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的發生率很高,后果嚴重,被稱做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的“頭號殺手”。跌倒事件一旦發生,很有可能使老年人生活發生轉折性的變化,使老年人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給老人自身及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然而,跌倒是可以被預防的。認識跌倒的風險,重視跌倒的后果,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跌倒的發生。
1.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在因跌倒而住院的老年人中,因自身因素跌倒的約占45%。這些因素包括:步態和平衡障礙、肌肉力量減弱、視/聽力障礙、前庭功能障礙、體位性低血壓、癡呆、藥物影響以及一些疾病合并的外周神經系統疾病等。此外,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視,環境中障礙物的存在、光線不足、衣著鞋襪不合適等都會引起跌倒的發生。
2.如何判斷老年人跌倒風險?
老年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跌倒風險。
⑴跌倒史
有研究顯示,有跌倒史的老年人發生再次跌倒的概率比沒有跌倒史的老人高4.6倍。因此,之前發生過跌倒事件,尤其是近1年內發生過跌倒的老人是跌倒高發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視,可以向專業人員求助,采取措施預防跌倒再次發生。
⑵藥物
老年人用藥種類繁多,某些藥物會增加跌倒發生的風險。
⑶環境
居家環境是造成跌倒的外在因素之一,老年人可以對照下列清單對居室環境進行逐一檢查,評估居家環境是否安全。例如:通道是否有雜亂物品?地板是否防滑?燈的亮度是否能夠讓您看清東西?浴室和衛生間是否有扶手?上下床是否方便、安全?是否能夠輕松地拿到常用的物品?能否方便安全地將飯菜從廚房拿到餐桌上?家中是否有寵物?
3.老人跌倒可以預防嗎?
老人跌倒是可以預防的,但是提高防跌倒的意識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在生活中做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⑴老人起床最好做到“3個30秒”
即醒后靜臥30秒,完全清醒再起身;緩慢起身后,在床上再坐30秒;床旁站立30秒后,再進行行走或其他活動,可有效降低跌倒的發生。
⑵堅持參加規律的鍛煉
規律的、強度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促進。適合老人的體育鍛煉包括太極拳、散步、八段錦等,對老年人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及骨骼肌肉均有良好的作用,還可以改善老人的平衡能力。
⑶重視跌倒造成的髖關節骨折
美國一項將近300萬的大樣本人群的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髖部骨折是因為跌倒引起的,而在這些髖部骨折的患者中,又有25%的老人非常不幸的在6個月內死亡了。為什么與其他部位的骨折相比,髖部骨折的后果會如此嚴重呢?一方面,是由于髖部骨折后必定會影響老年人的行動,導致老年人臥床不起,隨之一系列的問題會接踵而來。另一方面,髖部骨折不容易愈合。因此,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一定要引起重視。在生活中可以借助髖部保護褲來減少跌倒導致的髖部損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