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華夏文化圈特有的紀年方式,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時至今日,人們在某些情況下對生肖的癡迷,更甚于古人,比如對龍寶和羊寶的期待截然相反。也正因此,生肖屬相的輪換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此前生肖輪換毫無爭議,可近百年來這一問題卻產生了爭議,且因互聯網的興起而在最近幾年愈演愈烈,爭議點集中在生肖輪換究竟始于農歷新年還是立春?
乙巳蛇年央視春晚吉祥物:巳升升
今年的農歷新年為2025年1月29號,立春為2月3日,兩者相差五天。不出意外的話,隨著新春腳步的臨近,1月29日到2月2日間出生的寶寶究竟屬于龍寶還是蛇寶這一話題,必然會再次在網上掀起波瀾。
農歷新年派認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所以生肖當從這一天開始進行轉換。
立春派認為:雖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可生肖要按太陽歷來計算,和太陽運轉周期一致,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生肖的轉換在立春。
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兩者有一個共同的錨點:中國傳統歷法。不管是正月初一,還是二十四節氣都源自于傳統歷法。所以孰是孰非,只需厘清傳統歷法的特點及其在傳統社會里的地位便可。
蛇年大吉
不管是傳統典籍,還是影視作品,但凡涉及歷史,有一個詞絕對越不過去,它便是:正朔。所謂“正”指正月。而“朔”則與源自于月相朔望,初一為朔,十五為望,一個朔望輪回便是太陰歷的一個月,生生不息。所以“正朔”的字面意思便是正月初一,源自于歷法。
在古代,正朔代表著正統,奉誰為正朔便是奉誰為正統。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共有過六種主要歷法,分別為: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
黃帝歷出現最早,具體規則已不可考;顓頊歷建亥,以夏歷十月為歲首,秦代采用此歷法;夏歷建寅,傳說為夏朝首創,兩周時期有部分諸侯國采用夏歷,比如大名鼎鼎的晉國,自西漢起一直沿用夏歷;殷歷建丑,以夏歷十二月為歲首,商朝首創,兩周時期的宋國也采用此歷;周歷建子,周朝首創并被大部分諸侯國所采用;魯歷可以說是周歷的分支,兩者規則幾乎相同,《春秋》、《左傳》所采用的歷法為魯歷。
夏商周秦漢五朝,在推翻前朝統治后,不約而同的選擇更改歷法規則,其后諸朝雖多以《太初歷》為藍本,但往往會改名稱。于是乎歷法被賦予了神圣的意味,成為正統的象征。是故自兩漢起,制定歷法、頒布歷書成為中央王朝的特權,被稱為“黃歷”或“皇歷”,接受和使用它就代表對王朝的臣服,稱“奉正朔”。
日晷
中央王朝每年頒布的皇歷中,包含新一年的年號、生肖屬相、干支、朔望、節氣等信息。別說是王朝治下之地,即便是藩屬的歷書也需中央王朝賜予,禁止民間私自印制,更不許自己編寫,違者要殺頭。比如大明的皇歷《大統歷》封面上刊印著“欽天監奏準印造《大統歷日》,頒行天下,偽造者依律處斬。有能告捕者,官給賞銀五十兩,如無本監歷日印信,即同私歷。”
在皇歷中占據重要一席的生肖屬相,其實是一種紀年方法,與干支紀年法息息相關。干支紀年法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結合而成,六十年一輪回。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與十二地支一一配對,所以它的輪換必然無法脫離歷法。
十二月建
為彌合這一問題,立春派把目光鎖定在了另一套與十二地支息息相關的傳統記月體系:十二月建。宣稱十二月建不以每月初一為分界線,而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十二節令為準,始于立春,終于小寒,一個周期為一年,周而復始。按十二月建劃分的月份稱呼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的確,任何歷法的制定都會人為選取一個基準點。中國傳統歷法的基準點,也的確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但不是立春,而是冬至。
二十四節氣的發現有先有后,最方便觀察的兩分兩至最早提出,其余節氣漸次出現,及至西漢才完全成型。兩分兩至中的冬至,不僅提出早,還應處于冬季農閑時期,故被古人確立為歷法的基準點,并以此確立十二月建,制定歷法。自黃帝歷起冬至恒在建子月,并通過置閏月進行平衡,以防止出現冬至脫離建子月的情況(閏月的月建與常月相同)。至于各月的起止,依然按太陰歷編排。也正因此,中國傳統歷法才會被稱為陰陽合歷。
由此可知,十二月建同樣屬于太陰歷,而非太陽歷。以太陽歷劃分十二月建實在耍流氓。
2025年的立春在正月屬于建寅,可2024年、2026年的立春都在農歷上一年十二月。麻煩立春派給我解釋下,這兩年的十二月的月建到底是建丑,還是建寅?次年正月是建寅,還是建卯?
冬至
如此種種,生肖轉換明顯牽扯到正朔問題,中央王朝豈會不選擇正月初一,而選立春作為生肖的轉換點。
“立春換屬相”的說法起于民間,且時間也就百來年。究其原因,與民國成立后改元改歷有關。1912年1月2日,南京臨時政府發布改元改歷通電,宣布廢止舊歷改用西歷,將正旦也即是正朔定于西歷1月1日。
以此為開端,民國政府放棄對傳統歷法的制定權,民間力量乘虛而入,算命先生們開始公開印制私歷,順便奪取了占卜信息的解釋權。“生肖屬相”作為傳統占卜的一部分,解釋權自然也被算命先生們奪取,并且與時俱進地對其進行重新解釋,改以立春作為生肖轉換的基點。
雖然風水界的確早已存在使用立春節氣換屬相的做法,但在此之前并非主流,且也不不是為了更“科學”,而是為把舉世皆知的常識,換成更“專業”的冷知識,以達到忽悠人的花招。這也是國家機器放棄生肖解釋權后,“命理”學者們極力主張立春換屬相,時至今日更是企圖借助網絡混淆概念的一個原因。
算命先生
總而言之,生肖涉及正統,其轉換必然與正旦緊密相連,轉換的基點也必然是正月初一,而不會是立春。2025年乙巳蛇年的正月初一的子正,也即1月29日零點過后,出生的寶寶為蛇寶,而非龍寶。
至于今年新出現的西歷元旦轉換生肖之說,更是無稽之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