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營銷,大家都是公認的很強,那小米背后的高手,知道是那位嗎?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作者給大家的答案。
———— / BEGIN / ————
今天的互聯網圈,所有人都認同這兩件事:
1 雷軍懂營銷;
2 小米有高人。
1 月 1 日凌晨,步入 2025 年還不到 5 分鐘,千億大佬雷軍緊張到手足無措。
他連線 B 站跨年晚會送祝福,被硬控了 5 分鐘,聲音很夾,動作拘謹。
連麥結束,雷軍瞬間卸下防備癱在了座位上。
雷軍說:從沒這么緊張過,人生第一次實時直播連線,還沒有彩排。
神奇的是,此刻的雷軍似乎沒意識到:他自己不也一直身處小米自己的跨年直播間嘛?同樣是人生第一次跨年直播,為什么能無比輕松自然。
從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 點開始算起,雷軍已經開播足足 4 小時。
坐在他右手邊的,雷軍稱他“潔云”,請你先記住這個名字,因為這篇文章寫的是他。
直播場地是小米汽車工廠
整場直播看下來,不得不說,實在是強。
首先,這是一場無主題、無彩排直播。甚至雷軍開播時,就直言擔心自己撐不滿 4 個小時。
各種看似無意、實則精妙無比的環節穿插其中。
最終這場活動收獲極好的口碑,最直觀體現,就是汽車訂單飆升。
成本不到一場發布會的十分之一,效果還一點不遜色。這不能簡單歸結于雷軍的魅力,團隊的策劃執行至關重要。
小米內部,真的有高人。懂的人,都知道這里面的門道兒有多深。
于是我很好奇:操盤了整場直播、讓雷軍放下包袱、花小錢辦大事、把諸多不可控風險消解在無形、帶來這么直觀的訂單轉化……的這位,“潔云”。
啥來頭?
這樣的直播,是怎么完成的?是不是我們也能學到些什么?
強烈的目標感
直播剛開始,徐潔云說這是一場圍爐夜話。擺上了很多小零食,圍爐煮茶。
大佬也是人,直播本身一定是不舒適的。哪怕李佳琦、董宇輝,也不敢說自己今天多熱衷直播。
何況沒有準備和彩排,氛圍營造是基礎且重要的第一步。
還有什么是重要的、甚至最重要的?徐潔云強就強在,看似坐在旁邊做策應、打配合,實則全程在緊盯目標、牢牢控場。
彈幕里很多網友吐槽徐潔云,埋怨他常打斷雷軍講話:“我想聽雷總說,你能不能少插嘴。”
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徐潔云每次打斷都恰到好處。
雷軍一聊起來就會有點放飛跑偏,徐潔云立刻切入:
“雷總,能不能跟直播間朋友們透個實底,咱們今年到底交付了多少輛小米 SU7 ?”
雷軍這才想起來,拿過來一個板子,說我們全年交付了 13.5 萬輛。
雷軍旁邊的椅子真不是那么好坐的,你能感受到嗎?在那個氣口,如果沒遞上這句話,是不是從公關角度來看,麻煩大了?
這就是神級輔助的含金量。
這是發布時的目標,實際超出預期 78% 之多
更難的是,信息宣發、品牌形象、公司價值觀……一切一切都必須通過 IP 的優質內容輸出來實現,親和不刻意、更不能給自己挖坑。
徐潔云是怎么輔助雷軍,一直輸出優質內容 C 滿全場的?
Part 1 用照片激發表達欲
這是徐潔云為雷軍準備的厚厚一沓小抄。
但雷軍確實沒怎么用上,他說:聊到的這些話題,印象深刻到不需要準備。
重點不是“小抄沒用上”,而是:徐潔云用的方法“比小抄還要厲害得多”。
徐潔云選了十幾張 2024 年對小米、對雷軍而言,非常重要的照片,讓雷軍做年度回憶。
張張都是名場面啊,比如:雷軍交車鞠躬開車門、車展被圍、去新疆做冬季測試、10 萬輛下線當天在工廠午睡……
用照片來串聯內容,有什么好處?
第一,雷軍絕對不可能沒話講,完全不用準備,也可以有精彩的發揮;
第二,所有照片網友都很熟悉,當事人再次解讀,雷軍能講,觀眾愛聽,話題度拉滿。
就連這些 KT 板也沒浪費,最后一波雷總親筆簽名,連直播間家人們的福利都有了。
Part 2 與傳奇人物的對話
徐潔云安排的第 2 個節目,是找來“傳奇人物”和雷軍對話。
這個傳奇,是小米首席賽車手阿燦,來分享紐北賽道的幕后故事。
2024 年 10 月,小米 SU7 Ultra 原型車以 6 分 46 秒 874 的官方認證圈速成績,成為全球最速四門車。
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傳奇色彩,雷軍和阿燦的對話,在“大眾層面”不可能不出料。
我想說的,其實在另外一個層面。
說個題外話,近幾年,雷軍在很多頂級重要的大型活動上,都有一條不那么明顯的暗線:吸引汽車行業的頂級人才。
比如 2024 年雷軍年度演講,提到的這位胡崢楠,是原吉利研究院院長。
我聽說、只是聽說啊……為什么胡崢楠要入職順為資本?因為有前東家的競業協議在身上。
這頁 PPT,汽車業的高端人才不可能看不到、更不可能不知道意味著什么。
懂的人都知道這里面的門道兒有多深……雷軍就是這樣向人才釋放信號的。
回到雷軍和阿燦的對談。
客氣、尊重、禮賢下士咱就不說了,基本操作。
阿燦在徐潔云的提醒下,立了自己的 2025 年度 Flag:要在紐北跑 500 圈。這是目前國人沒有人能達到的成績。
還透露出:小米,明年在紐北——這個所有車企都看重的戰場,用真金白銀拿到了 16 個測試周。
作為車手,可以在紐北盡情盡興的測試刷圈,阿燦很自豪:自己可能即將成為紐北圈數最多的中國車手。
請問哪個有追求的人,聽了這話能不迷糊?
雷軍還提到了一個小故事:阿燦問雷軍,如果外國車手 David 成績比阿燦更出色,雷軍會取誰的成績?
雷軍說:只要你跑,我就一定會用你的成績。
最后,在紐北的兩天里,老天只給了唯一一次機會。阿燦把這個機會,主動讓給了對賽道更熟悉的 David ,創下傳奇。
什么是肝膽相照,啥叫士為知己者死?似乎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相比年薪,是不是頂級人才更看重這些?
直播時,還爆出了一段阿燦的經歷。
在前東家工作時,阿燦想要挑戰紐北,公司沒有支持他的愿望。但是雷軍給了他這樣的機會,他非常開心、自豪。
我個人純好奇,阿燦原來任職哪家公司?查了一下,似乎也是吉利。
還是那句話,懂的都懂。
“軍兒,收手吧,外面都是 XX 。”
Part 3 參觀工廠車間,內部大揭秘
徐潔云安排的第 3 個節目,是參觀工廠車間。
參觀車間,這不就揭秘嘛,看到企業內部的樣子,這肯定是有話題效果的。
除了工廠自動化設備、現代化技術外,據說還在這個環節曝光了小米下一款 SUV 車型——小米 YU7 的車架。
難怪大家都說,雷軍懂營銷。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埋的彩蛋,但毫無疑問,話題度和營銷效果肯定直接拉滿。
在這個環節,徐潔云展現了極強的風控意識。
雷軍看到了叉車,很心動,想過把癮開一開。
如果真在直播里開了,絕對完蛋
徐潔云說:這個可能還真不行。因為涉及資質和安全,沒有培訓上崗就操作這些特種機械,是不行的。
雷軍還說:這玩意兒這么簡單……言下之意是:還需要駕照?
徐潔云,再次,把話圓過去了。
大概是說:駕駛叉車是男孩的浪漫,每個男孩都有這樣的夢,那看看有多少想學叉車,大家一起報個班啊。
嘻嘻哈哈,這個話題就帶過去了。
我不知道,當時和事后,會不會有人一身冷汗……
除了叉車,還有什么風險?
今時今日,打工人和老板的矛盾,似乎前所未有的被放大。
難免有人會想:雷軍你這樣的大佬,大過年的跟娛樂晚會搶流量,陪你直播的小米員工還得熬夜加班,是不是太自我了?
到了零點的時候,在徐潔云的安排下,雷軍做了什么事兒呢?
所有的工作人員被叫到鏡頭前面,出鏡,和雷軍一塊兒合影。
雷軍親自表達感謝,給大伙兒都發了紅包。
粗算工作人員大概 20 個左右
沒有人喜歡老板壓榨打工人,連這,也都考慮到了。
大家也給雷軍準備了一個紅包,一時間其樂融融。
雷軍自己也一如既往有梗,說:你們怎么沒像網友那樣,祝我年入百萬?
打開紅包,還說 2025 一開年就收到 200,這是今年年入百萬的開始。
其實看到這里,這場直播已經完成度非常高了。
不過肯定不是完美的,小細節不糾結,我個人覺得不應該出的 bug,反倒是出在另一個高層身上。
右邊開電瓶觀光車,邊開邊介紹的,是小米汽車工廠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趙鵬。
他在參觀過程中見到小米的員工,脫口而出:今天大家沒白加班。還自稱自己是“牛馬”。
有一說一,跟整體其樂融融的氛圍,確實是嚴重割裂的。
評論區彈幕里很多人提醒頭盔、安全帶,還有不握方向盤……
一方面,直播會放大很多細節;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再次從側面印證了:小米的努力,不是雷軍一個人的努力。群體約定俗成的行動和選擇,才能構成一家企業的文化和對外形象。
最后的話
什么是 IP 經濟?
就是愿意圍繞自己,先生產出一手的內容,讓核心用戶參與創作和傳播;
為什么說雷軍懂營銷?
真誠、努力、親和這些大詞暫且略過,至少雷軍愿意出來接觸用戶,不怕丟臉,愿意暴露自己的情緒、讓渡一些個人隱私。
這些是造梗的基礎。
然后,吸引更多人加入,潛移默化形成影響……進而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前幾年,很多人擔心公司品牌個人化,列舉一大堆弊端;很多公司甚至在去創始人化。
梁寧老師在《真需求》里,說了一句話,現實又扎心:
你猶豫要不要做 IP,本質上還是不知道“出名”這件事,能帶來多么巨大的好處。
像雷軍那樣走出來吧,然后遇到你的幕后高人。
作者:劉哲濤 來源微信公眾號:劉哲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