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貴州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標志著這座世界級的橋梁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90米,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至水面高度達625米,建成后將超越現有的世界第一高橋,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大橋橫跨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是貴州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花江峽谷大橋橫跨被譽為 “地球裂縫” 的花江大峽谷,是貴州省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 2890 米,主橋跨徑達 1420 米,其橋墩最大高度達到 262 米,建成后橋面至水面的高度更是達到驚人的 625 米 ,這一高度相當于 200 多層樓高,讓它穩穩占據世界第一高橋的寶座。
這一高度不僅超越了此前的世界第一高橋,讓其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而且其主橋跨徑也位居山區橋梁跨徑世界第一,堪稱 “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無疑是橋梁建設史上一座耀眼的豐碑,站在橋下仰望,大橋高聳入云,仿佛與天際相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而其主橋墩最大高度達到 262 米,如同巨人般矗立在峽谷兩側,支撐起整個大橋的重量,堅實可靠。
獨特設計與結構
大橋采用了先進的鋼桁梁懸索橋設計,這種設計集高強度、高穩定性于一身。橋塔采用門式框架結構,六枝岸塔柱高 262 米,安龍岸塔柱高 204 米,它們以雄偉的身姿,承受著主纜傳遞的巨大拉力,成為大橋穩固的關鍵支撐 。
主梁采用板析結合鋼桁加勁梁,全橋共 93 個吊裝節段,最大吊重近 260t,采用纜索吊吊裝。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主梁的強度和剛度,還增強了其抗風穩定性,確保車輛在橋面上行駛時平穩順暢。
建設歷程與挑戰
花江峽谷大橋的建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重重挑戰。花江大峽谷地勢險峻,地質條件復雜,兩岸山體陡峭,施工場地極為狹窄,大型設備難以施展,物資運輸也極為困難 。峽谷中氣候多變,風力強勁,給施工安全帶來了巨大壓力。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由于水化熱產生的內外溫差,極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影響整體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為解決這一難題,建設團隊成立攻關小組,自主研發智能溫控系統。在混凝土澆筑前,提前埋設冷卻水管和智能芯片,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可實時監測澆筑時的內外溫差 。同時,還建有一冷一熱兩個水池,根據溫度控制水流流速,精準把控調溫速度,確?;炷临|量。
重大意義解讀
花江峽谷大橋的建成,對貴州的交通網絡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大的完善。通車后,從六枝到安龍無需再蜿蜒繞行漫長的盤山公路,以往需要花費兩小時的路程,如今短短兩三分鐘就能輕松穿越花江大峽谷 。這一顯著變化,大大縮短了區域間的通行時間,極大地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不僅讓當地居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也為貨物運輸節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有力地促進了貴州內部以及與周邊地區的人員往來和物資流通,使得貴州的交通網絡更加高效、暢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