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臟病癥狀
大約3%~5%的老年甲亢患者以心悸、心慌、胸悶、氣促氣短、出汗等心臟癥狀為主要表現,易被誤診為冠心病心肌缺血。由于甲亢時常有一定程度地心律紊亂,引起陣發性心動過速和心房纖顫等,因而還常常會被誤診為心律失常。盡管按照心肌缺血或心律紊亂用藥可能會使心悸等癥狀有所改善,但停藥后往往會再次復發。遇此就不能單純考慮心臟問題,還要慮及甲亢的可能,及時檢查甲狀腺功能。如果能夠明確甲亢診斷并聯合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和抗心律失常藥物,其癥狀便可得到有效控制,且可降低復發率。
2.消瘦乏力
大約2%~4%的老年甲亢患者是以不明原因乏力、體重減輕、消瘦為主要癥狀,易誤認為是惡性腫瘤。專家指出,如果老年人不明原因地出現消瘦,進展較快,在3~4個月中下降8~10公斤,應當慮及甲亢,注意自我觀察有無神經系統癥狀,如煩躁不安、頭昏、易激動和睡眠不佳等,以及心率的快慢。如果有這些癥狀及心率增快,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測血清甲狀腺素水平,以盡快明確診斷,早期治療。
3.消化道癥狀
大約近10%的老年甲亢患者沒有多食表現,反而出現食欲減退,不思飲食,或伴隨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但按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治療則效果較差。此時應注意了解有無神經系統癥狀,檢查心率的快慢,如果發現患者雙手平舉有細震顫,以及心率增快超過90次以上時,就要考慮甲亢的可能,進一步檢測血清甲狀腺素水平。
4.頑固腹瀉
少數老年甲亢患者以久治不愈的腹瀉為主要癥狀。腹瀉特點為每日大便3~5次或更多,稀便,可伴少量黏液,但不伴腹痛和食欲減退,易被誤診為慢性胃腸炎。此類患者可能伴有煩躁、出汗和易激動等癥狀,但由于受到腹瀉癥狀的影響,患者將過多注意力放在了對腹瀉的闡述和求治方面,忽略對其他癥狀的表達。因此,當臨床醫生遇到治療無效的老年腹瀉患者時。應仔細詢問病史并注意檢查心率。對可疑病例例行檢查甲狀腺機能,如果確實患有甲亢,則通過針對甲亢的治療,便可有效解除腹瀉癥狀。
5.精神癥狀
有的老年人甲亢以焦慮、神經過敏、易激動、失眠等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要表現,這在女性中多見,容易誤診為更年期綜合癥、神經衰弱等病。反之,有的老年人甲亢又可以表現為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面容憔悴,稱為淡漠型甲亢,這是甲亢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容易誤診為老年憂郁癥。
6.肌肉乏力
還有極個別老年甲亢患者是以肌肉乏力為首發癥狀,稱之為甲亢性肌病。一般在初起病時只在勞累后出現雙下肢無力,影響行走,以后逐漸在蹲或坐的時間稍長后,站起來也感到比較困難,進一步可發展成為全身肌無力,以下肢無力最為顯著,行走起來十分困難。臨床易將此誤診為低鉀血癥,進行性肌萎縮或其他老年性肌病,但往往治療效果差,病情仍然發展。老年人若遇到此類情況,應注意檢測血清鉀和甲狀腺素的水平,以免被誤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