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
新鮮的柿子
經過去皮、晾曬等工藝
制作成口感軟糯、香甜可口的柿餅
保留最原始的風味與營養
成為多少人的“心頭好”
可當柿子變成“石頭”
把腸子給堵了
這份冬日里的幸福感
就瞬間不香了
一次吃下三四個柿餅 肚子疼得恨不得滿地打滾
前幾天,家住臨平的胡先生(化名)吃完晚飯后照例和家人出門散步,可剛走出小區沒多久,肚子就突然感到劇烈疼痛,疼得他恨不得在地上打滾。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家人都慌了神,趕緊把他送往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
“醫生醫生,他疼得快不行了!”當天接診的是急診外科副主任徐超,在詳細詢問了病史和飲食習慣后,徐主任順著細微的線索找到了癥結所在。
原來,胡先生的親戚前幾天從老家寄了一些自制的流心柿餅。事發當天,抵擋不住“糖霜”誘惑,胡先生竟一次性食用了三四個柿餅,不久便感到腹部不適,后來愈發嚴重。
通過腹部X光和CT掃描檢查,醫生發現胡先生的腸道內出現了明顯的梗阻情況,確診為柿餅引起的機械性腸梗阻。
小小的柿餅 還能把腸子堵住了?
“柿餅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果膠,這些物質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凝結成塊,如果一次性大量食用,就可能導致腸梗阻的發生。”徐超提醒。
“一般來說,在不空腹的情況,每次吃杮子最好不超過2-3個,柿餅不超過1-2個,特別是老人、兒童更要減量。”
經過禁食、胃腸減壓和補液等措施支持治療,胡先生的癥狀仍未有明顯緩解,于是徐主任決定實施急診手術。
在手術過程中,徐超發現胡先生的腸道內果然有數塊大的柿餅凝結物,正是這個“罪魁禍首”導致了胡先生的腸梗阻。
經手術,徐超成功將凝結物取出,并修復了受損的腸道。術后,經過精心護理和康復治療,胡先生恢復良好。
臨近年關要“管住嘴” 急診已連續接診好幾例
春節酒席、朋友聚會多……美食背后的“風險”不容小覷。
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早早著手準備著各式各樣年貨、美食。宴席多、聚會多,但越是放松時刻,越是要“管住嘴”,小心“病從口入”。
特別是對于一些脾胃、消化功能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進食一些不消化的食物,一定要把握住“度”,切勿貪嘴多吃。如:
柿餅
粽子
紅棗
梅干菜
“近期,急診外科就連續接診好幾例因飲食不當而送來的病人,嚴重的腸梗阻如果不及時就診,很容易導致腸壞死破裂,甚至嚴重威脅生命。”徐超副主任提醒。
來源/健康杭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