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里,相比傲嬌的好鄰居安杰,張桂英是像極了風一樣的大嫂,大大咧咧,風風火火,快人快語。
但是劇播這么多年,對于她,我始終有個一直未解的疑問:
她明明那么健壯,也小心翼翼地陪伴王振彪度過了那么多癲狂的特殊歲月,為什么王振彪再次升職后,她反而突然病死了呢?
難道僅僅就是為了給葛美霞那個陰損的漁霸女兒騰地方嗎?
未懂她之前,每次看著她出場,我都能想起魯迅的那句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可是之后,我便說不清這位大嫂具體的不幸到底不幸在哪里了。
直到昨天,重溫王家衛(wèi)的經(jīng)典老電影《重慶森林》時,聽懂那個警察何志武說的那段旁白,我才忽然懂了張桂英被編劇病死的真正原因。
何志武說:
“我告訴我自己,等我買滿30個罐頭的時候,她如果還不回來,這一段感情就會過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本篇,就從這段臺詞出發(fā),說說我心中的疑問,和張桂英這個人。
一、
作為配角,張桂英在《父母愛情》里的人生,是從安杰到達松山島并正式開始從軍生活之后開始的。
關于她的故事片段,皆稀碎而且短暫,卻因演繹的傳神,總能令人過目難忘。
比如她的出場。
初到松山島后,在歸整衣物時,安杰心血來潮地將所有漂亮衣服都大清洗了一遍,而后在院子里晾曬。
喜歡爬房頂?shù)膹埞鹩⑷シ宽敻苫顣r,正好看見了這一幕,便熱情地隔空大聲跟她打招呼。
隨后,還沒等安杰完全反應過來,張桂英便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風風火火地來到了安杰家院子,滿臉興奮地欣賞她的華衣美服。
彼時,安杰上島也沒幾天,對周圍的環(huán)境都還很陌生,因此她根本不知道這位突然闖進來的大嫂到底是誰。
可張桂英是個自來熟,她甚至根本都不介意安杰認不認識她,便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摸著安杰晾在繩子上的衣裙開始了自己的評論:
“哎呀,真軟,真滑溜,哈?"
“哎呀,真香啊!你說說你,這么多,哎呦我滴個娘啊,這件更軟更滑溜。”
“哎呀我滴娘啊,這也是你的?露這么多,你敢穿?”
“哎呦喂我滴個親娘啊,這不是電影里女特務穿的嗎?這也是你的?我的娘啊,這你能穿出去?哎呦我滴個親娘哎!”
話語不多,卻句句都像炸彈一樣,把不明所以的安杰轟的莫名其妙,除了機械地不斷應答,她不知道自己該說啥。
可是還沒完,衣服剛說完,張桂英馬上又話鋒一轉,直接闖進了安杰的客廳。
看著桌子上擺滿的各式杯子,她立刻又自動開啟了對杯子的自說自論模式。就仿佛她闖入的不是別人家,而是另一個她沒見過的自己家一樣,毫無拘束。
安杰沒見過這樣的鄰居,也不知道她姓氏名誰,但初次見面,雖然心里不舒服,安杰還是忍了忍,客氣地拒絕了張桂英熱情難擋的幫忙意愿。
好心被拒,一般人都會尷尬得不好意思,可張桂英例外,她以一句“遠親不如近鄰”飛速地化解了自己的唐突后,又爽快利落地離開了。
這個極具語言沖擊力的出場片段,總時長連5分鐘都不到,一個另類村婦的形象卻栩栩如生地瞬間闖入人心:
熱情,真誠,爽辣,利落,像風一般,又如社牛一般。
張桂英是農(nóng)村出身,去松山島隨軍之前,在老家農(nóng)村當過婦救會主任。
可盡管如此,從她對安杰華衣美服的贊嘆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位風一樣的大嫂,其實沒有享受過生活。
甚至,連真正華貴的好衣服,和用途各異的上等家私器皿,她也沒見過。
所以,闖入安杰家之后,張桂英的眼中和心中,都是贊嘆。
而那些在安杰看來略顯突兀,甚至有些夸張和不適的贊嘆中,其實也包藏了張桂英粗陋的某些小心思。
比如,在著裝品位上,她內心很保守,所以對安杰那幾件極具年代感的旗袍,既羨慕又驚訝。
羨慕的是,她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華麗衣裳,安杰居然都有,而且還都穿過;驚訝的是,那些旗袍的開叉那么高,安杰居然沒覺得不好意思!
再比如,在生活的享受上,她沒什么經(jīng)驗,因此對安杰家的各式杯子,既好奇又詫異。
吃驚的是,安杰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果真名不虛傳,連喝個水都能用那么多的杯子,太講究了;詫異的是,那么多杯子,安杰居然整理得那么有條理,太不可思了!
所以由衷的開了眼界,也長了見識之后,張桂英在挑水回來的路上碰到江德福和王振彪時,才以那么新鮮的口吻盛贊安杰。
說她不僅長得俊,生過兩個孩子了,身材居然也還那么好。
可張桂英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對安杰的這些夸贊,正好戳中了丈夫王振彪的痛點,尤其還是在江德福本人面前。
因此,王振彪才不耐煩地趕緊打斷了她,為啥呢?
二、
在王振彪看來,和江德福一起看見自己老婆張桂英一邊哼哧哼哧挑著水,一邊還忙不迭地跟江德福夸安杰,這讓他其實挺不對味兒的。
都是女人,人家安杰能美成那樣,連女人見了都忍不住盛贊,張桂英這女人怎么不行呢?
所以王振彪沒等張桂英把話說完,便催促她快回去。
自己正說在興頭上呢,丈夫竟這么不給面子,張嘴就攆她回家,張桂英的爽辣脾性也剎那間被點著。
因此她眉眼一耷拉,睨著王振彪便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剛聽了半耳朵話就被打斷,夾在別人兩口子中間的江德福只好禮尚往來地打圓場,順路跟王振彪夸贊張桂英能干。
結果王振彪立刻嫌惡的地說:“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有的是勁。”
江德福不解,彼時在島上生活,沒有自來水,所有家庭用水都要軍嫂們去水井里挑回來,然后在水缸里澄清才能用。
這本身就是力氣活,有勁不是好事嗎?王振彪不覺得,所以他給江德福回復了這么一句話:
“一個女人,要那么多的勁干什么?”
這是啥意思呢?
其實,這也正是張桂英這個人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
眾所周知,收到王振彪那句意味深長的回應之后不久,江德福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看到了自己老婆安杰在島上首次挑水的尷尬名場面。
而那之后,因為張桂英真誠熱情的幫忙,安杰不僅開始正視島上生活的現(xiàn)實,也開始慢慢觀察自己周圍的鄰居。
等到她懷上雙胞胎,江德福又把德華從農(nóng)村老家喊來時,張桂英與安杰已經(jīng)互相熟悉了。
盡管對張桂英的許多陋習還有介意,安杰還是接納了作為鄰居的張桂英這個人。
比如,邀請葛美霞到家里來喝咖啡,碰巧被準備上房頂張桂英看見,安杰便順勢也邀請了她。
只不過那個邀請里,多少帶著安杰對她的戲謔——去拿杯子時,考慮到她大大咧咧的性子,安杰特意拿了個不成對的杯子。
只是,張桂英在農(nóng)村生活習慣了,盡管做婦救會主任也多少見過一些世面,可對安杰喝咖啡那樣的小資情調的愛好,她還是欣賞不來。
以至于,在安杰家院子里坐下來之后,她的關注點不是咖啡,而是葛美霞的兩條長辮子是不是可以剪掉。
因為她覺得留那么長的辮子,梳理清洗起來實在太麻煩了!
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白天在安杰家嘗完咖啡,打了杯子之后,晚上回到家,興奮的張桂英本來是想跟丈夫王振彪和兒子王海洋分享一下自己的稀奇經(jīng)歷的。
奇葩的是,她拼命想了半天,竟連咖啡的名字也沒有想起來。
反而讓兒子王海洋因葛美霞,把話題給引到溝里去了,這個過程,丈夫王振彪明明也在場,卻對她連眼皮都沒抬一下下。
為啥呢?就是嫌棄她又嘴笨又沒情趣吧!
后來,安杰雙胞胎降生,德華和安欣來伺候月子,安欣想給妹妹燉雞湯,德華卻不會殺雞。
于是,我們在屏幕里便看見了張桂英在安杰家院子里殺雞給德華看的搞笑場面。
彼時的張桂英,頗受德華歡迎,德華還因殺雞事件第一次知道了葛美霞的身份,以及安杰與葛美霞的關系。
再后來,兩家相處的越來越相熟之后,張桂英甚至和德華一起,不僅帶著安杰一起在中元節(jié)時燒紙,還一起上房頂坐著吃蘿卜,一起因安杰放屁而在房頂上爆笑。
江德福和王振彪自己也都是農(nóng)民出身,但骨子里倆人卻都一樣,很是瞧不上張桂英。
因而,當他們倆下班回家,看到安杰和德華居然都和張桂英混到一起,在房頂那么高的地方旁若無人地哈哈哈瘋笑時,江德福便一萬個不樂意了!
原因無他,就是嫌棄那樣太粗俗,太不體面,太丟臉了。而另一邊的王振彪,更是如此。
三、
其實張桂英也不是完全粗俗無趣,她有個很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趕海。
趕海是久居海邊的人們,根據(jù)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趕在潮落時,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chǎn)品的過程。
對于在松山島生活的人們來說,這算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活動,既能嗨玩,還能順便看看在海邊看看潮漲潮落的景觀。
但張桂英沒那么復雜,她喜歡趕海,主要是可以借機在海灘上撈點海產(chǎn)。
與德華處成好朋友之后,倆人便特地去趕了一次海,結果因為潮水漲的太高,張桂英踩踏不甚,差一點掉進海里。
趕海結束回來時,跟去上班的江德福與王振彪在路上相遇后,德華還因此爆笑著給他們說倆人的壯舉。
結果王振彪看到張桂英大清早的就濕了衣褲不說,還卷著褲管,形象糟亂,而且又是在江德福面前。
于是他氣呼呼地罵了正大大咧咧嗨笑的張桂英一句:
“哼!像個什么樣子!”
此后,老丁被下放來到送上島,并很快成為島上被爭相搶奪的結婚香餑餑。
其中就有41歲的德華和葛美霞。
可她畢竟不好張口,于是和德華關系已經(jīng)很鐵的張桂英又五馬長槍地挎著籃子上陣了。
她在守備區(qū)食堂門口堵上了去打飯的安杰,很直接地把老丁被眾人爭搶的事實抖露給了一頭霧水的安杰。
而后,又嫌棄安杰自私,竟不幫德華張羅婚姻大事,遂自作主張地給彼時在島上當政委的王振彪打電話。
希望王振彪能幫自己把老丁和葛美霞的好事給攪黃了!
王振彪笑話她多管閑事,她卻在電話里跟王振彪發(fā)飆說,如果自己能力足夠的話,如何如何。
其實張桂英不知道,在她給德華張羅之前,安杰就已經(jīng)親自找老丁給德華提過親了,只不過那時的老丁,并沒看上德華,而已。
后來,那個血雨腥風的癲狂年代過去,安泰一家來海島求江德福給安怡找工作時,張桂英又聽說老丁被人狂追了。
這次,是島上衛(wèi)生所的牙醫(yī)吳醫(yī)助。張桂英不認識吳醫(yī)助,也沒見過其人。
為了幫德華搞清楚這位情敵的狀況,張桂英心急火燎之下竟以牙疼為名,帶著德華親自去了衛(wèi)生所。
很搞笑的是,兩人煞有介事地去了衛(wèi)生所掛了吳醫(yī)助的號,卻終究一無所獲。
因為給張桂英看病吳醫(yī)助戴著大口罩,除了兩只眼睛,她們什么都沒看明白——探路情敵,成了倆人的鬧劇。
事后,因為江亞菲和王海洋拌嘴,一向覺得江亞菲厲害的張桂英還開玩笑說,那么厲害,將來有誰敢娶她呀。
誰承想,直到后來病死他鄉(xiāng)張桂英都不知道,當年自己與兩個孩子的幾句玩笑話,竟一語成讖,十幾年后的王海洋,還真的娶了江亞菲!
只是,這些都是后話了。
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開始后,想當空軍的兒子王海洋沒能如愿通過,郁悶了幾個月后,王海洋負氣去了父母的老家當農(nóng)民。
三個月后,王振彪也升職要去新的海島履職,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張桂英也再次成為隨軍家屬,去了新的海島。
誰也沒有想到,與張桂英的這一次告別,居然是永無機會再次見面的訣別。
多年后,當王振彪再次因升職回到松山島時,已經(jīng)在通訊連當上副連長的江亞菲,便從轉機的偷聽電話里,意外聽到了張桂英已病故的消息!
四、
還記得安杰初來松山島時,王振彪給江德福的那個意味深長的回應嗎?
“一個女人,要那么多的勁干什么?”
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王振彪極度嫌棄張桂英的一句話,后來一幀一幀細細地真正忽然看懂張桂英這個人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回事。
王振彪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有兩個。
一個是,在松山島隨軍,張桂英的身份已經(jīng)不再是農(nóng)民了,但她卻還是滿腦袋村婦式的作風:
著裝不講究,也不時髦;也不怎么修飾邊幅,形象上不像個軍官配偶;平時生活,各種習慣也粗陋不改。
比如,爬房頂,不敲門等等。
這些令王振彪在島上很沒面子——同樣是高級軍官,江德福老婆那么能給丈夫長面子,為啥他老婆張桂英除了一身蠻勁,就改變不過來呢?
要知道,彼時的王振彪已經(jīng)不再是舊時代那個積貧積弱的農(nóng)民了,參軍改變了他的命運,成為守備區(qū)高級軍官,使他大踏步地走向了強大:
有權有錢,亦有勢了!
自己變強大了,老婆不僅不改變,還依然滿腦子村婦思想村婦作風,王振彪怎么可能忍得了?
另一個,就是安杰來了之后,意外地讓王振彪看到了理想伴侶的模板。
在他眼里,自己和江德福職銜差不多,甚至在職權上自己還高江德福一頭呢,那站在他身邊的人,也應該至少和安杰差不多。
可現(xiàn)實是,張桂英不僅積習不改,還賊有主意,無論作風,形象,還是情趣,都不和王振彪配合,更不聽他的。
張桂英覺得,在島上過日子和農(nóng)村沒啥區(qū)別,都是男的在外掙錢,女的在家操持家務,兩人一起把孩子養(yǎng)大。
雖然她也清楚,島上的王振彪除了嫌棄她之外,既不體貼她,也不幫她做家務,更不愿意像江德福那樣寵自己,這是事實。
可在骨子里,她也有自己的自尊——不改變,是堅持她自己;改變,是向王振彪屈服,那可不是一個當過婦救會主任的人該干的。
然而張桂英身邊真正的大趨勢是,安杰在改變,德華也在改變,甚至葛美霞也在改變,而且是越來越貼合時代的那種改變!
安杰越來越接地氣,德華越來越文明,葛美霞越來越會隱藏和保全自己......
就像開篇王家衛(wèi)的《重慶森林》里,那個警察何志武說的那樣: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其實,人生的規(guī)則就是這樣。
世界一直在變,別人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變,你不變,多半不過是執(zhí)著于心里那點難言又過了時的執(zhí)念,而已。
婚姻的世界里,最殘酷也最人性的事就是:
男人和女人都一樣,要么一起變強大,要么你走他換人,或者扔下他你換人!
沒有人愿意在自己越來越強的時候,還甘愿拖著一個像過期食品一樣的人,無盡地消耗自己。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好的婚姻只能共苦,無法同甘的根本原因吧。
讓張桂英病死,我覺得本質上不僅僅只是為了給王振彪再娶做鋪墊,編劇更深層的意思,應該還有對現(xiàn)實的警示:
好的婚姻,不進則退。如果不及時跟上時代,不及時改變和更新自己,被遠遠拋出去,甚至在時間里下線,都是必然的。
張桂英上島之后,其實一直都沒有再次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風風火火的背后,她實際上一直迷茫著——除了是王振彪的妻子,王海洋的媽媽,她更像一道活在誰身后的影子:
憨憨傻傻地付出,卻始終沒有自我。我心疼她的后來,卻無法同情她后來過期的后來......
謝謝閱讀的你,如果你也剛好喜歡這部劇,對張桂英也有同感。
敬請點個贊,或者留句話,隨手轉發(fā)一下亦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