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在東北堅持抗戰8年,名字響徹關東的楊靖宇將軍,在冰天雪地、彈盡糧又遭重圍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濛江(今吉林靖宇縣)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僅35歲。
鮮為人知的是,楊靖宇將軍犧牲后,人們一直以為他并沒有后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在距離楊靖宇犧牲地上千公里之外的河南確山發現了楊靖宇將軍留下的一雙兒女——馬崇云、馬錦云。
那么,楊靖宇將軍的一雙兒女為什么姓馬?他們后來過得如何呢?
原來,楊靖宇將軍的原名其實是馬尚德。
1905年,馬尚德出生于河南確山,父親早亡,由母親一手拉扯長大。
1926年,馬尚德加入共青團,在確山開展農民運動,同年娶了鄰村女子張君。
婚后,張君生下一雙兒女,兒子叫馬崇云,女兒叫馬錦云。
很快,馬尚德的名字響徹中原,但不多久,馬尚德卻又消失了。
而張君帶著一雙尚在襁褓中的兒女艱難生存,一直在等待丈夫的消息。她知道丈夫參加了革命,但具體干啥并不清楚,自丈夫走后,她獨自一人帶兩個孩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干活,還要忍受附近地主惡霸時不時地侵擾。
她都盼望著丈夫有朝一日能回來,但終究未能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戰勝利,張君去世了。
去世之前,她還不忘囑咐自己的兒子兒媳:“別忘了找你爹,他叫馬尚德。”
而她不知道的是,馬尚德,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東北抗聯司令楊靖宇,而且早在5年前便已壯烈殉國。
至于馬崇云,對此就更不知道了,母親走后,他遵循母親遺愿,不忘尋找父親,但因為他尋找的是當年名震中原的馬尚德,終未有進展。
一直到1951年,楊靖宇在東北抗聯的老戰友發文紀念楊靖宇,楊靖宇的名字才開始和馬尚德慢慢重合。
原來當年馬尚德消失,便是被組織上派到東北了,為了老家的妻兒不受牽連,也為了工作方便,他更名為楊靖宇,后來“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三省很快淪陷,楊靖宇于是留在東北,開始了8年艱苦的抗戰歲月。
而黑龍江省的領導其實也一直在找尋楊靖宇將軍的親屬,直到1951年,他們才終于去到了河南確山,找到了馬崇云和馬錦云兄妹。
兄妹倆得知真相后,前往母親墳頭,大哭一場。
這時,二人皆已成家,其中,馬錦云因為早年家貧,16歲便嫁人了。
有關部門后續按照烈士遺屬的待遇,對馬崇云和馬錦云進行了妥善安排。馬錦云被安排到鄭州鐵路局托兒所工作,馬崇云則被安排到信陽鐵路司機學校學習,畢業后又被分配到了鄭州鐵路局材料廠。
只不過由于當時馬錦云的孩子還在老家確山,婆家也希望她回去,所以馬錦云并未在鄭州鐵路局托兒所工作太久。
馬崇云則帶著全家都搬到了鄭州,盡管只是鐵路部門一名普通員工,但他對這份工作深引以為豪,十分敬業,且從未以自己是楊靖宇的兒子為由爭取特殊待遇,1964年時,鄭州鐵路局材料廠生產任務繁重,馬崇云顧不上生病,主動請求到江蘇出差,結果卻就此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37歲。
后來馬崇云的妻子方繡云便如婆母當年那般,獨自一人撫養幾個孩子。盡管生活艱難,但她從未開口向國家尋求過幫助,并拒絕任何形式的救濟。
他們一家住的房子修建于上世紀50年代,地板是舊木板拼接的,墻上的灰漆也在不斷脫落,即便如此,方繡云也從未曾抱怨,而是將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條,并教導幾個孩子知足。她將幾個孩子全部拉扯長大,培養成人,5個孩子中后來有3人都入了黨。
素材來源:
1、楊靖宇:白山黑水鑄忠魂.河南日報
2、殷曉章.楊靖宇后人:革命家風代代傳[J].共產黨員,2017(12):50.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