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電影的商業屬性越來越強,營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比如賈玲的《熱辣滾燙》。
堪稱華語電影乃至世界的經典營銷案例。
電影上映前,賈玲拒絕一切商務活動避不見人,然后猛猛營銷自己減肥成功,多少人純粹就是好奇賈玲如今的樣子而走進電影院。
電影口碑還沒發酵,票房就已經爆到一發不可收拾。
《熱辣滾燙》之后,國產電影在營銷上的力度越來越大,甚至有個別情況營銷成本超過了電影本身。
所謂物極必反,有些電影在營銷上用力過猛,反而得不償失。
比如營銷界最知名的翻車事件“張藝謀震驚”。
原本只是為了宣傳《堅如磐石》中演員的演技很棒,結果卻讓網友的關注點放到“表演震驚的張藝謀”身上。
網友紛紛吐槽這種營銷太夸張,“張藝謀一天震驚800次”。
甚至發展出了吐槽亞文化,各種讓張藝謀震驚的視頻層出不窮。
而另一頭,那幾年電影營銷還有一個令人詬病的風格,就是觀眾反應。
什么看哭了,看怒了,看笑了。
甚至還有在電影院當場離婚or結婚的。
到最后連狗都不放過,在電影院痛哭流涕,眼淚“旺旺”。
過度營銷適得其反,花了錢反而令觀眾討厭這部電影。
當然資本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察覺到觀眾不喜歡,立馬就終止了這種風格,近幾年營銷翻車的事兒越來越少。
然而隨著步入2025年,春節檔大戰在即的關鍵時刻,一部大制作電影卻在電影營銷上結結實實翻了一次車。
誰呢?
《蛟龍行動》
《蛟龍行動》是林超賢導演的新作。
作為2018年大爆款《紅海行動》的續作,本片故事緊接上一部,演員陣容依然保留了前作的張涵予、蔣璐霞、王彥霖、杜江等人,而主角換成了黃軒和在《封神》中一躍成名的新人于適。
再加上實力派男演員段奕宏和大流量王俊凱客串,相較上一部可以說是進行了全方位升級。
而林超賢這一次把戰場放到了深海,本片是中國首部核潛艇題材的電影。
本片網傳投資超過10億人民幣,歷時7年制作,1:1打造了核潛艇場景。
光是潛艇場景就有足足120米長度,甚至室內的所有設備都是真實可用的,電影的成本肉眼可見。
很顯然,這次空降春節檔,林超賢就是想復制6年前《紅海行動》的成功。
本來電影的宣發方向很簡單,無非就是宣傳主旋律和愛國情懷就對了,再加上演員流量也很大,拍點花絮就能堅持到上映。
結果也不知道腦袋里閃過了什么奇怪的想法,愣是拍了一條讓人一頭霧水的視頻。
因為是中國首部核潛艇題材電影,多多少少會涉及國家機密問題,于是《蛟龍行動》就單獨針對這一項,在前幾天發布了一條營銷視頻,內容核心就倆字——
保密。
說電影的劇本有嚴格的保密要求,某些戲份的劇本只能靠導演對演員口述,然后演員再根據個人發揮手寫下來。
搞什么,沒劇本還拍個啥?
再說你都直接口述了,就把劇本給演員不行嗎?
而更離譜的是,電影的劇本還被工作人員三令五申,不能被外國演員看到。
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張涵予在拍戲時手握劇本,等外國演員靠近時突然收起了劇本,神色緊張。
說實話,看完這個視頻時我都笑了。
張涵予大叔你是在致敬張藝謀嗎?表情太刻意了。
再說視頻的邏輯。
你拍電影不給演員劇本,讓他們演什么?
再說,你的劇本如此神秘,涉及國家核潛艇技術的重要機密,但問題是,你電影拍完后不上映嗎?
全世界的觀眾不會看到嗎?
還是說看《蛟龍行動》之前,每位觀眾都要簽署保密協議呢?
明顯就是故弄玄虛,掩耳盜鈴。
而面對電影自相矛盾的宣傳方式,網友們先是震驚,震驚這個視頻的邏輯——
“笑死”
“這什么電影營銷”
而另一部分有娛樂心態的網友,干脆不吐槽了,直接配合著這條視頻的邏輯開始演戲——
“播放的時候也是趁沒人時候放,一旦發現有人進入影院就停止播放。”
“為了保護國家機密,我準備不看這個電影了。”
“為了保密,上映無論線上線下我都不敢去看了。”
一部愛國題材的主旋律電影,愣是讓觀眾產生為了國家而不去看的想法。
當代的南轅北轍莫過于此。
唉,也不知道在編輯這條視頻腳本的時候,宣發團隊到底在想什么。
還沒上映就遭受兩輪重創,林超賢這一次還能創造神話嗎?
這還不是《蛟龍行動》遭受的第一次重創了。
電影上映前,某平臺舉行的電影活動,為了端水巧立名目設計了多個獎項,2025年春節檔一共有六部電影,結果《哪吒2》《封神2》《唐探1900》《射雕英雄傳》《熊出沒》五部電影都拿到了獎項。
唯獨《蛟龍行動》沒有名字。
少數人獲獎是榮譽,但大家都有唯獨你沒有,那就是專門給你的羞辱。
從這場晚會開始,《蛟龍行動》的風評就開始不太好了。
春節當日“想看”人數墊底,業界預測其他電影的票房都是幾十億打底,唯獨《蛟龍行動》只有幾億。
還沒上映,就被從頭到腳潑了一盆冷水。
再將時鐘撥回四年前,上一部林超賢的大制作《緊急救援》,因口罩原因上映前幾天突然打道回府,巨額宣發成本付諸東流。
同組的電影有的賣給流媒體,有的提前上映,而林超賢一直堅持到年底才上映,最終的結果卻是巨虧5.2億。
而去年的《爆裂點》再度遭受慘敗,虧損1.7億。
雖然兩部《長津湖》拿下近百億票房,但林超賢也只是這大盤中的一角,而自己掌控的項目幾乎全部虧損。
到了這部《蛟龍行動》,看得出林超賢著急了。
電影不僅投資大,制作周期長,演員也十分刻苦,進組前就要進行為期8個月的專業訓練,完整效仿“封神訓練營”的模式,而且林超賢全程親力親為,甚至演員在水下的工作時間都不如導演長。
蔣璐霞連連稱贊:
“我覺得導演就是蛟龍小隊的一員。”
林超賢拼了,他想復制《湄公河行動》的成功,想復制《紅海行動》的成功。
然而還沒上映,卻落了個排名墊底,營銷翻車的開場。
目前,《蛟龍行動》已經刪除了這一條爭議視頻,但網友們的吐槽依然沒有停歇,蔓延到了其他視頻中。
不過好在還有好消息。
春節檔之前的內部看片會,網絡上已經有籠統評價,看樣子雖然《蛟龍行動》不被看好,但評分卻是拔尖的。
《749局》的慘敗可以得出,電影營銷的作用只能發揮三天,長線比拼的仍舊是口碑。
《蛟龍行動》這次會逆勢翻盤嗎?
拭目以待。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