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毅然:人才發展專家、全球認證蓋洛普優勢教練。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田夢迪
臨近歲末,職場人忙著年終總結、績效評估。縱觀一年的工作成果,有些人開始反思自身職業發展路徑,對前景感到迷茫;處于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有些人開始評估來年晉升的可能性,或觀望就業市場上的新機會。
正在從事的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如何在職場中快速成長?對一份工作感到倦怠,新一年會是跳槽的好時機嗎?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人才發展專家薛毅然,聽她解讀打工人的職場進階法寶。
女性求職者傾向——
團隊氛圍有愛,同事間相互支撐
記者:在就業市場中,從哪些維度考量一份工作究竟是不是好工作?一份工作的好與壞和求職者的性別是否有關?
薛毅然: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就是一份好工作。事實上,好工作是因人而異的,它和工作內容、風險偏好、人際關系等因素息息相關,但和性別沒有太大關系。以我自己為例,本科和碩士都是經濟學專業,很多同學從事財務、投資、審計等和數字相關的工作,對于喜歡對數據進行深入加工和處理的人來說,這就是一份好工作。但我非常喜歡跟人打交道,和團隊一起開拓創新,所以更喜歡從事人力資源相關的行業。此外,對一份工作的評價還和求職者的風險偏好有關,有些人看重穩定,而有些人卻喜歡折騰,不能一概而論。
團隊氛圍有愛,同事之間能夠相互支撐,會讓相對感性的女性求職者感到更舒適。在蓋洛普公司的員工敬業度調研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在工作中有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結果顯示,很多伙伴肯定這份工作,是因為同事能在關鍵時刻提供支持。此外,因為女性有最佳生育期,如果一份工作能夠在生育的維度上提供人性化的政策機制,對女性來說會更加友好。
記者:如何精準了解自身在工作內容、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喜好?怎樣找出自身在職場的優勢,確認自己擅長的領域?
薛毅然:借助一些測評工具如蓋洛普優勢測評、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評、貝爾賓團隊角色測評、MBTI性格測評等可以看出一個人更擅長做哪種類型的工作。也可以通過列問題清單的方式對過往的事情進行深度挖掘,比如“我在做什么事情上容易獲得心流體驗;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上手很快,而且融會貫通……”此外,還可以和不同工作內容的人溝通交流,評估自己是否喜歡、擅長,能否勝任。
記者:如果目前從事的工作并非自身喜歡、擅長的領域,是否應該放棄熟悉的工作和已有的資源去追求未知的新可能?
薛毅然:這個事情也一定是因人而異,畢竟任何變化都是有風險的,換工作也不例外。職場人之所以會冒險,本質是因為對目前的工作狀況不滿意。當一個人在并不喜歡的崗位上憑借意志力和責任心工作了很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此時放棄已有的資源、經驗轉型去全新的領域,肯定會有困難。趁年輕多試錯、探索,改變的空間和機會更大;對于工作年限較長又想嘗試改變的職場人,可以關注公司內部是否有騰挪的空間。
如果獲得新的工作機會但無法判斷是否有利于個人的職業成長,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第一,新工作是否和各方面能力都更強的同事一起共事;第二,在新崗位上是否能夠持續接到具備挑戰的任務。人是社會性動物,和更強的人在一起、不斷應對挑戰,自我成長的速度會更快。
人到中年轉行——
用可遷移的經驗為新領域賦能
記者:從事一份工作多久會進入倦怠期?面對職業倦怠期,應該如何積極應對?
薛毅然:過去大家的職業倦怠往往是在工作七八年之后才會出現,但現在好像更提前、更頻繁了。當你處于快速擴張階段的行業或公司里,這個時間相對會長一些,因為期間會有很多向上的通道或是橫向跨越的機會。在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中,很多人會不可避免地成為“機器設備的延伸”,比如互聯網大廠中的“PPT紡織女工”,這雖然是一種自嘲,但有些人覺得做自己熟悉的工作比較輕松,職業倦怠也許會相對較少。但更喜歡創新、折騰的人如果做重復性勞動,或者自己不喜歡或者不認可的工作內容,職業倦怠會來得更快一些。
進入職業倦怠期后,可以嘗試去尋找新的突破口,主動尋找工作中的新挑戰,參與新項目或者學習新技能,讓工作產生新鮮感,重新激發工作熱情。
記者:在職場中,不斷學習和進步非常重要,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長?
薛毅然:第一是內驅力,當一個人的內驅力很強,非常迫切想在職場中獲得快速成長,他的進步就會很快;第二是機會,當公司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機會,抓住機會去歷練,就會快速成長;第三是導師,職場小白如果有幸遇到一位愿意提供支持、幫助、引導的前輩,就能少走很多彎路,快速成長為職場熟手。
記者:人到中年轉行怎么選?如何繼續提升自身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薛毅然:人到中年,無論是主觀還是被動轉型,很多人會覺得無處可轉。雖然年齡沒有優勢,但隨著多年的閱歷積累,我們會獲取豐富、多元的經驗。如果這些經驗是可遷移的,可以為新領域賦能,這些是中年人的優勢。
中年人提升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是一個相對復雜的課題。第一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具備一定的經驗和閱歷后,我們很容易在自己的框架下琢磨問題,把門只留一個縫,能夠吹進來的風肯定是有限的;第二是對商業或技術等新趨勢保持敏感度,第一時間捕捉新信息,用過往積累的經驗資源和新趨勢碰撞,也許能迸發出新火花;第三是有意識地把自己置于和工作相關的項目中,可以去聽課、學習、討論,參與其中也許會發現新可能;第四又回到發揮優勢,我們清楚自己擅長的領域,可以把自己的能力打包成一款產品,嵌入別人的項目中。當我們不斷向外社交時,會逐漸清晰自己適合做什么樣的“插件”。
記者:性別對于擇業有哪些影響?對于女性求職者,有哪些職場經驗可以分享?
薛毅然:受出差、加班、長時間戶外工作等因素的制約,女性在求職時會有些吃虧,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我想對女性求職者說,這種不公平并非存在所有的領域和崗位,我們可以去尋求能發揮自身優勢的機會,比如強調感受力、共情力的職業角色。
當處于特殊階段或面臨突發狀況,很多女性會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轉身投入家庭照料中。但這并不意味著女性要一味付出、自我剝削。當面臨變化和挑戰時,我們要有意識地照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建構起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職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還要在歲月長河里擁抱變化、享受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