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高考報考的主旋律就是求穩,大部分家庭追求專業優先,在高考志愿表當中展現出來的就是保專業。但是整個招錄規則決定了,一大部分同學保不了專業,所以咱們只能找到方法去保住咱們的專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浪費分數去求穩。
可是浪費分數真的能保住專業嗎?尤其是新舊高考交替的這兩年?
另外大家報考的常見誤區,那就直接對比參考往年錄取數據,這個在首屆新高考,會有很多家庭吃虧。新舊變化,政策變化,合并一本二本,劃線變化,志愿數量增加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會讓數據出現變化,不能直接參考,一定要修正。
那本文咱們來聊一個問題,如果咱們想要保專業,預留20來分,能不能保得住。
看下文之前,先說個題外話,沒有標準答案,不同院校也不一樣,重點是帶來思考。
新舊高考最大變化之一,就是合并一本二本,這個變化會影響錄取數據變化。
先來看看重慶理工大學在四川的錄用數據,老高考是一本二本同時招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本一批,軟件工程在本二批。新高考合并后,那么這些專業就會重新組合,不出意外的話,物理和化學的這些專業大概率放在一起,變成一個專業組。不限選科的大概率又是一個單獨的專業組。那這兒的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咱們預留20分,能不能保住?相當于2024年的575分580分的樣子,大概就是40000名的。原來的錄取位次是在60000多,70000萬的樣子。如果大家直接這樣去比較,會發現基本沒什么問題,可是首屆新高考,院校專業組會受其他專業的波動影響,而不是單一的變量,它是多維度的。核心解決方案就是“專業組是否干凈”。
直接給大家答案,預留20分想要保軟件等這幾個專業,保不住,大概率會被專業調劑,當然你可以用方法去兜底,方法就是“專業三區法”。
再來看個案例,成都大學,對于川內學子來講,必須要關注的,招生人數多,并且在中分段,同時中分段的同學也很多。加上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來說,沖穩保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差不多會考慮到。同時還有地理位置在成都,加上川內考生不想出川的比較多,自然就會受影響。同樣在川也是一本二本同時招生,專業也會重新組合,錄取分數就會發生變化,那么想要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580分能保住嗎?570分能保住嗎?這兒要考慮招生計劃,以及老高考本一批部分同學的選擇,還有熱門專業的跟風報考趨勢,多維度的變化。
剛剛兩個案例都是一本二本同時招生,同樣還有大小年,波動很大的院校。比如山西醫科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醫科大學,2024年川內院校的突然上漲,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大家的決策。山西醫科大學2024年在四川口腔醫學出現在征集,最低分到了一本線,大家看這個數據,沒想通大家是怎么報考的,兒科學分數是最高的,超過了5+3一體化,比口腔醫學和醫學影像學還高。按照正常邏輯去填6個專業,也會發把口腔或者臨床放到前面,最后放兒科學或者其他專業去兜底。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應該不會報考,直接對比參考數據,覺得咱們離兒科學更近,沖了試一下。既然是6個專業,放到第六個志愿去兜底也可以。院校專業組一樣會出現。
這種波動這么大的院校,院校專業組也很明顯,那么今年報考參考哪一個位次,2024年的,還是過往3年的數據,有的說用平均位次,要知道這兒的平均也是不準的。如果我們要保,今年咋辦?預留20分還是30分?這樣的情況下,機會就來了,同樣風險也來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院校還不止這一所,還有很多,大家要小心。
這樣的變化非常多,沒法用一個標準答案就解決了,需要具體分析。同時咱們也需要系統的去學習,不能碎片化去獲取。咱們的家長訓練營已經上線了,會完整地帶大家去學習,包含基礎課程錄播,以及實操直播,配套相關數據等內容。想要保專業,其實也很簡單,用“專業定位交叉法”和“專業三區法”搭配使用即可。對于2025年高考趨勢變化,后面我們也會有研究院出的首屆新高考趨勢報告,只在內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