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起案情復雜的法律援助案件的順利解決,連日來,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接連收到了感謝信。
2024年12月初,14名就職于某健康咨詢有限公司的員工集體到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咨詢相關法律事宜,負責接待的律師沈小麗敏銳地感到事情背后大有文章。
沈小麗從他們的講述中聽出了其為難之處。原來,這14人均不曾與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日常工資也是以現金或者個人轉賬方式結算。更棘手的是,如今,一開始招聘他們進公司的法人已經變更,新的法人只是“掛名”法人,不參與經營,也不給他們發放工資。
到了11月中旬,新法人突然變賣了店鋪所有的電器設備,并告知員工即時解散,員工的宿舍租金也不再繳納。同時,對于未發的工資,新法人告知員工沒錢支付,便將店鋪大門關閉離開。
接下來的事情令沈小麗和法援工作人員都犯了難。由于14名勞動者均無法提供有效的能確認勞動關系的證據,且除2名前臺工作人員外,其余的員工均為技師,基本不與法人或股東聯系。對此,沈小麗只能建議他們先至長寧區仲裁委立案,如果能通過仲裁前期的調解要回工資,會節省很多時間。
到了12月中旬,一名勞動者電話告知沈小麗調解沒有成功,只能走仲裁程序,沈小麗立即向其解釋仲裁流程及所需證據材料。
此時,一直關注案情發展的區法律援助中心當即表示,可以讓符合援助條件的員工在“一網通辦”申請法律援助,對于不符合援助條件的同樣給與免費的法律咨詢和仲裁指導,最終,該14人中有3人符合免費的法律援助要求。
2024年12月31日,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為該3人指派了法援律師沈小麗。為了盡可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沈小麗就勞動關系的特征進行了細致引導。
在討論中,3名受援助對象中的一人突然想起來公司曾為其交過社保,但不確定具體時間。于是,沈小麗現場為他們演示如何用手機查詢社保繳費情況,幸運的是,這3人查詢后,確認有公司繳費的記錄,這一關鍵線索成為認定該3人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關鍵證據。然而,其余11人也進行了查詢,均未有記錄。
沒想到,庭審過程中,法人非常不配合,當天的開庭持續了4個小時,中間也多次休庭。
庭審結束后,仲裁員和法援律師分析,只有3個人的勞動關系是能確認的,其余的人風險很大。因春節臨近,法援律師希望仲裁員跟公司法人溝通,通過調解解決。
最終,該法人同意以32萬元的打包價支付工資,14名員工簽署了調解協議,錢款將于2025年3月31日前支付給全部員工。
法援建議
本案系一起比較典型的確認勞動關系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因為勞動關系確認是勞動糾紛案件的前置條件,沒有勞動關系,勞動仲裁無法受理。
法援律師表示,此案例反映出在實際的用工過程中,一些公司為規避勞動合同法,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以現金發放工資等行為都會導致員工維權困難。希望通過此案例提醒廣大就業者和企業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都要遵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做好風險管控。
歲末年初,是外來務工人員結算薪酬的重要時間節點,也是勞動爭議發生的高峰期。為進一步發揮法律援助在根治欠薪工作的職能作用,切實保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持續開展法律援助治理欠薪冬季行動,用心用情當好外來務工人員的“護薪人”。
來源: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