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孩子跟我說了一件事:寒假不想玩游戲了,想好好學習。
對此,我也只是隨便聽一聽,既沒有否認,也沒有太往心里去。
按往常孩子說到做不到的頻率來看,我不是不相信他,而是不敢抱太大的期望,怕自己一旦信以為真,當孩子只說不做時,怕自己落差太大。
所以更多時候,我給自己做的心理建設是:
孩子能說到做到是驚喜,說到做不到是常態。不必太較真。
不過,昨晚睡前孩子又給我打電話說起寒假準備好好學習,要補一下數學和物理的漏洞。
我聽了之后,還是挺欣慰的,但同時依然給自己做心理建設,聽聽就行,沒必要太當真,看孩子實際行動吧。
今天中午給我打電話,又說起寒假學習計劃,說自己不想再這么擺爛了,還是想利用寒假,把之前落下的課好好補一補。
連續三次主動給我提想好好補課,也很真誠地說自己不想再玩下去了。
有點欣喜,但也有點忐忑,還有點既相信孩子有上進的決心,又有點懷疑孩子是否能做到自律。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如果想保證萬無一失的好好學習,那就是送去補課或上預科。
但我剛給孩子提,孩子就拒絕了,說我不信任他,還說他自己完全是可以自學的。
我當然相信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我不太相信孩子能在游戲和貪玩以及自主學習之間平衡,按以往翻車的頻率來說,我并沒有太多的信心。
一碰到手機或游戲,停下來的可能性,以及事態就不受控制了。
按既定的計劃來踐行,這個我既很期待,也不敢抱有過高的期待。
之前翻車的次數以及計劃夭折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每個暑假,每個寒假都是相同的橋段,然后幾乎都是大型翻車現場。
不過孩子也提出了自己的顧慮,很真誠的說:
我是真的想好好學習,也是真的不想玩了。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這要看我第一周是否能合理均衡學習和娛樂,所以我想讓你來監督和盯著我。
我對孩子說:媽媽很愿意做監督,也很愿意因需而助。只不過,你玩游戲或手機時,一旦停不下來,我管你要手機你不給我,我就沒辦法了。
孩子說的是,我既然想學習,不想玩了,那么我肯定不會像從前一樣了。只不過,我也是嘗試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律,如果我實在做不到,那就算了。
我現在有個很大的變化是,不再把孩子的每一次目標當真,但也不會否認他。
而是一方面肯定孩子有學習的計劃,肯定他的上進,也肯定他想變好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坦誠告訴孩子,光想不做是假把式,想了做到才是知行合一。
鑒于之前暑假和寒假多次說到沒做到的場景,對于今年的寒假,我保持著開放的態度與心態。
不是不相信孩子的執行力,而是由于孩子貪玩的本性,他們很難做到自律和自控,因為這是人性的弱點。
離開了環境和外部的監督機制,想憑借個人的意志力和決心,同懶惰和貪玩的本性作斗爭,是很艱難的。
但即便如此,我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保持情緒穩定,對孩子說到沒做到的事,不是一味的諷刺和批評。
用放大鏡看得見孩子已經做到的地方,而不是揪著沒做好的地方大動肝火或上綱上線的揪著不放或嘮叨。
覺察了下從前跟孩子翻車的暑假和寒假,大部分時候是因為我滿心希望他能遵守承諾好好學習,可是都大打折扣,而讓我意難平。
我篤定的是,孩子很想上進,也很想好好學習,但有兩個困擾孩子的地方:
一方面是,在現實中學習的困難遠遠超過了孩子的想象,比如學習物理和數學時,不是一個知識點學會了就行,而是無數個知識點和知識體系的問題。
所以補起來的難度和煎熬度都很漫長,所以這個時候我務必不能吵,不能發脾氣,不能泄孩子的氣。
一定會有反復,一定會有畏難心理,也一定會有學不下去時的擺爛。
理解,寬容并且為孩子提供一點及時的正向賦能,能學就是好的,不管能學多少以及學多長時間都值得肯定。
所以降低要求和放下高期待,以及保持穩定的情緒,同樣重要。
另一個方面是,孩子容易會被各種娛樂信息和信號所干擾。
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允許的前提下,幫助孩子阻斷一些干擾他學習的因素,比如控制電視的時長以及學習的時候收掉手機。
以及在孩子允許和有意愿時,我來監督一下他的學習進度以及檢查他的學習進展。
但我需要做好的一點是,不能看到孩子學習的質量或效率低下時,就忍不住吵他和生氣以及質疑他又說到做不到。
給孩子更多積極正向的反饋,給孩子更多的賦能與信心,我想孩子是可以做到彎道超車的。
畢竟孩子有自主學習的意愿以及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天時、地利都有了,只差人和和行動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