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發(fā)布了《“東等不才,劍屨俱奮”,毛主席雄文,抗日出師表,讓人血脈賁張》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文中講到,該篇祭文采用了四言古體命筆,洋洋灑灑共56句,無一句不敘事,無一句不抒情,筆力矯健,恣肆磅礴,凡讀到如此文字者無不血脈賁張,目眥盡裂。
任弼時情不自禁地說:“這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奔赴前線誓死抗日的‘出師表’!”
老覃在早年還發(fā)布過《胡適譏諷毛主席的<沁園春>是“薛蟠體”,他隨后的解釋耐人尋味》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講的是胡適為死心塌地地追隨蔣介石,不遺余力地刻意貶低毛主席的詩詞作品,說毛主席的代表作之一《沁園春·雪》還不配稱為“薛蟠體”。甚至,他在與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何炳棣談?wù)撁飨脑娫~功力和古文功底時,均認為“不入流”。
但是,毛主席的詩詞作品和以四言古體寫成的《祭黃帝陵文》已經(jīng)傳頌宇內(nèi),成為傳世之作,徒顯出胡適不過一條狺狺吠之犬罷了。
但在何炳棣跟前,胡適畢竟也說了一句實話:“毛潤之的白話文,當屬海內(nèi)第一。”
胡適這么說,是因為毛主席當年主編《湘江評論》時,他一方面參與了供稿,一方面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不能打自己的耳光。
話說回來,毛主席的文字功底,包括古文、白話文、詩詞,固然了得,而為文者,都忌空洞無物,要使文中有“魂”,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顆至誠的心。
以毛主席為中華人民英雄紀念碑所定碑文論,該碑文并不以文才亮眼,卻因為用心至誠,碑文只有三句話,卻8次提到了“人民”,連續(xù)用了3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真正的情之所至,動人心魄,同樣成為了傳世之作,并被譽為“中華第一碑文”。
不得不說,毛主席是真正把人民當成英雄的人,他無數(shù)次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老覃在2022年1月13 日發(fā)布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上為何沒有領(lǐng)袖的身影?毛主席:人民才是英雄》一文中說了,開國大典前一天,即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就鄭重提出: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設(shè)計者在一開始,是打算在紀念碑上雕上洪秀全、林則徐等知名人物,以及毛主席等一批領(lǐng)袖人物的雕像的。
毛主席一口否定,強調(diào)說:
“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浮雕里不要出現(xiàn)任何一個歷史名人或者領(lǐng)袖人物。”
于是,碑上的浮雕里,出現(xiàn)的是全是人民的群雕像,沒有任何一個歷史名人和領(lǐng)袖人物。
老覃在一篇題為《一個戰(zhàn)士遺體被草率處理,毛主席不滿,寫了一篇文章,影響了世界》文章中講到,1944年9月5日,普通戰(zhàn)士張思德在挖窯時不幸遭遇窯洞崩塌,為救出戰(zhàn)友白滿倉,犧牲了自己,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毛主席聽到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傷心不已,親自主持了追悼會,并題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聯(lián)。
他在帶領(lǐng)大家默哀過后,現(xiàn)場作了一場沒有發(fā)言稿的即席演講。
這場演講,被他的秘書胡喬木及其他幾位同志做了記錄,之后整理成文,成為了又一篇傳世之作——《為人民服務(wù)》。
“為人民服務(wù)”也徹底成為了共產(chǎn)黨人的最基本的辦事宗旨。
老覃在一篇題為《人民幣上首位女拖拉機手原型斗膽請毛主席題字,主席說:義不容辭》的文章中講到,我國著名的政治家、金融家南漢宸在1947年12月2日討論我國家法定的貨幣的名稱時,提議為“人民幣”。
毛主席當場拍板,馬上定下了這個叫法。
1952年,南漢宸主張在第二版人民幣上印上毛主席像。
毛主席卻批評他說:“人民幣是屬于人民的,人民幣上只能印上人民的影像。”
毛主席在有生之年都反對把自己的頭像印上人民幣。
至于現(xiàn)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有他老人家的像,是始于在1987年發(fā)行的第四套人民幣。
多少次,毛主席站在高高的天安門城樓上,對著游行的廣大群眾,一次次地喊出了“人民萬歲”。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喊出“人民萬歲”的人。
1945年,七大會議正在召開,他在臺上對我們的軍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說:
“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wù),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
建國初期,為了和國際接軌,彭德懷在統(tǒng)帥部做的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即實行軍銜制,給全軍高級將領(lǐng)進行了軍銜評定。
老覃在《1965年,劉少奇宣布取消軍銜制,周恩來連連搖頭,彭德懷黯然神傷》中講了,這個制度實行了三年,到了1958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說:“將官們的肩上有‘花’(注:指軍官肩章上的軍銜標志)了,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幫老百姓挑水了。”
于是,第三屆人大常務(wù)委員會在1965年5月22日通過了取消解放軍軍銜制的決定。
老覃還在一篇題為《1952年冬,侯波拍了張毛主席睡倒在河灘上的照片,羅瑞卿心疼極了》一文中講了一個細節(jié),即毛主席在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利用休假時間對黃河進行實地考察時,到了平原省的轄區(qū),因為連日奔波,無比疲倦,但聽到平原省委書記潘復(fù)生、省長晁哲甫講到平原省全省干部群眾開展“引黃濟衛(wèi)”工程,并說這個工程被命名為“人民勝利渠的水利建設(shè)工程”,他馬上精神陡振,連連拍手稱好,說“‘人民勝利渠’這個名字起得好!我一定要去看看!”
因為“人民”這兩個字,他萬分重視,說:“人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以至于那天,因為太過勞累,他竟然在河灘上的一塊草地睡倒了。
在《1958年,毛主席和譚啟龍的私人談話被報紙披露,毛主席叫苦不迭》一文中,老覃還提到,1958年8月9日,毛主席到山東視察,譚啟龍曾就歷城縣北園農(nóng)業(yè)合作社這個名稱征詢他老人家的意見,他老人家想也不想地說“還是辦人民公社好”。
因為這一句“還是辦人民公社好”,就使得全國農(nóng)村都相繼效仿建設(shè)人民公社。
可以說,毛主席對人民的愛,真正的愛到了骨子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