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李 百
科創板上市公司三達膜怎么從廈門遷到延安,這個外界猜測了好多年的謎題,三達膜創始人藍偉光最近終于在陜西西咸新區召開的第四屆企業創新發展大會上解開了。
藍偉光是這個會應邀出席的嘉賓。藍偉光現在的身份除了是三達膜創始人,他還是新中科技促進會會長、英國皇家化學會學士。半年前,他又多了一重身份,福州大學未來膜技術學院執行院長。
這個會議的規格不低,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和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都出現在會議現場并作了主題演講。
藍偉光是第一次應邀出席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與會代表中,他是僅有的“從高校到企業”,打通了實產學研一體化的科學家。他在題為“應用先進膜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中,順帶介紹了三達膜到延安的經過,吸引了與會嘉賓的濃厚興趣。
二十八年前,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回到母校廈門大學任教的藍偉光,在廈門火炬開發區創立了第一家研發型企業,由此推動了全國第一家留學生創業園在廈門的誕生。2018年三達膜從廈門遷到革命圣地延安,2019年11月15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延安第一家IPO上市公司,至今也是延安境內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這么些年,外界一直有種說法,三達膜能夠上市,是延安沾了革命老區政策待遇的光。
對于這樣的說法,藍偉光內心里一定是很想找機會辯駁的,第四屆企業創新發展大會正好給了這個機會。
藍偉光說,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首先一定是科創屬性,即便革命老區有政策待遇,不是科技型企業也上不了科創板。三達膜在膜產業鏈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這是能夠登陸科創板的前提。
有一年,國內組織干部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培訓,藍偉光應邀給這些干部上課,他在課上講述了新加坡“新生水”的故事。新加坡建國早期,飲用水得依賴于馬來西亞供給,當時還在新加坡讀博士的藍偉光主導采用膜技術,從新加坡的生活污水中凈化出“新生水”,不僅解決了新加坡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新加坡因為不再依賴馬來西亞供水,也實現了真正的獨立。因為“新生水”的誕生,藍偉光還受到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接見。
藍偉光在培訓班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引起了學員的興趣。后來,學員特地邀請藍偉光到延安考察“引黃濟延”工程。考察后,藍偉光給學員算了一筆賬,“引黃濟延”花了50多億,如果借鑒新加坡經驗,采用膜技術只需凈化途經延安城區的延河水,就能夠滿足延安當地的生產、生活和生態需要,而所需要的費用只有調水成本的15%。
這一個建議引起了時任延安領導的極大興趣。隨后,三達膜與延安簽訂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就這樣,三達膜到了延安。
藍偉光說,膜技術在長期面臨水資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西北地區都是派得上用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