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創作彩繪傘。咸陽日報記者 景東旭 攝
咸陽日報記者 景東旭
日前,位于清渭樓負一層的公共教育中心,指導老師楊路正在為來自市區的10多位小朋友講述傘的歷史及彩繪傘的創作方法。
同一時間,100名中小學生走進清渭樓,在另外幾間活動室里,非遺剪紙、面塑、傳統年畫等課程同時進行,孩子們邊聽邊動手,相互協作,集體創作。
為迎接乙巳年的到來,自1月11日至22日,清清樓公共教育中心圍繞新年主題元素,以集體創作、綜合感知等形式,舉辦此次寒假創作計劃,旨在多維度提升中小學生對大型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把控能力,用藝術對話新年,為寒假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以獨特的方式迎接傳統新年的到來。所有作品還將在正月十五前舉辦的“煙火里的中國”主題新春特展中公益展出。
“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指導老師段蓓耐心地向小朋友們講解著年畫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桌案上,一張大竹席就是紙,20多位小朋友投身于傳統年畫創作之中,圍繞《福祿壽喜財》等傳統民俗畫內容,用彩筆勾勒、描繪著一個個歡喜的人物形象,為“煙火里的中國”主題新春特展創作巨幅畫作。
在清渭樓公共教育中心,剪紙班的中小學生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圍坐桌前,目光專注,手中剪刀輕輕轉動,仿佛在訴說著對新年的美好期許。創作中,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的小朋友選擇以“福”字為主題,用鮮紅的彩紙剪出一個“福”字,周圍環繞著花朵和祥云;有的小朋友則以駿馬、人物為主題,象征事業有成;還有的小朋友將“壽”字與蟠桃、仙鶴相結合,展現出長壽吉祥的寓意。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童真和對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剪紙,今天自己拿剪刀,感覺太有趣了!我要把我剪的帶回家,作為一份珍貴的寒假禮物,過年貼在門上,讓家里充滿新年的味道。”劉羽墨小朋友高興地說。來自西安市蓮湖區的劉紫悅小朋友過年回咸陽姥姥家,看到清渭樓舉辦寒假創作活動,也報名參加,活動中發現,來自外地的小朋友還真不少,還有來自上海的小朋友,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相互合作,相處得非常融洽,都成了好朋友。
“舉辦此次活動旨在讓中小學生在寒假能夠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同時也為新春佳節增添一份喜慶祥和的年味。”清渭樓公共教育中心負責人任智鴻說。
來源:咸陽日報
編輯:王 靖 宇
簽發:鄭 雙 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