求,檢察履職辦案“以事實為根據”,必須準確認定法律事實,重現或最大限度接近客觀事實,從中理清法律關系,進而找到實質法律關系。

“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側重于如何正確適用法律。最高檢要求,檢察履職辦案既要符合法律規定,又要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準確理解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公平正義、保障人權、權利平等、懲惡揚善、公序良俗、誠實守信等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準確適用法律。

“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側重于如何確保案件辦理取得最佳效果。最高檢強調,檢察履職辦案做到法理情有機統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新時代司法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義正辭嚴講清“法理”,循循善誘講明“事理”,感同身受講透“情理”,實現法理情有機統一,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個善于”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相互關聯、不可偏廢。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是基礎,要求全面準確把握“以事實為根據”,依靠證據確定法律事實、區分法律關系,扭住案件的關鍵環節和本質問題;善于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是關鍵,要求全面準確理解“以法律為準繩”,不僅做到不偏離法律條文的規定,還要深刻領悟法律條文背后的基本價值和理念,讓檢察履職辦案更加契合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機統一中實現公平正義是目標,要求全面準確統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正確運用檢察權,努力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公平正義“最大公約數”,實現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法理情相統一,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2

切實為基層減負、優化檢察管理,最高檢黨組提出“一取消三不再”引發熱議共鳴

2024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持續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作出部署,明確提出要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2024年10月15日、16日,,提出“一取消三不再”的檢察管理新要求,即取消一切對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的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考核,不再執行檢察業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再設置各類通報值等評價指標,不再對各地業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

2024年,最高檢調研組在調研中了解到,業務考核指標過多過細,給基層檢察人員帶來很大工作壓力;檢察工作“卷”的問題很突出,卷來卷去就是“卷數據”,在簡單數據管理模式下,很容易讓檢察官形成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調研組還發現應付考核而產生的“反管理”現象——個別檢察院過于關注數據指標、考核排名,不惜違背司法規律和辦案程序,搞“數據美容”“湊數案”,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與權威性。

最高檢黨組提出,要從最高檢、省級檢察院做起,堅決防治形式主義,下決心糾正不同程度存在的唯數據、唯指標問題,調整、改變簡單以數據進行考核管理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取消一切不必要、不恰當、不合理的考核,真正為基層減負,讓檢察工作進一步回歸到高質效辦案這個本職、本源上來,讓廣大檢察官真正把精力放到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上,放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環節上,確保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

在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的同時,最高檢黨組強調要堅持嚴格依法、實事求是、遵循規律,切實把檢察管理從簡單的數據管理轉向更加注重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上來,把宏觀案件質效分析與微觀案件質量評查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推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社會輿論普遍認為,“一取消三不再”是最高檢黨組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審慎作出的決定,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司法規律、符合基層期待,充分彰顯了最高檢黨組對檢察工作規律的深刻洞察、對基層實際狀況的全面了解以及對推動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堅毅決心。

江蘇、貴州等省級檢察院陸續出臺工作舉措,對嚴格落實“一取消三不再”、一體抓好“三個管理”作出細化部署。

3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10年來辦案質效不斷提升,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24年12月20日,在最高檢召開,深入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回顧總結檢察公益訴訟制度10年發展歷程和實踐成效,共商在新起點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10年來,檢察公益訴訟辦案規模穩健增長、領域持續拓展、質效不斷提升,制度逐漸成熟定型、成效日益彰顯。2017年7月至2024年11月,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110.1萬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98.9萬件,民事公益訴訟11.2萬件。將審前實現公益保護目的作為優先目標,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近79萬件,回復整改率達98.8%;向法院提起訴訟6.1萬件,99.77%得到裁判支持,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有力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10年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充分發揮主動性職能特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緊圍繞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及區域重大戰略履職辦案。針對辦案難點堵點問題,積極向黨委匯報爭取支持,將黨領導下統籌協同、綜合發力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轉化為監督剛性與辦案效能。目前全國有27個省級黨委、政府出臺支持檢察公益訴訟的意見;30個省級人大常委會出臺加強檢察公益訴訟的專項決定。

10年來,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先后部署“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為民辦實事破解老大難”等專項監督活動,讓履職辦案真正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

10年來,檢察機關始終在辦案實踐中改革創新。推動健全公益訴訟辦案規范體系。出臺公益訴訟辦案規則,形成覆蓋主要領域的辦案指引,以“可訴性”為核心構建高質效案件標準等,促進提升辦案規范化、專業化水平。辦案領域不斷拓展,從最初的4個法定領域逐步拓展到“4+11+N”的履職格局,充分彰顯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的蓬勃活力。

4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高檢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檢察改革、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意見》

2024年12月5日,最高檢對外發布(下稱《意見》),對檢察工作各方面制度機制的優化、健全、完善作出36項規定。

《意見》是檢察機關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檢察實踐的具體舉措,具有四大特點:注重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明確法律監督重點,切實增強法律監督實效;注重落實改革任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政法委改革要求的檢察“任務書”;注重完善制度機制,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規范檢察履職,強調“依法履行職能,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勇于自我監督”,專門部署“完善執法司法相互配合制約機制”“健全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等方面舉措,以保障檢察權在憲法法律范圍內依法公正高效廉潔運行。

《意見》指出,要健全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絕對領導制度體系,旗幟鮮明強調“持續擦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切實做到檢察工作方向由黨指引、檢察工作原則由黨確定、檢察工作決策由黨統領”。

《意見》提出,要完善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制度體系。在維護穩定方面,系統部署了推動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協同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等方面內容,強調“依法嚴懲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在服務發展方面,部署了服務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系列檢察舉措,其中要求“防止和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意見》要求,健全強化法律監督工作機制。其中,圍繞刑事檢察工作,專門部署“完善刑事指控體系”“健全刑事訴訟全流程監督機制”,更好發揮刑事檢察在追訴犯罪、維護穩定、保障人權、守護公正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強調要配合加快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立法,更好推動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意見》強調,要健全檢察機關公正司法體制機制。其中,在“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這一方面,明確要求細化完善檢察官職權清單、完善司法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健全檢察官懲戒制度等。同時,將“健全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和質量管理機制”單列,提出完善業務研判、指導、評價體系,健全案件質量檢查評查制度等舉措。

5

最高檢發布《意見》推進文化潤檢、文化強檢,檢察題材電影《第二十條》、廣播劇《喜鵲》獲“五個一工程”獎

2024年9月9日,最高檢發布(下稱《意見》),提出把大力培育弘揚“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作為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內化為檢察人員的價值追求,外化為檢察人員的自覺行動。

《意見》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把建設優秀檢察文化作為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內容,著力推進文化潤檢、文化強檢,為檢察工作現代化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意見》提出六項原則,即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堅持固本培元、守正創新;堅持檢察人員主體地位。

《意見》提出,加強檢察英模人物培樹。優化新時代檢察英模人物發現、挖掘、培養、宣傳、學習機制。注重時代內涵,突出忠誠底色、清廉本色、專業亮色,讓檢察英模人物成為“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注重遵循規律,面向基層一線,分級培育、分類選樹、分層宣傳,廣泛樹立可敬可親可信的檢察榜樣。

2024年8月,中央政法委印發。11月27日,最高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遼寧省委在沈陽召開,追授潘非瓊同志“全國模范檢察官”“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潘非瓊生前系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2022年12月17日,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9歲。潘非瓊為黨和人民事業、為黨的檢察事業奮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充分彰顯了“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

2024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名單,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等聯合出品的電影《第二十條》,由最高檢、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申報的廣播劇《喜鵲》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此前,《第二十條》還斬獲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重磅獎項。這些作品通過對檢察工作的藝術化呈現,詮釋了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

為展示新時代檢察機關文化建設成效,激發檢察宣傳文化創新動能,2024年9月9日,最高檢還發布10件“新時代檢察傳播創新事例”,類型涵蓋主題宣傳、案例普法、典型選樹、融媒傳播、新聞紀實、文化建設等多領域。

6

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檢察機關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

2024年4月3日,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指出,經黨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

4月17日,最高檢召開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安排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推進最高檢黨紀學習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黨紀學習教育中,最高檢黨組堅持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政治任務,牢牢把握黨紀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和工作安排,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緊扣一個“實”字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堅持全面受教育、全員受教育,聚焦以案示警促改抓警示教育,聚焦標本兼治抓問題整改,聚焦履職盡責抓學用結合,聚焦嚴格執紀抓責任落實,機關黨員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黨紀教育洗禮,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進一步增強,有力促進機關黨的建設、紀律作風建設,帶動全面從嚴治檢、法律監督工作提質增效。

緊扣一個“實”字,最高檢扎實開展第二輪巡視,對第一輪巡視整改落實工作開展督導,深入查找和解決全面從嚴治檢、履職責任等方面存在的政治偏差。緊扣一個“實”字,深化“四大檢察”融合履職,全面準確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企案件。緊扣一個“實”字,重點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在最高檢的帶動和指導下,各地檢察機關結合實際情況,精心謀劃部署,作出具體安排,采取具體措施,將黨紀學習教育引向深入。黨紀學習教育期間,各地檢察機關注重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通過持續完善一體推進“三不腐”、防治“燈下黑”機制,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切實加強追責懲戒工作,健全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確保公正司法、廉潔司法。

9月24日,,總結最高檢黨紀學習教育工作,研究部署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具體舉措。會議強調,把紀律學習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教育機制,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檢體系,從嚴監督執紀問責,真正讓黨的紀律、鐵規禁令越往后越嚴。

7

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行政檢察工作,行政檢察辦案數量持續增長,辦案程序不斷規范

2024年11月5日,最高檢檢察長應勇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作。這是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行政檢察工作。與會人員對報告披露的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行政訴訟法,依法對行政訴訟和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的舉措和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并就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給出意見和建議。

12月2日,,研究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加強對相關問題的針對性研究,提出務實有效、切實可行的落實舉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檢察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伴隨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12月,最高檢設立行政檢察廳專司行政檢察職責,31個省區市檢察院和有條件的地市級檢察院單設行政檢察機構,行政檢察工作進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7.9萬件,是前五年的2.6倍。強化行政生效裁判、行政審判、行政執行監督,促進公正司法。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生效裁判依法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2781件,最高檢提出抗訴59件;對法院立案不當、適用審判程序錯誤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4萬件;對法院違法執行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10.1萬件,對行政機關怠于、拒絕履行法院裁判等問題提出檢察建議5.1萬件。依法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行為在事實認定、適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提出檢察建議7.4萬件。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雙向銜接,2023年以來,依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272件。主動融入大局,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踐行人民至上,深化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依法規范推行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依法維護特定群體合法權益,持續做實檢察為民。加強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執法司法機關協作配合,6個省份建立省級層面府檢聯動機制,持續夯實行政檢察工作根基。

2024年4月,最高檢制定《關于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行政訴訟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范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的范圍、方式和程序,標志著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從中央部署、研究論證、地方探索進入到全面規范推開的新階段。8月,最高法、最高檢聯合印發,通過14條內容規范法院、檢察院辦理行政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程序,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和司法公信力。12月,最高檢印發,對行刑反向銜接案件受理、審查程序、提出檢察意見、跟蹤監督等進行明確,進一步保障和規范檢察機關開展行刑反向銜接工作。

8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主管單位變更為最高檢,檢察機關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

2024年11月29日,在最高檢召開。會議通報研究會主管單位變更情況,明確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9月18日,由在最高檢召開。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從源頭預防、分級矯治、依法懲處、綜合治理入手,全面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懲治工作。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更好統籌特殊預防與一般預防,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依法加強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懲治、教育、感化、挽救。對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符合核準追訴條件的,要依法核準追訴。協同健全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矯治機制,推動加強專門教育工作,堅決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上升勢頭。此前的2024年4月,最高檢對“河北邯鄲初中生被殺案”中3名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依法作出核準追訴決定。

10月30日,第二次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做實“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聚焦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點難點問題,著力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化“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協同加強社會治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9

最高檢成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規范司法權力運行

2024年12月30日,。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任檢察官懲戒委員會主任,童建明、滕繼國任副主任,史衛忠、侯亞輝、張相軍、藍向東、徐向春、郭興旺任內部委員,周光權、皮劍龍、楊復晗、董朝陽任特邀委員。

成立最高檢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是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的重要舉措。完善檢察官懲戒制度,有利于強化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推動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有利于通過專業審查確保檢察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受司法責任追究,保證追責懲戒的權威性、公正性;有利于督促和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公正行使職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2024年7月24日,最高檢發布新修訂的(下稱《意見》)和(下稱《條例》)。

《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檢察機關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作出系統部署,堅持“放權”與“控權”并重,專章規定了“完善檢察權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同時,《意見》持續深化鞏固“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要求,對領導干部辦案提出具體要求,同時規定“檢察官年度考核不稱職,應當降低檢察官等級,經檢察官考評委員會認定不能勝任檢察官職務的,應當按照程序退出檢察官員額”。

《條例》修訂的著力點在于推動司法責任追究及時常態、嚴格規范、精準到位,確保檢察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公正行使職權。其中,《條例》根據檢察官法的規定,對具體追責情形進行了修改完善。對檢察人員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以行為為導向,規定只要實施隱瞞、歪曲事實,違規采信或者不采信關鍵證據等13種行為之一的,即應當承擔司法責任;對存在重大過失的,以結果為導向,將造成嚴重后果作為承擔司法責任的構成要件,規定了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等方面出現錯誤,導致案件錯誤處理并造成嚴重后果等10種情形。同時,《條例》明確,客觀上存在法律法規修訂等7種情形之一,導致改變案件定性、處理決定以及撤回起訴、判決無罪等的,相關辦案人員不承擔責任。

此外,2024年7月,最高檢印發,針對新形勢下檢察官助理隊伍的新情況新問題,著眼健全完善檢察職業體系,提出一系列加強檢察官助理管理的新政策新舉措。

10

最高檢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改進法治宣傳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學院校教育培養機制”。202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持續深入推進“檢校合作”戰略,通過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更好推動法學教育與法治實踐相融互促。

最高檢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旨在深入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法治中國、教育強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優秀檢察人才作用,加強檢校合作師資課程建設,暢通優化檢校間供需對接,持續筑牢檢校合作基礎保障,助力檢校合作高質量發展。

最高檢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21所高校開展“檢察實務專家進校園”活動,從各業務部門和各省級檢察院推薦的師資課程中精選238名師資、326門課程。眾多檢察業務骨干走進高校,將真實的檢察案例帶入課堂,生動地講解案件辦理過程中的法律適用、證據審查、訴訟策略等關鍵環節,與莘莘學子面對面交流互動。組織開發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深度解讀課程,贈送給合作高校學習使用。

2024年,最高檢還組織開展“法學名師進檢察”活動,商請20所高校、研究機構推薦一批學術水平高、有法律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參與檢察系統培訓,確定了首批106名師資、121門課程。法學名師走進檢察機關授課,有助于提升檢察人員“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水平,同時也推動了法學院校與檢察機關的雙向交流、共享優質教育培訓資源。

2024年11月22日,全國檢察機關文書系列教材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最高檢黨組強調,要強化對外學習交流,積極推動文書教材進校園,成為深化法學教育的實踐課程,讓文書教材成為與專家學者、法學生一體學思踐悟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橋梁”,促進檢察機關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

來源:檢察日報 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周寧縣檢察院官方網易號 incentive-icons
周寧縣檢察院官方網易號
周寧縣檢察工作宣傳平臺
1877文章數 32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峰| 新龙县| 中牟县| 临沧市| 泰兴市| 武威市| 禄劝| 鸡东县| 湖南省| 肇庆市| 丹东市| 沐川县| 涪陵区| 崇礼县| 高尔夫| 香河县| 湘西| 定襄县| 泽库县| 巴林右旗| 普陀区| 辉南县| 顺义区| 连南| 邵阳县| 长沙县| 保定市| 吐鲁番市| 万宁市| 应城市| 德化县| 江源县| 新兴县| 鹤山市| 龙南县| 曲沃县| 吴堡县| 宜城市| 乃东县| 屏南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