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是由于各個器官的衰老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平時照顧好自己的耳朵,做好耳保健和聽力保健,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衰老過程,如盡量少佩戴耳機,聽音頻時音量要適中,注意保護聽力等。
許多老年人聽力下降以后,希望佩戴助聽器以改善聽力,但助聽器也會放大噪音或背景聲音,或者質量不夠好的助聽器本身的電子系統也會產生噪聲,反而帶來更多不良影響。總之,聽力衰退,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1.日常預防手段
01
少噪聲
老年人保護聽力的首招就是,避免或減少噪聲干擾。長時間接觸各種噪聲,會導致老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
02
不急躁
老年人如果經常處于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自主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這樣容易出現聽力銳減或突發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心情。
03
勤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后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后緣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5~10分鐘,長期堅持下去即可見效。
04
不挖耳
經常用耳勺等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戳傷耳膜。耳道癢難忍時,可以用棉簽蘸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也可以服用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魚肝油等。
05
慎用藥
應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下降,用這些藥物更容易引起耳神經毒性而損害聽力。耳毒性藥物包括:①解熱鎮痛藥,如乙酰水楊酸、水楊酸鈉、非那西丁。其受損部位為耳蝸底,故初期表現為高頻聽力喪失,并可引起耳鳴、眩暈、平衡失調,耳部癥狀可在停藥后24~48小時消退;②抗生素,目前已知影響聽力的藥物有近百種,其中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危害最大;③利尿劑,利尿酸最易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耳聾,對腎功能不全者更易導致耳聾;④抗惡性腫瘤藥,如氮芥、順鉑等可引發聽力障礙,出現不可逆的高頻聽力喪失,且與用量和用藥時間成正相關;⑤抗瘧藥,如奎寧、氯喹的主要損害部位在內容螺旋神經節而非感受上皮,引起耳鳴、耳聾,表現為低頻區聽力減退。
2.營養預防手段
01
富含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的食物:
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雞肝、雞蛋、萵苣、西葫蘆、鮮桔、田螺、牡蠣等。實驗表明,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有促進內耳神經細胞再生的功能,增強內耳細胞活力。
02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
如魚、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麥面等。鋅能保護耳的動脈血管。
03
富含鎂元素的食物:
如紅棗、核桃、芝麻、香蕉、菠蘿、芥菜、黃花菜、菠菜、海帶、紫菜和雜糧等。如果鎂元素缺乏會影響耳動脈功能,導致聽力損害。
04
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
如脫脂奶、三文魚、鈣片等。維生素D和鈣,可保持鼓室內的小骨骼,維護耳骨健康,避免像骨質疏松一樣的耳硬化癥(耳硬化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發性局限性骨質吸收,而代以血管豐富的海綿狀骨質增生,故稱“硬化”。當侵犯卵園窗時,可引起鐙骨固定,失去傳音功能,使聽力進行性減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