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禁團令”何時解除?
首圖 | 臺灣基隆/旅界實拍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01
這兩天,上海一家旅行社業者A小姐有點忙。
周五,文旅部宣布將在近期恢復福建和上海居民赴臺團隊游后,線上接連不斷的臺灣旅游咨詢導致她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連稱“臺灣旅行實在是太受歡迎了。”
疫情前,A小姐所工作的旅行社就以經營臺灣旅游產品而知名,恰逢周末,她突然收到不少消費者詢問組團規劃,期盼著能有進一步的明確消息。
A小姐說,有關赴臺旅游的咨詢從疫情解封后一直都有,不過由于政策關系,她只能無奈向消費者說明,暫時沒有相關的規劃,后續相關產品上線會第一時間發送。
另一名在上海工作的民航業內相關人士B總則告訴旅界,這兩天關于赴臺灣班機機位的詢問確實有所增加,包含旅游業者與個人,“不過由于目前相關的政策還不明朗,因此大多都是先詢問,了解目前的航班資訊、票價規則等。”
大陸團赴臺旅游箭在弦上,昨日,福建平潭又了發布《關于促進兩岸團隊游的七條措施》。
《措施》共有七條,包括鼓勵組織區外游客赴臺旅游。對旅行社組織區外游客赴臺灣旅游,在平潭住宿一晚以上,給予旅行社每人次120元獎勵,并免國有景區首道門票。
臺灣九份/旅界實拍
同時,鼓勵組織臺灣游客入境旅游。對旅行社組織臺灣游客赴平潭旅游,在平潭住宿兩晚以上,且年臺灣游客人數達到500人次至1000人次、1000人次、以上的,按年度分別給予旅行社每人次250元、300元獎勵。
《措施》也鼓勵組織臺灣青少年研學旅游。旅行社組織臺灣青少年赴平潭研學旅游,在平潭住宿兩晚以上的,在第二條的基礎上,再給予每人次200元獎勵;鼓勵臺灣導游在平潭執業。
除此之外,臺灣導游經采信并培訓考核合格后可在平潭執業。在平潭執業的臺灣導游當年度帶團滿30天、45天、60天的,分別給予一次性2萬元、3萬元、5萬元獎勵。
應該說,福建平潭無論是組團赴臺灣旅游,還是便利臺灣游客來中國大陸都已經誠意滿滿,上海、福建游客的熱情也肉眼可見。
但實際上,大陸團若想取得赴臺旅游資質,還需要對岸的民進黨當局解除自疫情開始就對中國大陸旅游團下達的“禁團令”,否則拿不到臺灣方面頒發的“入臺證”對于大陸游客來說也是無法順利啟行。
由此,臺灣旅游業者呼吁臺灣民進黨當局盡快解除“禁團令”,讓他們可在今年3月迎來中國大陸團隊客人。
02
中國大陸突然放開福建和上海居民赴臺團隊游,民進黨當局顯然有些猝不及防。
臺灣“陸委會”本周五通過書面表示,政府歡迎陸客來臺旅游,惟具體實施尚待陸方公布具體做法,盡速循小兩會(臺旅會、海旅會)就旅游安全、品質、穩定性進行溝通,以利未來恢復旅游交流能順利執行。
不過,仍有臺灣旅游業者感到悲觀,擔心政府無心配合。
南投縣觀光產業聯盟協會前理事長林志穎稱,前幾年疫情讓許多業者早已撐不下去,多次建議開放陸客,但中央政府聽不下去,只丟出“觀光新南向”,對臺灣觀光幫助連杯水車薪都說不上,所以現在已不抱期望,免得更失望。
臺灣南投縣日月潭/旅界實拍
“新南向政策”始自2000年民進黨當局第一次登上臺灣政治舞臺。
彼時,陳水扁推行針對東南亞地區的外交及經濟政策,主要目的是推動臺灣商人轉移至往東南亞地區投資及開發,試圖以經濟與文化實力增加其對東南亞國協的影響力。
等到蔡英文執政后期,“新南向政策”又被用來彌補中國大陸游客缺席造成的損失,只是杯水車薪,東南亞客人的消費能力被南投、臺南等地旅游觀光業者頻頻吐槽。
但這次國內文旅部宣布后,對于臺灣旅游業者來說也是一劑「強心針」。
臺灣觀光旅館公會稱,中國大陸釋出善意恢復上海和福建兩地團客赴臺旅游,如果臺灣政府也善意回應,加上后續程序,預期今年3、4月可迎來大陸團客,預估屆時的酒店入住率可恢復兩成。
臺灣商業總會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說,兩岸互動高峰時期,北京、江蘇、浙江較多旅客赴臺,但上海也擠入前五名,因此恢復上海、福建團客赴臺,估計一年大約有50多萬陸客觀光人次、創造約4億元新臺幣的商機。
臺灣阿里山/旅界實拍
另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道,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說中國大陸這次開放上海和福建兩地居民赴臺旅游,臺方應該趁對方有善意時,更善意地回應,像解除已有名無實的禁止臺灣團客赴陸旅游指令,開放更多航點因應臺灣旅游業者需求。
實際上,若民進黨當局盡快落實大陸旅游團接待方案,大陸組團與臺灣地接的落地會相當之快。
A小姐坦言,雖然這幾年國內不能出團臺灣,但一直和臺灣合作方保持密切互動,了解臺灣的流行趨勢、新的旅游景點與活動,“就是期待哪天開放后,可以立刻替旅客們規劃符合需求的行程”。
03
中華優質旅游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岳說,若開放政策能落實,對臺灣旅行業是非常好的消息,讓大家可以開心過年。
中國臺灣旅游業者有理由期待這份“春節大禮包”,畢竟中國大陸游客市場曾經一直是臺灣旅游市場的命脈。
公開資料顯示,馬英九執政時期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人數高達418.4萬,而2024年預計不超過40萬。
事實上,四年時間,有很多中國大陸居民對臺灣旅游心生向往。
猶記得2019年,我和太太在北京、香港兩地工作,去厭了對方所在的城市,往往會折中選擇在物美價廉的臺灣見面,后來我太太在臺南懷孕,疫情期間生下寶寶,還一度考慮給她起名“臺南”,即緣由于此。
臺南生滾牛肉湯
在旅界此前報道的一文,一位旅界讀者朋友沐公君也撰寫“小作文”感慨自己這些年走了9個國家,卻還在為2019年臺灣通行證過期無法續簽,最后沒去成臺灣旅行感到懊悔。
后疫情時代,中國出境游呈現精品、小團趨勢,雖然和疫情前規模相比有所縮水,依然是全球頂流游客市場,這在日本旅游的中國游客消費數據上已經可見一斑。
對于中國游客市場的悄然變化,臺灣旅游業者其實能做的更多了,包括一些非常規的環島路線會更符合當下中國年輕一代的旅游趨勢。
另據文旅部發布的去年第三季度旅行社出境旅游組織人次數據,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由高到低依次為泰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中國澳門、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
可以看出,中國出境游市場復蘇呈現由近及遠逐步釋放的特點,東南亞已經接近2019年水平,得益于免簽政策新興目的地阿聯酋吸引了更多自由行的中國游客,成為出境游目的地“黑馬”。
但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前,東南亞旅游遭遇“黑天鵝”事件,若中國大陸游客能重啟前往臺灣旅行,轉道而行的上海、福建游客對于島內的旅游經濟影響會逐步顯現,雙方的善意互動也會有助于兩岸政經磨合,化解意識形態造成的隔閡加深。
畢竟面對如此誘人的中國大陸游客市場伸出的橄欖枝,相信民進黨當局也無法違逆島內的主流民意。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國內入境游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歡迎來撩旅界主編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不備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過申請!感謝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