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茶友私信小懂“泡茶時茶湯 起泡沫是怎么一回事?”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人誤以為這是茶葉不干凈、農藥殘留超標的表現,茶圈甚至流傳著“茶湯上的泡沫有毒”之說……
其實,在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嚴打農殘之下,大部分茶企不會冒險頂風作案,生產的茶葉農藥殘留也在允許范圍內,茶湯中的泡沫是農殘超標的言論站不住腳。
實際上,泡茶時出現細密的泡沫,主要與茶葉中的一種內含物質有關——茶皂素。
那么問題來了,茶皂素究竟是何物? 為何會起泡? 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害? 今天就來詳細了解一番~
何為茶皂素?
其實在很久以前,古人們就已經注意到泡茶時會產生泡沫, 西晉茶學家杜育所著的《荈賦》中就有詩云: “惟茲初成,沫沈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這句話形容的是初次沖泡茶葉后,細輕的湯花浮上來,光亮鮮明好像耀眼的積雪,華麗燦爛又如欣向榮的春花一樣,是將這種“泡沫”視為茶的精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導致茶葉沖泡時產生“泡沫”的原因是一種叫做茶皂素的物質。
茶皂素又名皂甙、皂角甙,因其水溶液以及振蕩時能產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那樣的泡沫,故有“皂甙”之名,是一類結構比較復雜的糖苷類化合物。
而皂甙不僅存在于茶葉中,還廣泛存在于自然界90多科500多屬的植物中。
常見的有大豆、山茶類植物,也包括人參、黨參以及甘草、菊梗、沙參、白頭翁等名貴中藥材;另外,一些海洋生物如海星也能分泌皂甙類物質。
而茶皂素具有山茶屬植物皂甙的通性,為乳白色或淡黃色無定形的粉末,具有起泡性、吸濕性,味苦而辛辣,有強溶血作用。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茶皂素是從茶籽中提取,這就使人往往忽略茶葉中其實也是含有茶皂素的。
茶皂素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種天然的糖苷,在茶樹體內的根、莖、葉及種子中均有分布,不過茶皂素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老莖>嫩莖>老葉>嫩葉。
因而,相對于采摘嫩度更高的茶類,紅茶、巖茶、普洱茶或原料相對粗老的黑茶在沖泡時產生的“泡沫”會更多。
總體來說,茶葉中的茶皂素是少量的,因此并不會影響喝茶時的口感,
而且茶皂素引起的泡沫不僅對人體無害,相關研究證實其還具有消炎鎮疼、止咳化痰、抗菌等功效。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茶皂素也被提取、開發應用于多個領域,常見的有用來制造藥劑、發泡劑、清潔劑、殺蟲劑等。
1
藥 劑
茶皂素能刺激支氣管粘膜,增加分泌,故有祛痰止咳之效。茶皂素還可作利尿劑、乳白魚肝油的乳化劑以及抗浮腫和消炎等。
2
發泡劑
利用茶皂素的水溶液在振蕩后能產生持久性泡沫,起泡力不受水質硬度影響的發泡性,可在清涼飲料和啤酒生產中作助泡劑,在橡膠工業上作泡沫橡膠的起泡劑,也可作泡沫滅火器的起泡劑。
3
清潔劑
茶皂素的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能夠降低水的表面張力,使用茶皂素清潔劑洗滌毛織品或絲織品,能保持織物的鮮艷色彩,延長織物的使用壽命。
4
殺蟲劑
茶皂素是一種緩效型的殺蟲劑,它的溶血作用,進入害蟲體內破壞其原生質導致害蟲死亡。而皂素屬天然化合物,易被酶分解成無毒物質,不會造成土壤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
綜上所述,茶湯出現茶皂素,并不是農藥殘留過多的產物,飲用既不影響茶湯滋味,作為一種純天然物質還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日常沖泡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等,茶湯出現泡沫不用擔心,放心飲用即可,若是實在覺得茶皂素不美觀,用茶蓋刮去即可!
在此,小懂也不推崇過于夸大茶皂素的功效,畢竟茶葉中的茶皂素含量是極少的,追求量變引起質變而大量飲茶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茶葉生物化學》,宛曉春 編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版;《茶樹各部分茶皂素含量的測定與比較》,譚新東、肖純,《西南園藝》。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