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切斷俄羅斯過境的天然氣通道,以中斷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供應,到此為止,俄羅斯通向歐洲的四條能源管道都結束了運營,俄羅斯融入西方的進程被完全打斷。西方媒體喜歡拿俄烏戰爭做臺海問題的參考,那么烏克蘭這一舉動給臺灣帶來何種啟示?令綠營細思極恐的歷史啟示。
(1)俄羅斯能源不能再向歐洲出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大大提升,增加中國戰備保障。
其實這些年來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管道建設談判很艱難,這不僅是因為有個蒙古在中間扭扭捏捏,而是俄羅斯不情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要價又不低。但是烏克蘭和西方對俄羅斯的態度決定了俄羅斯會在經濟上更加依賴中國,讓步也就更多。中國一旦因為臺海發生武統,有人可能會認為中國經過南海和馬六甲的海上能源運輸通道會被切斷和干擾,增加中國的戰略困難,但是既然俄羅斯將提供更多更便宜的能源給中國。中國的戰備更加有恃無恐。
(2)臺灣的能源供應是撐不過21天的,而21天也是美國航母從西海岸母港出發趕到臺灣海域的時間
臺灣的核能、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占總發電量的10%。臺灣煤炭發電占總發電的三成,儲量僅夠30天,目前也規劃擴大到夠50天。臺灣天然氣儲量小,過去是七天半,計劃擴充到夠15天。一旦斷絕輸入,最多半個月臺灣就沒有天然氣可用。現代戰爭都是立體開展的,沒有只從海上封鎖的,像臺灣這樣的地理規模和經濟規模,一旦發生戰爭,除了封鎖以外還可能遭遇來自空中的打擊,電站被摧毀的話,存煤炭也沒用,如果煤炭和油氣儲存設施一旦被擊中,也將會是一場災難,也就不存在堅持多少天之類的了。
現在美國大軍已經逐漸從第一島鏈向關島撤退,一旦發生武統,且不說美軍是否無法遵守承諾,趕來應援,就是它來也要整裝出發,他倒是希望臺綠先堅持個二、三十天,但是臺灣不像烏克蘭,這么小,被海圍困,堅持不到美國大軍到位部署。
(3)中國有足夠的購買力,也是切斷臺綠能源供應的重要能力
國家利益對國家戰略和國家政策而言,具有壓倒性的影響。比如中東的卡塔爾是臺灣能源供應的第二大戶,臺灣有21%的石油和天然氣是來自卡塔爾。如果臺海爆發沖突,卡塔爾怎么會和自己的錢過不去?它一定會考慮把能源轉為供應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而中國也可能提前就主動收購,以保證自己的地緣利益,對雙方而言這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事。澳大利亞現在也是臺灣鐵礦石和天然氣的重要供應者,一旦發生針對臺灣的海上封鎖,澳大利亞的供應商很可能也是以尋找到第二個買家作為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