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文,陜西子洲縣人,1909年9月出生。他16歲就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在我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
在長期而艱苦的革命斗爭中,安子文曾數次身陷囹圄。然而,盡管身心遭受了嚴重的摧殘,但他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對黨、對革命的忠誠,從未動搖。而在出獄后,安子文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繼續為爭取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做貢獻。
1945年抗戰勝利后,安子文被任命為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兼干部處處長,主持中組部的日常工作。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從這個時候起,他的人生將與共和國的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緊緊聯系到一起。
從1945年到1968年,安子文在中組部先后擔任副部長和部長長達21年之久,被譽為“干部活檔案”。
有一次,周總理讓安子文推薦一位干部擔任一項重要的職務,安子文思索片刻后,接著便一口氣說了二十多名干部人選,并對他們做了簡單的介紹。
當周總理從中挑選了一位比較合適的干部人選后,安子文又對這名干部作了詳細地介紹。見安子文對干部情況如此熟悉,周總理對他十分贊賞。
當然,安子文的這一“本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獲得的。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安子文始終秉持著“任人唯賢”和“實事求是”的原則,他多次強調:在黨內一定要有正常的政治和組織生活,上上下下都要講真話。
此外,他對待干部也從不求全責備,相反還會給予很大的愛護,但這并非“袒護”,而是他認為:干部也是人,而只要是人就會犯錯,這是無法避免的,只要知錯能改,就仍是好同志,仍可以給予其一定的機會。
而為了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到干部的情況,安子文總會利用各種機會廣泛地接觸干部,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而也正是因為對每位干部都有著清晰地認識,所以在調配干部工作中,安子文才能做到真正的“知人善任”。
除此之外,安子文還特別注重培養年輕的干部,他曾說過: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如果不及早培養和提拔年輕干部,將來就會有后繼無人的危險。
為此,安子文還專門給中央寫了一份報告,力陳培養和提拔新干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于他提出的這些意見和建議,組織上十分重視。很快,中央的批示就下來了,要求中組部提出具體執行的辦法和意見。
安子文收到批示后,非常高興,當即便組織召開會議,研究培養和提拔年輕干部的要求和措施。
事實上,在培養和提拔年輕干部的問題上,最大的“阻力”就是保守的思想和習慣勢力,所以,想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運用革命精神打破這些桎梏。
為此,安子文決定先從中組部開始做起,按照中央要求,選拔了兩名年輕干部擔任中組部副部長,此外,還破格提拔了兩名更年輕的同志擔任廳局級領導職務。
一直以來,安子文始終都把培養年輕干部視作重中之重,而當看到年富力強的干部將革命的重擔挑起來時,他的內心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滿足。
作為一名黨的高級干部,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安子文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優秀作風,而這,也是他選拔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
安子文不僅從不搞特殊,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也十分的嚴格。
作為部級領導,安子文配備有自己的專車,但僅限于他自己在工作上使用,他的家人是不能隨便坐上去辦私事的,就連他那眼睛高度近視的妻子想要外出看病,也得自己乘坐公交車去,從不區別對待。
或許有人會覺得他這樣做有點“不近人情”,甚至是有些“死板”,但安子文深知,組織上給他配備專車,是為了他能更方便、更高效地工作,而不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安子文對自己和對家人的嚴格要求,贏得了周圍很多人的一致好評,就連毛主席也曾多次贊揚。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嚴于律己、能力出色的領導干部,卻在特殊時期中不幸身陷囹圄,致使身心遭受巨大打擊,但即便如此,他始終沒有屈服。
1967年4月,康生一伙為了陷害少奇同志,專門派人去找安子文談話,讓他提供少奇同志的“犯罪事實”,并說只要他拿出有力的證據,就是頭功一件。
盡管當時的康生位高權重,但安子文卻絲毫不懼,相反,他對康生等人的行為感到極為不齒,他輕蔑地對來人說道:我在中組部工作了二十多年,從來就沒有聽任何人說過,也從來沒有在任何材料中看到過他有叛變行為。
見安子文如此不配合,康生非常生氣,于是,次年1月,安子文就被關進了秦城監獄。
期間,康生又派人找他談話,讓他補充證明劉是叛徒,還說只要他配合,很快就可以出去。但安子文對此仍不以為然,又一次嚴詞拒絕了。
在九大召開前夕,康生第三次派人去找安子文談話,目的跟前兩次一樣,還說只要他提供了所謂的證據,就算當不了中組部部長,當個中央委員還是可能的。
但無論來人如何勸說,安子文始終不為所動。事實上,對于安子文這樣一位久經考驗的老干部來說,他早已將權位、名利拋諸腦后了,他此刻最在意的就是如何為黨和國家、人民服務。
來人見利誘不成,便警告說這是他“最后的機會”。安子文當即回道:“不用考慮了,我不知道!”
三次誘供均已失敗告終,這讓康生惱羞成怒,很快,身處獄中的安子文便因自己的“不配合”遭到了打擊。但這對于從槍林彈雨、九死一生的革命戰爭年代中走出來的安子文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他從始至終未說過一句違心的話,始終堅持真理,
1979年后,安子文正式復出,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之后又歷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委員等。
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安子文十分開心,因為他又可以為黨工作了。然而,由于在那段時期備受摧殘,其身體狀況早已大不如前,于是,剛走上工作崗位僅一年時間,他就病倒了。
1980年6月25日,安子文同志走完了他精彩而傳奇的一生,享年71歲。
而令人動容的是,在其彌留之際,他仍掛念著黨的事業,真正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國家、人民的忠誠,對革命事業的熱愛。
然斯人雖逝,但浩氣長存,安子文同志對黨和國家、人民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其身上的崇高精神,將永遠被世人所銘記,他的正氣將萬古長存。
安子文與妻子共育有二子一女,三個孩子都很優秀,兒子安民曾擔任過商務部副部長,唯一的女兒安黎嫁給了胡耀邦同志的長子胡德平,后生下一女名叫胡知鷙,是金融界一位有名的女強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