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就像這份年終報告,我也不知道怎么開頭,所以就這么開頭。
我仔細回想,2024年的德陽樓市有什么精彩之處,仿佛,沒有。
記憶深刻一點就是去年的2月份曇花一現,后來就一直就那樣了嘛。
然后就是接二連三的政策,降利率,降首付比例,購房補貼,提高貸款額度,又提又貸,公積金給首付等等,還有一二線城市相繼松綁。
然后就是,反彈,但沒有彈起來,就像我們過年的時候放炮,屁響屁響的,就那樣。
問題是這個房價它還是穩得住啊。
算了,數據說話,2024打個總結。
從哪里開始呢,從供應量開始吧。
10年最少供應量問世。
全年一共15個樓盤累計供應住房2262套(約25.65萬㎡),環比2023年下降56.78%。供應量嚴重不足!
15個樓盤里面,只有5個純新樓盤。3個項目是繼續供應,7個項目是終止供應。也就是說,到2025年,除了這5個新盤(包括萊韻花園、潤致公園城、中建旌城之星還有后續產品,而錢塘印象和南城品創都是一次性供應),再加上和悅雲岸和旌湖名門、中盛和鳴城央,以及可能會開二期的鳳翥瀾山,2025年就這些樓盤了。
至于那些你現在能看到的,還有房子的樓盤,也沒有多少庫存了,待會我再說吧。
新盤少,在售樓盤也就少得可憐。
今年的供應量創10年最低。
比2017年德陽樓市即將爆發搶房大戰的前夜還低,2024年的庫存量和2017年也旗鼓相當??上?,今非昔比,2025年又能回到2018年嗎?特朗普都二度逢春了,德陽樓市以及全國樓市還能舊芽開新花嗎?
大概,是不可能了。
2025年,大概也是一個元年。從這一年開始,會陸續有更多把新規吃透的樓盤,得房率會更高,贈送會更多。
不過,再高也有天花板,畢竟規劃上限卡在那。
2024年,我們發現相比2023年,德陽住房的形態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洋房供應量增長了6.9個百分點,小高層增長了17.83個百分點,高層減少了21.85個百分點。
另外還有一個跡象,90㎡以下的小戶型面積連續兩年減少,90-110㎡的2024年減少了7個百分點;反之,110-130㎡的增加了10個百分點,130-150㎡的增長2個百分點,180-200㎡的增長0.8個百分點。
2025年一開始,大家都知道,大面積,好產品,高贈送,高得房率的產品撲面而來。
從今年開始,更要比品質,拼刺刀了。改善占主導,剛需市場逐漸萎縮。
那么在成交端口,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今年新房市場的成交量,確實不夠好,4335套(約49.62萬㎡),環比2023年下降了56%。就新房這個板塊來說,比較少。
但是,今年二手房成交量創了新高啊,9337套(93.62萬㎡),環比增長24.28%。從2017年的1萬套到2024年的9337套,德陽的二手房市場一直保持著比較好的市場節奏。
新房和二手房累計成交也有13672套,環比略微下降9.98%。
換言之,市場依舊有一定的活躍度,今年也確實買不到新房就只有買二手房,賣了二手房就好置換更好的房子。
那么今后,會不會新房主攻改善,二手房主打剛需呢?
從今年分季度成交情況看,二三季度軟了一扣,頭尾能抗住。而從價格方面看,三四季度有以價換量的跡象。從供應看成交,成交量的趨勢和供應量環環相扣,都呈現一樣的圖形走勢。
從今年各大樓盤成交情況看。
從各個板塊的成交情況看,中央商務區位居第一位,973套環比增長8.72%。眼下,哪里有房子,哪里有好房子,一般都能助推一個區域崛起或者成為熱門。
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目前開發的項目和區域,越來越往外,越來越往一環路以外靠。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我更關心,今年都是些什么人在買房?買什么樣的房子。
從業態看,高層依舊是市場的主力選手,成交占比高達73%。但是啊但是,占比幅度下降了接近4個百分點。
占比增長最高的,一個是疊墅,增長接近5個百分點;另一個是洋房增長了0.6個百分點。
你們說,改善有沒有變多呢?
有錢人是不是更多了呢?
是不是大家都在換房子了呢?
我算了一下近些年德陽套均住宅的總價,今年套均總價又貴了將近2萬元哦。貴在哪里呢,不是高層,不是小高層,而是洋房。
如果從面積段上看,你也會看到,大面積段的成交占比上升了,120-140㎡上升3個百分點,140-180㎡上升3.2個百分點,180㎡+上升0.4個百分點。
難道今后就只有靠有錢人了?
今年二手房賣了那么多,都是誰在買啊,誰在賣?。?/p>
我又發現,在二手房里面,90-120㎡的上升了5個百分點,60-90㎡的下降了4個百分點。然后你再回看新房成交結構,90-120㎡下降了9個百分點。
能不能說明新房買不到,就只有去買二手房了?
那誰在賣二手房呢?
我又去看了一下,發現賣二手房也是90-120㎡的占比最多,這就很神奇了,也很符合邏輯。賣的多,買的自然也就多。
而且很多是老舊小區的,占比很高。
換房群體,也許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具體數據,我就不說了。有一點很確定,絕大部分人會以為二手房很便宜,具體要看情況。但是真的很大部分人就是沖著60萬以下二手房去的。
數據這東西,就是你要去細看,細細研究,會看出很多東西來。
唯一缺點就是,太耗時間。所以,成交這塊就說這么多吧。
再說說價格,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今年,新房市場均價7016元/㎡,大家怎么看?
和去年比,略微下降了0.78%,下降這點,算什么呢?你從這么些年德陽房價走勢看,自2018年漲起來之后,一直保持這么多。
2024年也不例外,還能保持住7千以上的均價,神奇嗎?
如果你把均價分到每個板塊去看,你發現什么?
發現每個板塊賣多少錢,就這么簡單,然后比較一下誰高誰低,從而說明了哪個板塊值錢,有價值,哪個板塊不行。
以前我也愛這么看,但我現在更想看內核。
從業態看,高層什么價格?洋房均價多少?別墅什么價格?疊墅值多少錢?
對比我發現,德陽的高層價格降了大概300元/㎡,洋房漲了大概670元/㎡,這就很有意思了,為什么呢?
我更想知道,哪個樓盤降價了,哪個樓盤漲價了,你也想知道對不對。
通過對比發現,30個樓盤漲價,34個樓盤降價,沒有太大出入,也說明德陽房價為什么能穩。
哪些樓盤漲價呢?舉一些例子,比如蔚藍半島,漲了5.85%;萬景進園,漲了4.45%;文德湖嶼樹,漲了1.12%;
有漲價,就有降價的。比如百悅尊邸,降價6.99%,很多就不細說了。
總之,有品質的樓盤真的很貴,不便宜。而且大多數都是盤都越來越高級,越來越貴。2025年,我估計均價是會上漲的。
因為,好房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少,濃縮后就是精華。
簡單說一下庫存量吧,到2024年結束,還有6108套庫存,大約68.48萬方。你看圖,發現了沒有,現在的庫存和2016年很像。
像有什么用,沒用。
去化慢了,所有周期依舊比較長。但是,好在隱形的庫存不多了,總體來說大家能選的房子不多了。
但是在二手房板塊,你知道有多少二手房在賣嗎?起碼1萬1千套,二手房會和新房較量,一較高下,還是攜手合作呢?
不重要,市場會有答案,也會順其自然。
解決不了的問題,都丟給時間。
就不細分到每個板塊,和每個樓盤了,太多了,你看不完也看不明白。
更多商業、寫字樓、二手房、車位的數據報告,我不打算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