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軍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地區發現朝鮮士兵的遺體,并繳獲俄朝作戰經驗總結的絕密文件。
揭秘了這份文件,烏軍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低能。
據烏克蘭軍事檢察署報道,現在烏軍內部紀律松散,軍事法庭已審理超過6.2萬起逃兵案件,逃兵現象愈演愈烈。
而基輔獨立軍事分析機構的估算更為驚人,約有20.5萬名現役軍人擅自離崗。
烏軍士氣低落、戰斗力大幅下降,已經成為嚴峻現實。
裝備保障方面,烏軍同樣面臨巨大挑戰。
烏克蘭國防部通報,超過12個旅的作戰部隊裝備短缺嚴重。
西方盟國的援助承諾雖響,但實際到位的裝備僅勉強滿足兩個半旅的需求,明擺著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以烏軍第155機械化步兵旅為例,其精銳裝備因缺乏維修零件和技術支持,三分之一已淪為廢鐵。
戰術無人機更是稀缺資源,遠低于戰時需求,烏軍只能“望天興嘆”。
戰場上,俄軍火力全開,對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進行地毯式轟炸。
據統計,自俄烏沖突以來,俄軍彈藥消耗量已突破85萬噸大關,而烏軍則因彈藥匱乏,不得不“省吃儉用”,作戰行動大打折扣。
更令他們擔憂的是,朝鮮的軍事支持又讓俄軍在消耗戰中如虎添翼。
俄軍月均彈藥產量已達16萬發,而烏軍僅為2.8萬發,兩者差距懸殊,烏軍戰場劣勢愈發明顯。
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北約近來也在不斷挑戰俄羅斯底線,波羅的海成了新的對抗前沿。
芬蘭特種部隊扣押俄羅斯油輪“鷹S號”事件,更是將緊張局勢推向高潮。
芬蘭此舉被俄方視為赤裸裸的挑釁,俄方警告稱,若局勢惡化,芬蘭城市將成為導彈目標。
北約還為俄羅斯劃定了兩道紅線,一旦觸碰,北約將正式出兵烏克蘭。
第一道紅線是俄軍不得攻占敖德薩港口、不得通過白俄羅斯再次攻擊基輔。
第二道紅線,則是北約警告俄羅斯:不得對明年將進行領導人大選的歐洲大部分國家發動軍事行動。
然而,俄方并未退縮,反而以打促談。
俄方堅持認為自身行動是合理的防御措施,并強調不會放棄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芬蘭扣押俄羅斯油輪后,也迅速成為國際焦點。
據芬蘭氣象研究所數據,近期芬蘭部分地區遭遇嚴重降雪和結冰天氣,道路封閉,交通受阻,給民眾生活帶來不便,也給緊張局勢增添了點兒寒意。
此外,俄烏沖突的持續升級也給芬蘭帶來了巨大壓力。
芬蘭不僅要應對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還要處理與烏克蘭等周邊國家的關系。
芬蘭雖為北約成員國,可以依靠北約集體防御機制應對威脅,但北約內部對于如何支援芬蘭卻存在分歧和爭議,芬蘭除了左右為難,已經沒有余下的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