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中小學期末考試的結束,廣州地區的學校采取了不公布考試成績的做法,這一決定迅速引發了家長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不少家長對此表示困惑和不滿,認為這種做法不利于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甚至影響到后續的教育規劃和決策。那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家長又該如何在這一新政策下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呢?
我們小時候讀書每一次無論是測驗還是考試,都會有成績和對應的排名,作為家長都是這樣過來的,深知對公布成績,能有助于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知道自己在班級和年級中的位置,讓孩子日后知道該往哪里發力,某程度上也能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
其次,知道孩子的成績,也能對此判斷孩子的學習狀態,方便日后制定或調整學習計劃,看看是否有需要額外補習或加強某些科目的學習。
那當然,也有會部分學生會因此感受巨大的壓力,甚至會被家長或者同學進行比較,進而產生負面情緒。
可能教育局也有自己考量的因素,實施了減負的政策后就要求學校不再公布孩子的考試成績,一二年級甚至都沒有書面考試。
那不公布成績,自然能減輕學生的壓力,更好的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也能鼓勵家長更關注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而不僅僅局限在學習成績這一方面,也能減少同學和家長之間的比較。
但因為成績不公布,造成的信息不透明化,也讓家長難以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學習成效難以評估,加劇了家長對孩子未來升學的擔憂和不確定性。
對此,家長該如何應對
1、主動溝通
與學校、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和進步情況,不一定非要知道具體分數,但希望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獲取更全面的評價信息。
2、關注過程
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而非僅僅結果,我們不僅僅只關注孩子期末考試的那次分數,在平時的一些測驗、練習、功課中,對孩子學習成效進行查缺補漏,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3、多元評價
關注孩子的興趣、特長和綜合素質發展,鼓勵參與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豐富人生經歷,家長也不要對分數過于執著,可以更關注孩子的其他方面發展,畢竟日后孩子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人,總比成為一個“小鎮做題家”要強得多。
4、合理規劃
需要家長基于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內容,如果發現孩子某個科目的知識比較薄弱,必要時尋求專業教育機構的幫助,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5、調整心態
家長也不用過分緊張,畢竟這一政策不僅僅針對個人,整個地區都是一樣的,咱們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理解教育政策的初衷,相信孩子的潛力和成長,共同面對挑戰。
總結
廣州學校不公布成績的做法雖有其初衷和益處,但也帶來了不少挑戰和家長的焦慮。作為家長,應理性看待這一變化,積極調整心態和策略,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探索更加健康、全面的教育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