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已經被中國品牌卷回12年前的大眾,在其德國的大本營,再次遇到了中國買家。
2025年1月16日。多家中國車企計劃收購大眾德國工廠的消息散出。歐洲第一大汽車集團兩處計劃停運的工廠,出現在了媒體的名單中,計劃在2025年停產的德累斯頓(Dresden)工廠和2027年停運的奧斯納布呂克(Osnabrueck)工廠,成為中國買家的潛在目標。
其中,生產T-Roc Cabrio等車型的奧斯納布呂克工廠,更有可能出售給中國汽車廠家,而德方未具名的人士也認為,大眾汽車集團更傾向于把這家工廠予以出售。從收益上看,出售工廠比關閉它更劃算。按照德國銀行家的計算,以售賣的方式處置這些工廠,大眾每個工廠可能獲得1億到3億歐元的收益。
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處于轉型的關鍵時刻。雖然以902.7萬輛的銷量保住了全球第二大汽車集團的位置,但電氣化的轉型仍面臨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品牌在中國銷量連續下滑,讓其麻煩更多。在大眾與工會達成的成本削減計劃中,就包括了這兩處要關停的工廠。出售工廠獲得的收益,快抵得上大眾高級經理們被降薪的額度了。
正在全力出海的中國汽車制造商,收購大眾的工廠,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更可以避開地緣政治波動帶來的影響。外媒提及了中國買家的身份,既有可能是國有汽車制造商,也有可能是活躍的民營企業,還包括跨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不過,他們沒有給出具體的廠家名稱。
2024年1-11月份中,在歐洲28個市場中,有交付量的中國品牌有27個。他們銷量較大的品牌,被認為最有可能是潛在的收購者。其中,銷量TOP10的品牌可能性更大。由于這種并購案的特殊性,現在還沒有中國汽車廠家主動出來說明。
面對中國汽車廠家的到來,德國大眾的工會以及IG Metall的相關人士態度明確。無論是大眾汽車集團會把工廠出售給中國買家還是其他的跨國汽車廠家,他們都必須遵守德國的規矩,德國的汽車工廠里必須實行德國的生產方式,德國的汽車工人必須得到德國水平的對待:
必須達到大眾的標準。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中國買家最擔心的是德國汽車工會。在中國國內,中國的整車制造商絕對不會碰到工會帶來的棘手問題。在德國,工會領導與CEO當面對峙的情況,實屬正常。在大眾與工會談判期間,工人們甚至當面指責管理層的無能,而不被秋后算賬,這超出了部分中國汽車廠家高層的接受能力。
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的地位,不比一汽集團在中國的位置低,工廠層面的并購也不僅僅是資產的交易,它背負了更多非商業性的因素。在德國紅綠燈政府已經幾近癱瘓的狀態,交易本身要獲得通過,需要等到2025年2月23日大選以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