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皇帝在朝時期,清朝的八旗兵力有一定變化,以入關后最為鼎盛的順康雍乾為例,八旗士兵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禁旅八旗,也叫在京八旗,駐扎于京師,兵力維持在10萬以上;二是駐防八旗,分駐于畿輔地區、東三省、各省以及新疆等地,同樣兵力維持在10萬以上。
一、禁旅八旗
禁旅八旗分為郎衛和兵衛。
郎衛是皇帝的近身警衛,兵源來自正黃、正白、鑲黃三旗,即上三旗。
兵衛是皇帝的衛戍部隊,包括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步軍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等,負責皇帝的宿衛、清蹕以及宮禁的傳籌和禁門的啟閉等事。
二、駐防八旗
分布在全國各地,主要集中于畿輔地區、東三省、各省以及新疆等地。
1、畿輔八旗駐防
畿輔指的是京師周圍,主要為了輔助禁旅八旗拱衛京師,包括25個駐防地,兵力合計8700余人,集中于三大都統、直隸小九處和其他各地。
三大都統包括熱河都統、密云副都統、山海關都統,兵力最為強盛。以熱河都統為例,包括前鋒300人,領催、馬甲1260人,鳥槍領催、馬甲500人,炮甲40人,養育兵100人。
直隸小九處包括寶坻、采育、固安、東安、雄縣、霸州、良鄉,各駐防地包括領催、馬甲各50人;
其他各地包括保定、昌平、順義、三河、玉田、古北口、冷口、永平、羅文峪、喜峰口、獨石口、千家店等。
2、東三各城八旗駐防
東三省盡管人煙稀少,但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且地處邊疆,依然有重兵把守,一共有44個駐防地,兵力合計超過3.5萬人,分布如下:
盛京。作為入關前的都城,東三省兵力此處最多,盛京將軍,下設前鋒200人,領催、馬甲5080人,守門兵8人,守庫兵20人、守御花園兵10人,守黃寺兵8人,步軍1188人,夜捕手28人,養育兵362人。
盛京周邊下屬各城(開原、鐵嶺、興京、撫順、遼陽、鳳凰城、牛莊城、廣寧城、巨流河、白旗堡、小黑山、熊岳、復州、金州、錦州、小凌河、寧遠等城),駐防兵力200到900不等。
吉林。吉林將軍下設領催、馬甲3100人,鳥槍馬甲674人;
黑龍江。黑龍江將軍下設前鋒80人,領催、馬甲1933人,養育兵320人,水師營領催、水手44人。
3、各省八旗駐防
各省的八旗駐防地共20處,兵力合計超過4.5萬人,具體駐防地點包括山東(青州、德州)、山西(綏遠、右衛、太原)、河南(開封)、江蘇(江寧、京口)、福建(福州)、 浙江(杭州及乍浦水師營) 等地。
4、新疆八旗駐防
分布在8個駐防地,總兵力超過1.5萬人。另有專門負責守邊的八旗兵700人,和承擔守護陵寢職責的1400余人。
5、察哈爾八旗
察哈爾都統不僅負責八旗游牧兵和打牲兵,還兼顧了游牧部落的管理,總兵力達超過1萬人。
游牧兵主要從事畜牧業,他們負責放牧、管理和保護牲畜;打牲兵則主要負責狩獵和采集,他們通過打獵和采集野生動物來獲取食物和其他資源。
以上。
參考資料:《清史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