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信息來源:ABC新聞、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我想向所有因為關心自己命運而關注俄烏戰爭的朋友們提個建議,不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烏軍摧毀了幾輛俄軍戰車、俄軍在烏東又向前推進了多少米占領了哪個城鎮這樣的消息上,要學會從政治、經濟、外交等宏觀戰略層面去理解、分析,因為它們才是決定戰爭結果的主要因素。
PT的心腹顧問帕特魯舍夫說:俄烏戰爭本質上是美俄兩國在烏克蘭領土上打的一場戰爭,不僅與烏克蘭無關,甚至也與歐洲無關。
雖然他說這話的目的是為了掩蓋戰爭的侵略與反侵略性質,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也不全是胡扯。
如果你看過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戰爭之王》,你就會知道,相比于俄國人,美國更討厭烏克蘭人。套用一句話說就是,美國對烏克蘭人“充滿了歧視與偏見”。
那么,美國如何從歧視烏克蘭到成為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者呢?2025年1月17日晚,美國廣播公司(ABCNEWS)發了一篇文章《中情局與烏克蘭情報部門如何秘密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詳細介紹了兩國從彼此冷漠到嘗試結交,再到盟友的過程。鑒于西人文章寫法雜亂、不適合國人閱讀的習慣,我根據文中信息重新梳理并創作本文。
2014年2月,烏克蘭“尊嚴革命”爆發后,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逃到了莫斯科。
新政府任命瓦倫丁·納利瓦伊琴科為烏克蘭安全局(SBU)局長。當他上任時,發現整個安全局幾乎空無一人——大部分安全局官員都已逃往莫斯科或克里米亞。而且俄聯邦情報官員曾直接在烏克蘭安全局工作,他們帶走了烏克蘭軍方和安全官員的數據庫。
當天晚上,納利瓦伊琴科就給美、英大使館打電話尋求幫助。但是,美國人非常謹慎,他們知道烏克蘭情報機構深受俄國滲透,從未將其作為可以合作的對象。
因此,納利瓦伊琴科的嘗試沒有取得成果。
隨后俄軍占領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
2015年,HUR新任局長康德拉圖克決定采取進一步行動。他首先聯系了美國國防情報局,但發現后果仍然過于謹慎,于是便轉向了中央情報局。他決定用烏克蘭情報部門在2015年收集的大量俄國文件給美國官員一個驚喜,包括俄國武器和軍事能力的絕密計劃。
康德拉圖克親自前往華盛頓,但他隨身攜帶的鼓鼓囊囊的行李箱里裝的并非行李,而是俄國的絕密情報——俄國的決策、俄國新武器系統機密設計、電子戰技術以及作戰序列的信息。
這些情報讓中情局相信,“在俄國問題上我們需要烏克蘭人,就像烏克蘭人需要我們一樣”。
美國人終于意識到,烏克蘭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需要隨之改變,讓我們幫助烏克蘭人做烏克蘭人”。
從2016年開始,中情局開始為HUR提供安全通信技術,并為其提供戰斗和間諜戰術培訓。具體做法是,烏方人員被帶到歐洲國家,與中情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的官員一起進行實地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如何在俄國和被占領的領土上執行任務。
為了防范俄國人的滲透,康德拉圖克在HUR內部組建了新團隊,只招募30歲以下的軍官,他們對前蘇聯毫無記憶,只知道烏克蘭是獨立的。
這些軍官組成了由中情局訓練的一支新突擊隊,名為2245部隊。現在,該部隊因在俄國后方和海外的大膽行動而聞名。
HUR現任局長布達洛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還開始了一項名叫“金魚行動”的項目,訓練烏克蘭人假扮俄國人,不僅在俄國,還在世界各地的第三國與中情局聯合行動。
康德拉圖克等人確信俄國在為更大規模的入侵做準備,于是推動對被占領的克里米亞和俄國本土進行破壞行動。但從奧巴馬到川普再到拜登,三任美國政府均不予支持,要求雙方專注于情報收集,并禁止中情局協助烏方針對俄國進行致命或破壞行動。
2016 年,在沒有通知美國人的情況下,康德拉圖克派遣受過美國訓練的2245部隊前往克里米亞,在俄國直升機基地安放炸彈。這次任務出了大問題,與俄特種部隊發生槍戰,造成數人死亡,并促使PT公開威脅要進行報復。
時任副總統拜登打電話給波羅申科表達不滿,并警告他“這種事情絕不能再發生了”。康德拉圖克也因此被免去HUR局長的職位,但他與中情局的合作關系仍在繼續。
直到2022年全面戰爭爆發,拜登政府才取消了對中情局在烏克蘭行動的許多限制,但他們仍被禁止直接殺害俄國人,只被授權協助烏克蘭提供目標信息。
到現在為止,俄方仍然公開堅稱烏克蘭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控制,成了北約部隊的灘頭陣地,并以此作為入侵烏克蘭的借口。歐美也有觀察人士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與烏克蘭情報部門的合作是對PT的挑釁,為他發動戰爭提供了借口。
對此,康德拉圖克駁斥為俄國的宣傳,他說:入侵烏克蘭只是因為想控制烏克蘭。
據向媒體透露這些消息的美國官員稱,他們公開這些消息,是為了讓美國立法者和川普政府了解康德拉圖克最初幫助建立的伙伴關系給美國和烏克蘭帶來的好處,以便繼續保持對烏克蘭的支持。
一位美國官員說:“這是美國國會需要知道的事情。他們所做的服務——以及瓦列里·康德拉圖克個人所做的——為美國納稅人節省了數億美元。甚至可能是數十億美元。”
ABC新聞就該報道請中情局發表評論,中情局人員引用了前局長伯恩斯2024年10月在一次采訪中說過的話:“我對中情局的成績感到非常自豪,我為中情局與情報界同事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他們幫助總統建立了強大的國家聯盟來支持烏克蘭,幫助烏克蘭人自衛。”
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各位讀友,真正決定戰爭結果的因素,通常總在我們普通人所看不到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