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看到美國解禁TikTok的消息,大部分營銷號都說TikTok贏了,我感覺不太對,因為我對此事一直的定義是“財團”控制輿論的武器爭奪戰(zhàn)戰(zhàn)爭,就算小紅書讓美國70多萬博主出走,但美國又不是菲律賓,不可能就那么兩手一攤認輸。
然后我去看了看字節(jié)官方關(guān)于在美TikTok所發(fā)表的最新聲明稱:“正在恢復對美國用戶的服務,但字節(jié)并未與美方達成任何協(xié)議,只是美方?jīng)Q定暫不執(zhí)行法案,因此TikTok恢復運營。”
很顯然,事情還沒遠沒有結(jié)束,秋后算賬的風險依然懸在頭頂,TikTok 還沒到可以開香檳的時候,只是拜登偷雞不成蝕把米,把爛攤子都甩給了特朗普,解除了禁令只是恢復運營,但與特朗普要如何對待TikTok的問題還沾不上邊,再加上小紅書的全民戰(zhàn)士們的“攻勢”,特朗普不可能看不明白美國的社交正在讓美國人拜托其“中東流浪者財團”的繭房控制。
我替大家去看了看法案原文,總的來說就是真的沒啥彎彎繞,對「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作出了明確定義,即:被字節(jié)跳動、Tiktok 及其子公司和其他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以及其他被總統(tǒng)認為對國家安全存在威脅的公司所運營的程序,都在此列。
我畫框的部分,寫的就是如何剝離字節(jié)的資產(chǎn),說白了,控制美國政府背后的“來自中東某處”的財團們,一直都沒和特朗普的想法相差太大。
這一點,我會用最簡單的邏輯給大家講清楚。
首先,你得明白,拜登并不是禁止Tiktok的最先發(fā)起人,最先提出這個決定其實是特朗普,但拜登是搞戰(zhàn)爭侵略的,話術(shù)沒有特朗普有遠見,所以拜登按照特朗普的想法想做成績,就直接封鎖Tiktok,或者直接強取豪奪,武器就是美國國家安全之類的各種法案,目的在于拿到手比趕出去更有價值。
諷刺的是,在特朗普的上一個任期中,劇本剛好是相反的:當時的特朗普頻頻動用總統(tǒng)在「緊急狀態(tài)」下的權(quán)力,凌駕于立法和司法機關(guān)之上,強行推行行政命令打壓外國企業(yè);而如今,同樣的力量卻又被用于救人 --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SAVE TIKTOK。
但大家并沒有明白美式英語的那雙關(guān)性,實際上,特朗普說的SAVE,就是要把TikTok揣在美國自己的兜里,成為美國自己的東西。
而在19日夜里,特朗普同樣又發(fā)了一條類似的帖子,正所謂商人就是商人,玩的就是腦子,同樣的一句“SAVE TIKTOK”,卻在此刻變成了非常應景的一句話,給人覺得是特朗普在挽救Tiktok一樣,但個中心思,現(xiàn)在你明白了吧。
所以說從法律層面,因為這事也并不是特朗普一句話的事,這就是全美政壇都需要達成共識的一件事,美國人的眼睛、耳朵還是要被控制在美國白宮自己的辦公室里,而不能真的變成輕輕松松就能與大洋彼岸的華夏網(wǎng)友去對賬,而為啥說法律層面別指望了呢?因為「因權(quán)威而正確」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已經(jīng)表態(tài)了,不賣就禁法案沒毛病。
這部法案的正式名稱叫 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意思也寫在明面上了,保護美國人免于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危害。
所以,你要清晰的是,讓美國擔心的從來不是一個像Tiktok這樣的社交軟件能盈利多少的問題,美國也有臉書,和各種游戲平臺,都可進行各種國際網(wǎng)友之間的交流,所以盈利都不是重點,重點就在于那一行“保護美國人免于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危害”,說白了,就是戳穿美國的信息繭房會讓美國財團控制的這一切發(fā)生動搖。
再說明白一點,美國的言論自由也是要實現(xiàn)重要的國家利益即可,美國人說的話,讓要你愛上美國才行,就像日本對你行禮,就讓你夸日本有禮貌一樣,從上到下都是一個工具促成的現(xiàn)象。
結(jié)果“對賬”愈演愈烈,甚至有點讓美國破防的趨勢了,那么拜登就退了,因為拜登的主謀是為了繼續(xù)把美國人圈在美國本土,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將美國人推向假想敵的故鄉(xiāng),那么為了美國的共同利益,拜登得緩兵之計,隨之交給特朗普。
而特朗普又玩了一次被大多數(shù)一開始也沒看透的游戲,即SAVETIKTOK,讓人以為特朗普是在幫字節(jié)贏回在美國的生存一樣,過去的立法層面木已成舟,如今的行政措施能續(xù)命,但不能治本,若是只有總統(tǒng)的單方面承諾、沒有國會出臺相反的立法,那么永遠存在被清算收割的風險,還不算真的渡劫成功。
所以,Tiktok在美
發(fā)布了公告,如下:
帖子梗概起來就一句話,Tiktok感謝特朗普的“緩兵之計”,并謀求合作能夠讓Tiktok繼續(xù)留在美國。
好,請注意,至此,Tiktok的事情被絕大多數(shù)人認定為
告一段落了。
然而,一切正如我所說,這才剛剛開始,你要是覺得主宰了全世界百來年的從不做賠本買賣的戰(zhàn)爭販子,就這么容易對你
屈服?那還是海盜文化的美國嗎?
很顯然,這不可能。
我從昨晚11點開始等,等到今天早上10點,終于等到了這個消息:上面的話都是官方話術(shù),就不用看了,就看最后一段,美國占股50%!
沒錯,這才是我熟悉的美國嘛,這也才是我熟悉的特朗普新組建的
政商結(jié)合體嗎?
你知道格陵蘭的事兒了,你知道巴拿馬運河的事了,怎么到了TikTok就以為美國愿意
卑躬屈膝?那不光是完全不懂料敵從寬這個道理,甚至還把
美國想成弱雞這種錯誤的看法了,美國不是弱雞,只是這一次,美國的民意勢不可擋了,拜登直腸子搞不了后續(xù)的手段,但特朗普
很會,而且特朗普現(xiàn)在還多了一個說要帶著人類飛往火星的“明星兄弟”。
你看,搶劫最終還是演變成了表面上的拯救,而沒有實際的法律文件,Tik Tok還是恢復了運營,我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其他層面的什么事情,美國有美國的法律,中國也有中國的法律,美國人要買下Tik Tok,但中國也有法律不允許賣,那么現(xiàn)在就來了一個50%的股權(quán)。
我現(xiàn)在反而覺得是Tik Tok該做抉擇的時刻了,要是為了錢而答應了特朗普的陽謀,那我必然會說這個世界就沒那么多道理,不論是企業(yè)家還是資本家還是政客,眼里終究就還是錢而已,只有我?guī)е蠹疫€在這里一本正經(jīng)的分析。
正如美國議員正在反復問周同一個問題
:
湯姆?科頓提問——
第一次提問: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國人嗎?)
第二次提問:Have you ever held Chinese citizenship?(你曾經(jīng)擁有中國國籍嗎?)
第三次提問:Have you ever held American citizenship?(你曾經(jīng)擁有美國國籍嗎?)
周受資回答——
第一次回答:I'm Singaporean.(我是新加坡人。)
第二次回答:I'm Singaporean and I've never held Chinese citizenship.(我是新加坡人,我從未擁有過中國國籍。)
第三次回答:I'm Singaporean and I've never held American citizenship.(我是新加坡人,我從未擁有過美國國籍。)
之后湯姆?科頓繼續(xù)反復提問類似問題,周受資多次回答 “我是新加坡人”,直到最后周受資回復 “Senator, we are here to talk about TikTok, not about my citizenship.”(參議員,我們在這里是為了討論 TikTok,而不是我的國籍。)
你看,有些事情不是不能預見,正所謂有了能斷一次,就能斷2次,50%無非就是個緩兵之計,兩頭其實都是資本家,誰更硬氣呢
?這場利益的爭奪,我對這50%能不能守住倒是有自己的看法,但我還是用另外的一句話去代替吧,就是我更關(guān)心下一步,也就是特朗普的緩兵之計中的下一步,字節(jié)的決策權(quán)會如何被擺弄。
我相信,能讀到這里的讀者,大概率是能理解
下一步會是什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