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幫藤藤整理高中古詩文,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太多了!
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部編本”教材。那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占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2018 年 1 月,教育部發布高中語文新課標,規定從 2018 年秋季開始,高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 14 篇增加到 72 篇。經大致估算,72篇古詩文總字約在36000字!
增加傳統文化的比重無可厚非,我也舉雙手贊成,但是否都需要背誦?
那些經典名篇《滕王閣序》《赤壁賦》《蜀道難》等,不用要求,我自己喜歡,也會主動去看去背。但教材里真的有很多古詩古詞古文,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真心欣賞不來。
我實在無法理解,都已經21世紀了,還讓中國的孩子們,把大量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陳芝麻爛谷子”上面。我在幫藤藤整理高中古詩文的時候,有一半都覺得食之無味,不想看第二眼。 相反, 我覺得有很多經典的古詩 古文,卻沒有選入教材。
當然,對于文學的欣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所以無論教材選編了哪些作品,都是可以的。但是不是可以減少背誦的數量,為學生們節省出更加寶貴的時間,去學習哪些更需要學習的事情上?
現在小學初中的古詩古文比例雖然也很高,但只要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放在9年的尺度上看,還是可以輕輕松松搞定的。 藤藤在小學五年級,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 就把9年內的所有 古詩古文都背下來了 。 即便 很多 高中詩詞 ,比如 《 春江花月夜 》《琵琶行 》 等也都早早背下來了。 雖然這些詩詞篇幅 也不少,但好在 文字優美、朗朗上口 ,讀起來也很有美感。
所以如果只是以記憶能力和背誦能力來衡量,藤藤的背誦效率遠超過同齡人,所以他學習起來也會比別人更輕松。
但 藤藤在這方面取勝, 我覺得沒有什么真正的意義。想想我們這些成年人,小時候背過的詩詞,估計只記得不到1/10。
我當然可以教給學生們高效記憶和背誦的方法,甚至我做的學習高手課程,有一個重點能力就是記憶能力。但我總覺得,同樣的記憶能力和記憶資源,是不是讓學生們多記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會不會結果更好呢?現在比誰記得古文多?比誰記得偏門的詩文多?這個方向科學嗎?
還是那句話,我和藤藤都比絕大多數人背的古詩文更多,那是因為喜歡。而且我們也有更高效的記憶方法。
寫這篇文章只是有一點點呼吁和奢望,希望以后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背誦數量,僅此而已,無需過分解讀。
對于中考高考了解的越多,越感覺現在的孩子真不容易啊。
—— 相關閱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