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的討論,你們都看到了吧,討論至今已經持續了快一周了。因為當時覺得只是坊間捕風捉影,官方層面沒表示過什么,所以也就沒有在公眾號寫過,原因是:我不信。
同時我也看到,這一周多的時間以來,自媒體和廣大家長的關注點是發生了轉變的。首先是看到平行志愿說法提出的時候,大家紛紛去了解啥是平行志愿,和現行的梯度投檔有什么不同,所以網上都是規則的科普,以及變化會帶來的錄取形勢的分析。
然后就是這幾天,越來越多同行表達了和我第一反應類似的看法:不信。他們的論據我是贊同的,那就是其他不變只把錄取方式改成平行志愿,可以預見會出現的情況是強者恒強,弱者恒弱。而偏偏,廣州歷來沒有一家獨大的超級高中,一所學校也就是幾百人的規模,大家都能有一些很好的苗子卻都無法壟斷。
廣州教育局是玩得一手極好的平衡的存在,不太可能會采取這么極端的方式。而且別忘了,名額分配不是廣州的規定,而是國家的,它非但不可能取消,反而還會加大力度——當年說取消最低控制線,最終沒有實行,只是把最低控制線再降了20分,在我看來也是平衡的結果。
直到今早,看到難度探校的這篇內容: ,遂點進去想看看人大代表怎么說。
好家伙,這位人大代表不是別人,正是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姚訓琪。他建議,廣東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中考考后平行志愿填報制度,允許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和意愿,合理填報多個學校志愿。
關于姚校的建議,文章只寫了上面這么一句,有沒有斷章取義我不知道,所以我也不好點評什么。但說實話,就他說的這句話,加上他的身份來看,我必然是有所保留的。人大代表提案很正常,但作為華附校長的身份,“中考考后填志愿”的受益者是誰,那不是很明顯嗎。
屁股決定腦袋,只是難免的啊。哪一天有十個八個區屬學校校長集體發聲說支持,那我就敬大家是條漢子。
但話說回頭,我一向不主張非黑即白,所以也只是說我第一反應覺得不會改——要是真改了歡迎來鞭我尸。
為了避免說了等于沒說,我也把我在一些群里的觀點再拿出來發表吧。
現行廣州中考是24~26版本的,那么26年之前都不會大改,則最快的一次改革會在27年(現初一),而且我認為,大改勢在必行。結合這次討論熱度超乎我預期的“平行志愿事件”,我覺得平行志愿真要實行,也必然是結合其他變化一起去實行,不會單獨只改這個。
比如,名額分配方式會大調整。既然平行志愿照顧的是頭部學校的利益,那么就需要用其他方式給非頭部學校“找補”,沒有任何方式比名額分配更合適了。具體方式比如分配比例加大,志愿數量改變,比例向集團校傾斜,給學校一些明里暗里的自主權,分配到校和分配到區相結合等等。
不過,沒明確的東西真是犯不著揣測太多,更沒有必要焦慮什么,船到橋頭自然直就是了,有空多摸魚。真有變化,看我的分析文章,我自問一些規則的解讀和預測的走向還是挺靠譜的。
最后多說幾句,那就是我還留意到說考后填志愿好,平行志愿好的。
而考后填+平行志愿=基本排除掉任何偶然性,那么意味著你就要接受考試成績這個一錘子買賣。如果你孩子成績足夠優秀,或者你孩子和你們家長心態都超好,那我覺得沒問題,這個規則就是純粹一錘子買賣,純粹的實力和地位(學校)相匹配。
但據我觀察,很多家長要么不太認得清自己孩子的實力(事實上95%的區教育局和學校就不想讓你們認清實力),要么能認清但總想占便宜(低分高錄)。要是這樣的話,這個規則對你們可是壞消息。
有一說一,任何規則下來,大概率都會對有點人好,對有的人不好。你屁股決定腦袋那可太正常的,但要是屁股往左,腦袋往右,那多少帶點搞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