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發的重癥真是不可小覷,假如真的‘中招’了,怎樣才能‘及時剎車’,不讓重癥出現呢?”一位觀眾在直播間問道。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目“呼吸慢病患者流感后如何防重癥?”中,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科室副主任陳曉陽從罹患流感后的緊急處置、平日里的治療等方面進行講解,幫助大家盡可能地避開重癥。
4件事是流感后預防重癥的關鍵
陳主任提醒我們,與普通健康人群相比,慢阻肺病患者得流感后面臨的危險更大,確診后做4件事可預防往重癥方向發展:
“第一件事是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在流感高發季,如果身邊出現很多流感患者,并且你自己也有比較明顯的全身癥狀,即使抗原檢測結果呈陰性,也要盡快把抗病毒藥物吃上,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第二件事是盡早氧療。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小氣道氣流受限更加嚴重、氣體交換的阻礙增大,血氧飽和度自然就下降了。符合家庭氧療條件的患者在用藥的同時也要繼續氧療,如果補充氧氣之后也還沒有改善,可以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節吸氧的濃度和流量。”
“第三件事是使用指脈氧儀監測血氧變化。血氧的正常值是在94%,降到90%以下時身體的細胞就會缺氧了,但如果你平時的血氧水平都是99%或100%,而且沒有慢性呼吸衰竭的話,血氧掉到94%以下時就要非常警惕了。迅速進展的血氧下降更要小心,比如說昨天休息狀態下測出來的數值還是99%,結果今天突然變成92%了,那就要考慮發生流感重癥的可能了。”
“第四件事是注重排痰。慢阻肺病患者氣道纖毛運動能力下降、氣道阻力上升,很多痰液難以排出。就和水溝一旦堵住就會很快發臭的道理一樣,潴留在的痰液不僅加重氣道堵塞,使呼吸更加費勁,還容易滋生細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大家要通過體位引流、拍背排痰、練習 有效咳嗽、使用排痰儀等方式,將痰液及時排出。”()
避開3個為流感重癥“埋雷”的做法
“不少患者經常錯誤用藥,比如自行購買和使用抗生素以應對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這種習慣是非常危險的。前面已經提到了,慢阻肺病患者氣管分叉以下也經常有細菌定植,假如流感誘發了急性加重,這些細菌可能趁機大量繁殖,急需用抗生素消滅它們。但濫用抗生素的習慣卻會導致感染真正來臨的時候,細菌已經耐藥、抗生素無法起作用了,這種情況下,流感就會發展成很難治療的重癥。”
“還有一些患者平時經常通過口服、注射的方式超量使用激素,覺得可以明顯改善呼吸困難,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在急性發作的時候,醫生才可能會指導患者進行療程為7天左右的激素治療,但是如果平時長期使用激素,反倒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自然就難以抵擋流感病毒和重癥了。”陳主任講道。
“平時不規范使用吸入藥物也是在為流感重癥‘埋雷’,慢阻肺病其實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管理,然而有些患者卻在癥狀稍微緩解之后就擅自減藥或停藥,這就會使得氣道炎癥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肺功能越來越差,那么在流感病毒的侵擾下大概率會出現急性加重。”
“定期做肺功能檢查就像監測血糖、血壓一樣重要,然而不少患者卻忽視了。建議大家每年做1~2次肺功能檢查,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進展,也有助于醫生根據具體情況給出個性化的建議和指導。”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陳曉陽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現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煙草病學組秘書、福建省海峽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呼吸病學分會副會長、福建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常務委員、福建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委員。擅長治療慢性氣道疾病,從事控煙相關工作。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