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少有外地游客知道,在廣州這座繁華都市的一隅,隱藏著一條名為“陶街”的神秘小巷。這里,曾是無數廣州老男人的經常出入的地方,被譽為“老男人的天堂”。近日,渝帆在廣州著名旅游達人一路南風的介紹下,走進了這條充滿故事的老街,探尋其背后的歷史與韻味。
陶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街,它的名字就很有來頭,得名于明代廣東布政參議陶成以及他的兒子陶魯,據了解,陶氏父子原是廣西玉林人,陶成曾任浙江僉事,曾擊退倭寇在海上的入侵,后來領兵平息處州、武義的農民暴動,最后被亂軍所殺,朝廷追贈其為左參政,錄取他的兒子陶魯為八品官,授廣東新會縣丞,后任知縣、廣州府同知等職。
當時廣州并不像現在這樣繁華,還被人們稱為南蠻之地,盜賊如毛,陶魯繼承了父親的謀略,大張旗鼓,掃蕩兩廣各路綠林。而且“善撫士,多智計,謀定后戰”,所向披靡。江湖上一聽他的名字就怕,不敢與他正面交鋒。后來,陶魯官至湖廣布政使兼廣東按察副使,并治廣西兵備,人稱“三廣公”。而這條街便是為紀念陶成和陶魯而得名的老街。
上個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是陶街最輝煌的時期。那時,這里匯聚了各式各樣的二手商品,從二手音響、電子零件到無線電設備、老式茶具,甚至黑膠唱片,應有盡有。這里曾是廣州的“淘寶”圣地,無數愛好DIY的大叔們在這里找到了心儀的零件,享受著搗鼓的樂趣。那些老玩意兒,雖然早已停產,但對于懷舊的發燒友來說,卻是無價之寶,尤其受到一些上了年紀的男士喜愛,所以被稱為老男人的天堂。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陶街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喧囂。如今,這里已不復當年的人聲鼎沸,只剩下零星的游客和忠實的粉絲。但即便如此,陶街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那些熱愛懷舊、尋找樂趣的老男人們。他們在這里流連忘返,仿佛回到了那個慢悠悠的年代。
我們漫步于陶街,如同走進了一個被世人遺忘的角落。這里,依然沿街擺放著琳瑯滿目的二手工具、電器、古玩,但往來的客人卻并不多,只在某些店鋪前,還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他們仍懂得獨屬于老男人們的快樂和回憶。
對于陶街的未來,我們或許無法預知。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條充滿故事的老街都將永遠留在廣州人的心中。它不僅僅是一條街道,更是一個承載著很多人青春記憶和生活樂趣的情感寄托。朋友們有機會也可以去逛逛,真的很有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