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閑人不閑。時下正值寒冬時節,在雪山鎮石林社區,威寧縣朋康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草烏種植基地卻熱鬧非凡,務工群眾正一邊采挖草烏種苗,一邊將芽頭好的種苗搬運到擴種基地種植,采挖和種植同步進行。
正在基地忙碌的合作社負責人晏華康告訴記者,草烏適合在海拔2200米以上、霧雨多、肥沃潮濕的黑土地上種植。2023年5月,合作社經過多番考察,最終選定雪山鎮石林社區,向村民流轉土地,試種了48畝草烏。經過一年的精心管理,草烏迎來了豐收。
務工群眾正在種植草烏
“今年草烏的測產結果讓我們非常驚喜!畝產量達到1.75噸,預計總產量能超過80噸,總產值達200萬元以上。”晏華康表示,現在云南、廣州等地的商家都搶著訂貨,銷售情況十分樂觀。
草烏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更讓當地群眾的錢包鼓了起來。從試種開始,用工高峰期時,每天有100多人在基地干活,用工少時,每天也有40多人。人均務工工資每天100元左右,累計用工達7000多人次,支付的務工工資達80多萬元。
務工人員正在草烏種植基地采挖草烏
“我在這兒幫忙管理,還運送農家肥和種苗,一天能掙 2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差不多有6000元。”務工群眾柳興云說。
草烏的種植,不僅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就近務工,也讓部分群眾實現了一份土地兩份收入。“我把家里18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能拿600元。我和老伴兒在這兒務工,每天掙200元,一年下來收入不少于3萬元,家里的開銷全有著落了,關鍵是離家近,還能照顧一家老小。”村民柳用洪說。
將采收的草烏進行裝袋
草烏的試種成功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讓合作社對未來充滿信心。晏華康說:“下一步將繼續擴大基地種植規模,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參與種植,通過提供技術指導、種苗供應、產品收購等一站式服務,為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威寧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