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資料。 責編 | 柒 排版 | 二月 第 8790 篇深度好文:5442 字 | 14 分鐘 閱讀
組織管理
筆記君說:
TikTok,或將迎來反轉。
就在前兩天,美國對于TikTok的裁決是“非賣即禁”,態度非常強硬。 這意味著最高法院允許該法案按原計劃于19日生效。
而就在氣氛越來越緊張,TikTok直接宣布這周日自己關閉應用,拉著1.7億美國用戶一起感受因為禁令的影響,硬剛美國政府。直接從原來的被動化為主動,這也是為什么近期很多外國人紛紛涌入抖音和小紅書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又開始考慮讓TikTok繼續運營。 據多家美國媒體16日報道,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將不執行原定于19日生效的TikTok“不賣就禁用”的法律,其命運將交由特朗普政府決定。
TikTok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這背后離不開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的硬核操作。
年紀輕輕成為跨國公司的高管,且能在高壓下冷靜應對,更令人驚訝的是,字節跳動這樣的人才還有很多。
張一鳴曾說,他心中高級人才有5個維度:理性、邏輯、修養、企圖心、自我控制能力。
怎樣才算是高級人才?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一、高級人才,5點素質
其實字節早期戰功赫赫的核心團隊,都不算所謂的“大家”出身,盡管他們目標的完成度和挑戰度都很好。
張楠在抖音之前,沒聽說有什么大平臺的光環; 字節跳動的人力老大華巍,上一家的履歷是鳳凰網做投資的; 張利東之前在京華時報,從一個傳統媒體人,到成為以算法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做董事長,這中間需要彌補的知識,應該有一條銀河那么多吧。
不一定是在字節跳動的工作經歷改變了他們。 人是無法被改變的,只能是被挖掘、被賦能。
其實人才越往上走,越看重一些基本的素質——比如理性、邏輯、修養、企圖心、自我控制力。
周受資曾在美國聽證會上經歷長達5小時的“圍攻”, 面對無端質問和頻繁打斷,這位80后CEO始終保持情緒穩定、彬彬有禮、發言理性、邏輯清晰。
為什么人才越往上走,越要看一些基本素質?我們通過周受資的過往經歷詳細聊聊。
1.理性
在加入字節跳動之前,周受資在2015年加入了小米,擔任CFO,幫助小米上市。
2018年7月9日,小米登陸港交所,進行IPO。 上市后的幾個月里,小米的股價持續波動,其中一月內股價三次大幅漲跌。 這對任何一位CFO而言,都是對心態和定力的考驗。
股市波動的時候,周受資表示:“不要低估專業投資者,他們大多數都經歷過這樣起起落落的周期。投資者,更看重公司的長期價值。”
短短幾句話,向大家表明了態度:短期的波動,很正常,我不在意,我們更要看長期的變化。
面對困境保持理性,源自周受資長期思考和自省的習慣。???????
周受資經常說:“不思考等于白干。 每天工作結束,花點時間想想,今天做的事情有沒有意義?該做還是不該做?不該做的別做了,該做的事情做多一點。我的習慣是記錄下來,逼自己思考。”
為什么高級人才需要理性?
我們來看看理性的哲學定義:有目的的活動。
成年人為什么相對于幼兒更加理性?因為成年人更能為目的負責。
既然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目標管理,那么達成目標就是企業的重中之重。必然地, 高管們就必須理性,時刻記住企業的目標是什么,不能被情緒或者瑣事帶偏。
如果任命了心智不成熟的人成為企業的高管,對于企業來說就是災難。
比如,在《光榮與夢想》這本書里寫到,希特勒有最強大的德國軍團,有最牛的將軍, 但是因為他的“決策藝術性”,讓他敗于同盟國。 當然,這對于全人類來說是大好事。
我們再來看看感性的定義:指人情感豐富,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
生而為人,感性當然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變得像機器人一樣,也不是什么美事 。但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而言,“理性務實于外,感性浪漫于內”是一種修養。
2.邏輯
邏輯的反義詞是什么呢?是邏輯混亂,沒有邏輯,你跟他說東,他跟你說西。公司的高管們如果是這樣的人,那真是太糟糕了。
廣義上的邏輯泛指規律,包括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
講這個人有邏輯,實質是這個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廂情愿,自我強化,自我感動,覺得“我能行”搞定一切。
鄧公 (筆記俠注:鄧小平先生) 的實事求是,能讓一個國家改變。如果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務實一些,那是團隊之福。
那么,如何才能有邏輯呢?其中很重要的關鍵點是:別裝逼。張一鳴在創業初期,曾經說過這樣一席話:
“和朋友聊天,問他對合作者、對人才看重什么,其它點我已經記不住了,唯記住:不裝逼。當時愣了一下,隨后越發覺得有道理。經常要提醒自己,這也是延遲滿足感的一種鍛煉。”
周受資的邏輯思維能力,從他的話中,就能看出來。
談到小米IPO的項目管理,周受資說:“這件事情,不是一個人干,很多人參與,所以分成三步:
第一,找到可以獨當一面的人幫你;
第二,把他們該做的事情說清楚。該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完。如果遇到挑戰,怎么幫他們協調;
第三,讓團隊的工作更簡單。不過不容易,有很多絕招的。”
邏輯強大的人,思考總是很快。他人評價周受資:他的思維很快,比較跳躍,有時直接跳過不重要的點。
3.修養
從2020年起,TikTok便成為全球互聯網圈最為關注的項目之一。疫情之下,其他企業紛紛表現得很疲軟,它卻迎來爆發增長。
這打亂了原本的全球互聯網秩序。很快,美國政府宣稱,考慮封禁TikTok。
在這場危機之中,迪士尼前高管凱文·梅耶爾擔任Tik Tok CEO 僅100天,就宣布辭職了。在這個關頭,周受資接下了重擔,成為Tik Tok 的新CEO。
有媒體人評價:“周受資,在字節跳動最需要他的時候,頂了上去”。
雖然臨危受命,但是周受資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2年來,他頂住復雜且艱難的外部環境,帶領Tik Tok 穩步增長。
有同事評價他:周受資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渴望和熱情的人,比較正能量。而能在壓力之下保持對生活工作的熱情,是其個人修養的體現。???
修養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有的人一遇到反對意見,就容易激動直至大喊大叫。有的公司都走到C輪、D輪了,大股東在公司里大打出手的都有。
比如曾有一家公司里的兩個管理者吵起來了,互相謾罵。最后公司決定要把其中一個人開掉——因為公司有一條原則,不許在公司公開場合謾罵中傷同事。
當時很多人不是很明白這種規定的道理,現在想一想,管理者是員工的表率,如果管理者的這種行為不被懲罰,就意味著被默許了。上行下效,這家公司就沒法好好說話了。
修養是什么意思?即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修養也是一種領導力。我們常常聽說一些年輕人說起自己的領導——他是一個有修養的人。
言外之意,領導是一個著眼于大局,著眼于長處,值得跟隨的人。
4.企圖心
對于成功,周受 資有強烈的意愿, 在小米擔任CFO期間,他說:“財務部門的搭建,我們一直對標世界級公司。比如Intel,我曾跟Intel的CFO請教過。”
他的企圖心,從平時的努力,也能看出來。
高盛是周受資的第一份工作,強度非常大。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通宵達旦也不罕見。
“整整持續了兩年,基本沒有周末。”
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中,周受資對資本市場的認知和理解,日益精進。
雷軍評價他:對世界有一種復仇般的努力。拼命努力的人,沒有企圖心,絕對不可能。沒有對成功的渴望,怎么走過這一路的艱苦和困難。
“謀事不求易成,具備強烈的成功動機和韌性才能成功。”
公司定下同一個目標,但是公司上上下下,對于這個目標的理解和認領程度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想,我就是來打個工,領個工資而已,你別給我要求太多;
有的人知道目標達成后,對于自己的好處是大大的,所以愿意搭車然后稍微出點力;
也有的人對于目標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這種人是最能為組織出力的。
“ 企圖心”是一個人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發揮自我強烈的驅動力和追求成功的最大動力。
字 節跳動選人,不管是新人還是高級人才,強烈的動機是他們都非常看重的一個點。
當盡可能地讓公司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強烈的成功意愿,那么這家企業就像綠皮火車堆兒里的高鐵。速度快?不,是同行襯托得好。
5.自我控制力
在面對美國國會 議員們發泄般地提問、甚至發言被頻頻打斷,根本不留解釋的時間時, 周受資依然能做到彬彬有禮,發言理性而有邏輯。
這需要當事人對自己情緒和思維有極強的控制力。
其實早在周受資幫助小米上市的時候,他的這種掌控力就已經被鍛煉出來了。小米股價大起大伏。周受資說:“全綠了,跌的很嚴重,好傷心。”
接著他又說:“資本市場大勢有些事情無法影響,只能拼命認認真真干活。”
周受資打開自己的日程表,向采訪者展示了當天的行程,滿滿當當,都是待完成的工作。“紫色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情,藍色是要開的會。”
好比開車,速度太快容易出事故,速度太慢就容易掉隊。
我們的一生,也是在駕馭自己的生命。
你駕馭你自己生命的方式,是靠情緒主導?還是靠理性和邏輯主導?
在《思考的快與慢》這本書里,講到了人的兩套思考系統:
快思考是祖先遺傳給我們的,刻在我們基因里的思考系統。比如在黑暗里會害怕,因為在叢林里的時候,黑暗意味著可能會有危險。 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城市,叢林的危險不再那么突出了,但我們還是會下意識的害怕黑暗; 而慢思考則會促使我們做理性的判斷和執行,這就是自我控制力。
優秀的自我控制力,幫助我們更以目標為導向。
想要獲得這個能力,需要我們反復自我修煉:遇到事情,如果已經上頭了,別著急行動,冷靜,引導自己去思考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該做什么樣的判斷和執行才能達成目標?
長此以往,優秀的思考習慣就能建立。在研究了一些牛人的目標達成方法論之后,我發現這是非常普遍的自我修煉的環節。
二、德不配位,害死公司
所以,越是高級人才,往往越需要看基本素質。
那如果缺乏這些素質的人在公司占據高位會怎么樣?毫無疑問,是災難。
給大家講個故事。
某公司的二把手長期尸位素餐,具體表現是:自身毫無業績可言,態度上還非常跋扈。
比如開會的時候,他聽別人發言不耐煩,輪到他自己講,長篇大論。用同事的話講:“每次輪到他講話,外面的樹都能長高一丟丟。”
下屬匯報工作到他這里,要么就是言之無物的建議,要么就是肉包子打狗,從不主張推進和解決,導致下面怨聲載道。
說到這里,你肯定會說,這肯定不是二把手的問題,問題一定在一把手身上。的確,一把手創業多年,團隊輪換幾次,只有這個二把手不離不棄,人心都是肉長的,自然會對這個二把手另眼相看——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了解公司文化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對我忠誠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很安全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能起制衡作用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我也不敢對他下手,我怕人家說我什么人都留不住......
總之,這個老大,對于重用這個二把手,有很多理由。于是這個二把手長期屹立不倒。
這個一把手和二把手達成了默契,卻害苦了下面的團隊。在市場紅利期還好,好日子大家都會過。紅利期過去后,問題就越來越明顯了。
二把手不解決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堆積給一把手決策,整個公司的決策開始非常低效和質量差。
盡管一把手也許有意愿培養出更多敢于決策的人,但二把手尸位素餐,下面的人也冒不出來,他不允許別人比他強。
優秀的人,一眼就望見了這家公司的前景,紛紛主動要求被裁員以尋找明主;而沒有議價能力的人,只能留在這里。
這個二把手也許并不是壞人,只是放錯了位置,以及沒有得到相應的職業要求,最后看上去成為公司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強大阻礙 (實際上阻礙是一把手本人的不忍、不敢和不舍) 。
以上這個故事,幾乎發生在每一家更注重老大感受,而不是更注重高層準入素質的公司里。
盡管可能表現形式上千差萬別,但基本上都有一個共通點——德不配位,害死公司。
三、一把手最大的軟肋:
對自己和身邊人不夠理性
如果企業一把手缺少這些素質呢?
我們在給企業服務目標管理體系的時候,發現最難的部分,并不是制定目標,而是目標的過程管理直至達成。難在哪里呢?高層的基本素質不過關。
比如說一家公司制定了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公司制定了相應的價值觀。
價值觀落地的時候,高層們表面高喊口號,行為不帶頭,反而要求下面的人要成為道德楷模,這就屬于本末倒置了。
目標實現了,高層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你們都不潔身自好,憑什么下面的小兵要遵守?
領導好騙,群眾難騙,員工們一眼就知道組織的弱點所在了,從而好的員工走了,不太明白的員工只能留下糊弄事兒,哪里還有什么目標達成?只剩下互相殘殺,互相抱怨了。
非常以目標為導向的鄧小平,他抓軍隊的時候,有一句名言:“貫徹執行的關鍵,在于高級干部要以身作則。高級干部辦到了,全軍就容易辦到。高級干部辦不到,就會風一吹,一切照舊。”
在目標管理和達成這件事上,鄧公的方法論非常值得大家關注和學習。
不能對自己和身邊的人理性,是中國很多企業主的軟肋。但如果這個毛病不加以改善,企業就沒有未來。
沒有一支優秀的核心團隊,是不可能達成目標的。可人才哪里去找呢?需要靠創始人自己的勤奮尋找和辨別。
但如果你自己都不是這樣的人,你也很難辨別出這樣的人才。所以答案還是在創始人自己身上。
參考資料:
1.《張一鳴:越是高級人才,越要看基本素質》,筆記俠;
2.《小米周受資:超級獨角獸80后CFO非一般的覺悟》,CFO小黑板;
3.《專訪小米CFO周受資 | 小米上市,IoT時代的新霸主悄然隱現》,優賁財稅;
4.《昨晚,他一人,笑對美國鴻門宴,站在暴風雨中央》,華商韜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