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萍是個正在讀初二的女孩,長得又高又胖,細細軟軟的頭發薄薄地貼在腦后,在胖胖的臉上,眼睛顯得特別小,神情沮喪、抑郁。她哽咽著對我說:“祖父身體出了問題,將不久于人世,我真想隨祖父而去。”
我把紙巾遞給她,對她說:“看來你與祖父的感情特別好是嗎?”她流著淚點點頭。
“要是祖父知道你要陪伴他離開這個世界會很傷心的,他一定希望你活得好好的。更何況還有喜歡你的祖母呢?”聽我這么一說,她又哭了起來。
阿萍說:“祖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很喜歡我的人,我很害怕失去他們,但是我已經很努力地學習了,成績還是很差,而且學習中遇到問題,我既不敢問同學,更不敢問老師。除了一名留級生外,班上就數我成績差了,我真笨。我不想上學,曾經出走過兩次。我每天都擔驚受怕,害怕測驗,害怕公布成績,害怕別人因此更瞧不起我?,F在我更擔心的是升不上初三怎么辦。如果留級,我寧可離開。人們都不喜歡我,連我爸對我都很冷淡。像我這樣的人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聽了她的這一番話,我深切地感受到女孩自尊與自卑交織的情感沖突,感受到她的痛苦與絕望。于是我先安慰鼓勵她,贊賞她主動的求助意識,肯定她的上進心。我對她說:“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好嗎?”
溝通中,我漸漸地發現阿萍非常敏感,她的郁郁寡歡、孤獨與她的思維方式有關。阿萍說話倒是蠻有條理的,但她常常會很快給你一個負面的、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的答案。譬如她肯定地說:“我能力差,特別笨。我不善于交談,不像表妹那樣能說會道?!薄案夷挲g相近的兩個表妹,一個學習成績好,一個活潑可愛,能歌善舞,我一無是處?!薄耙驗槌煽儾缓?,別人都看不起我,是不會愿意和我來往的?!边@些談話中常包含著一些典型的扭曲想法。
我與阿萍之間已建立了一種相互信任、平等、尊重與理解的關系。這使她產生了安全感,阿萍已少了許多初來時的拘謹,能在我面前比較輕松地表達感受,在此基礎上我對她進行了每周一到兩次的心理干預。
我:你一直說爸爸不喜歡你,你是從哪些事情中感受到的?
阿萍:因為我成績差,爸爸對我失望了。
我:我的意思是,你怎么感覺到爸爸不喜歡你?
阿萍:他不大和我說話。
我:是爸爸不愿和你說話,還是你不和他說話?
阿萍:大多數是我不敢和他說話。
我:父親在家里是否經常與其他人說笑,譬如,只和你的表弟妹說話而不與你說話呢?
阿萍:不,他一直是不大說笑的。
我:你當時的數學分數是不是真的很差?
阿萍:是很差,因為一年級的數學很容易,許多人都是100分,90多分,而我只得了88分,說明我比別人差,比別人笨。
我:得100分的同學是不是每次都得100分?
阿萍:有時不是。
我:如果有一次他沒得100分,而其他人卻在這次測驗中得了100分,是不是就證明他的能力比別人差,比別人笨了呢?
阿萍:不一定,因為可能有種種原因的。
我:他可以有原因,你呢?
阿萍:我一直很差。別人都這么認為。
阿萍:班主任是很好,常常耐心地幫助我和其他同學,只是我擔心他們會不理我,看不起我。
我:向同學請教既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也是和同學融洽相處的機會。你試過嗎?所有的同學都會拒絕你嗎?
阿萍:我試試看。
阿萍由于自卑、自責而引起壓抑、焦慮的心態,因此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幫助她正視這些問題。同時鼓勵她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
由于許多負面認知都和家庭環境有關,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適當改善來訪者的外部環境,這將更有利于其成長。我與阿萍的家長進行了面談,指出不當家庭教育給孩子成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對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進行了家庭指導。
阿萍已經形成了一些扭曲的想法,有著自我挫敗、自我否定的傾向。阿萍的心靈就像一扇起了霧的窗欞,透過這霧蒙蒙的窗欞,她如何能真實地看待世界,確切地評價自己呢?阿萍的學業困難、孤獨只是一種表象,根本的問題是創傷記憶。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萍的病理性記憶,小學一年級的期末,父母接阿萍回郊區的家。那次數學測驗她得了80分,她擔心父親責罵,便央求來校接她的母親不要告訴父親。但在火車上還是被父親從書包里翻出了測驗卷,父親非常生氣,一邊威脅要把她推下火車,一邊粗暴地把她拖向列車的門口。當時她幼小的心靈中害怕的倒不是被推下飛馳的火車,她難受的是,火車上的人都知道了她是一個成績差的壞孩子,都看到了爸爸打罵她,真是太丟臉了。以后,她的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看到父親便害怕,父親也很少與她說話,父女之間有什么事常通過媽媽來傳達。在家里,父親一回來或家里有人來,她立即躲進自己的閣樓里待著。
阿萍曾轉到遠郊父母處去讀小學,因思念祖父母就又回到市區小學讀書。轉回來的那天,就聽到班主任對其他老師說:“轉來一個鄉下小姑娘,成績很差?!贝撕蟀⑵加X得老師對她很冷漠,看不起她,每天上學都想逃離學校,心里很難受、壓抑。后來阿萍雖知道父母給老師送了禮,老師對她態度有所改變,但還是害怕老師,也不大與同學來往,認為別人都看不起她,跟別人來往只會受到傷害。
中學時,有一次阿萍到一位同學家去拿一本書,同學母親不知道她就站在門外,便對女兒說:“你怎么和她混在一起?!碑敃r她感到無地自容。“我以后再也不到同學家去了,別人確實都看不起我?!蔽覍Π⑵嫉牟±硇杂洃涍M行重組,她自卑的感覺下降了許多。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我發現她變得熱情、開朗了,人也變得漂亮起來了,她對目前的自我狀況感到滿意。阿萍不再害怕上學,不再害怕面對老師、父母與同學。她順利地升入了初三,性格逐步變得開朗起來。她與同學相處融洽,與父母特別是父親的交流增多。其間,她的祖父去世,她也能比較平靜地對待,并告訴我,祖父在世時,她盡力做了陪護。我為她的改變感到欣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