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掃衛生的時候,在臥室的抽屜里搜刮出一個手機殼,于是跟這個東西有所關聯的回憶頃刻間便奔涌至眼前。
它是四五年前我親自挑選,準備當做小驚喜送給男友的。那時我們剛確立關系不久,我急于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
在那段時間里,無論是逛實體店還是在購物app上預覽商品,但凡看到我喜歡或者覺得他會喜歡的東西,我都想買來送給他。
這個手機殼有兩只,是一對,我第一眼就看中。下單后我就開始想象,等見面時我們雙雙給手機換上這個新皮膚,肯定很好看很般配。
他沒有我預想的那么興奮激動,反應平淡。我問他是不喜歡這個殼,還是不喜歡這種顏色,抑或是不喜歡我擅自做主,沒經過他同意就給他買東西。
他說都不是,是我想多了。
我又接著問,他喜歡什么樣的可以跟我說,我重新買好了。要是不想在網上買,那下次就一起去逛街,一起選他中意的。
他沒再回復我,晚上視頻時也語氣冷淡,對話只有兩個回合就提前結束。他說他最近有點忙,見面的事容后再說吧。
這是他開始對我厭煩的表現,只是那會兒我尚未及時意識到這點。相比他的不耐煩,我更想探究竟的是他為什么突然疏離起來。
所以掛斷視頻后,我繼續給他發消息,關心他是不是工作不順利,或者是不是遇到了其他的煩心事。我想分擔他的煩惱,和他一起面對他眼前的陰霾。
他沒有給我機會。
接下來的第二天,他一整天都沒有動靜。
而我擔心的依然不是他的無故失蹤,而是自我反省,各種復盤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事,說錯了話。
我完全沒有顧及到被冷落和忽視的自己,滿腦子想的都是該怎么哄他,緩和我們之間緊張的氛圍。
我似乎看不見自己,甚至是壓根沒有把自己當一個生命體,不在乎自己的感受,不理會自己的情緒。
明明被莫名其妙對待的人是我,可我卻眼巴巴地想共情他的喜怒哀樂,想踮起腳尖貼近他的心聲。
這種情況在我們相處以來屢見不鮮。
我總是下意識將他置于高處,無限放大他的悲歡榮辱,解讀他的每句話、每個表情、每次停頓。以至于讓他的一切都凌駕在我個人的立場和感受上,并甘愿放低自己,把自己隱沒在他的光影中。
很久之后回顧這段歷程,我自問這么做的原因何在。答案也明顯,那時的他耀眼如星辰,如此明媚絢爛的他,居然會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可見我是何等幸運。
卑微和不配得感致使我忘記了,其實他并不如我眼中看到的那般光芒四溢。我完全可以平視他,無需用力抬頭仰望。
可是當時,我只顧著患得患失了。
害怕出錯,害怕惹惱他,害怕結束這段關系,害怕他對我的印象破碎,更害怕因為自己的過失將他推向別人。
以至于分開后他真的走進新感情時,我看著他在各個社交平臺發表的跟現女友的日常動態,會不斷地反思,心想說這個女生一定比我好千萬倍,我要是也能像她這樣,或許他就不會離開了。
我害怕失去他,害怕自己犯錯導致感情破滅的擔憂,遠遠強烈于思考我們是否真的合適,以及他這個人本身可能存在的種種問題。
我給自己判了刑,把一切原因都歸咎給自己。
就算分手那天,他心平氣和地告訴我,說我很好,我沒有問題,我們分手不怪我,我也依舊難以釋懷。
我會想:既然我沒問題,錯不在我,為什么你還要走,為什么你再也不像當初那么愛我。
你的離去不就證明了這場相遇的結局,不就驗證了我經營的這段愛情的失敗嗎?
當然不是。
我可能也并不無辜,但在我和他以情侶的身份和名義相處的那段日子,我的言行舉止沒有傷害到彼此,也不曾讓他狼狽難堪。
如果真要追究的話,也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太在意、太關心、太看重他了。人與人的緣分其實很脆弱,稍稍一用力就會扯破,就會扭曲變形。
就像躺在抽屜里的手機殼,我不小心把它磕到墻上,它的邊緣就裂開了。
我很想跟他說,現在我已經成長了許多,懂得一些道理,知道該如何把握親密關系中的那個度,在爭執發生時可以適當讓渡出自我防線,也學會了怎樣更好地給予伴侶空間和愛。
我不再是當年那個沖動莽撞,小心翼翼的我了。我可以更好地面對他,更好地處理我們的關系了。
算了,他不會知道的。他現在很幸福,我無意打攪他的生活。我也早就往前走出很遠,捱到新天地了。
只是今天看到手機殼的時候,我的回憶又閃現回從前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