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美食之旅從買菜開始,只有新鮮的食材才能做出好吃的菜肴。從買菜的習慣來說,年輕人愿意去超市,不用講價,童叟無欺;而老年人喜歡去逛菜市場,不僅能講價,菜還更新鮮。
我建議年輕人多向老年人學習,不服不行啊。同一種菜,我老媽去買能便宜幾毛錢,敢情老板一直欺負我這個老實人呀。
不過,我老媽的有些經驗,我還是不太贊同的,比如她總是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是啥意思?就是早上不買豬肉,晚上不買豆腐。晚上買豆腐的可能不多見,但早上買肉的不是很多嗎?早上的肉不是很新鮮嗎?
老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話說的有道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弄懂了才能買到最新鮮的豬肉和豆腐,建議年輕人和老年人都看看。
【早不買豬肉】
目前我們吃的豬肉,一般都是生長6個月就出欄了,生長周期比較短。而在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自己養豬,喂豬草、剩飯,時不時還放出去溜溜,生長周期很長,得長一年之久,肉質緊實鮮嫩,特別好吃。
不過那個年代,生活水平比較低,殺一頭豬當天肯定賣不完,一大早確實容易買到前一天剩下的豬肉。畢竟肉販子都會先把剩肉賣完,再賣新鮮肉,也有些會在新鮮肉里摻雜一些沒賣完的豬肉。
由于沒有冷藏冷凍技術,沒賣完的豬肉很容易變質壞掉,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因此老輩人才說早不買豬肉,可能會不新鮮。
然而現在的情況已經與過去不同了,養豬場都是機器宰殺,省時省力,凌晨4點左右就有肉販子來拉豬肉,進行分割后6點左右就可以售賣了,所以早上8點以后去就能買到新鮮豬肉了。
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去買豬肉,只要看顏色(鮮紅或粉紅)、聞味道(無腥臭味)、摸表面(干爽不發黏),就能分辨是新鮮肉還是隔夜肉。
【晚不買豆腐】
做豆腐真的很辛苦,凌晨就開始,一直忙到早上,熱乎乎的新鮮豆腐才壓好,就急忙拉到市場上去賣了。豆腐是高蛋白食物,保質期較短,很容易變質,尤其是夏季,白天就發酸了,所以才說“晚不買豆腐”,肯定沒有早上的好。
過去賣豆腐,都是直接放在案板上,本來就不利于保存。如今有了冷柜,能讓豆腐保持低溫,基本上是不會壞的。不過太晚去買的話,可能都是別人挑剩下的了。
買豆腐時,也要看顏色(乳白或淡黃)、聞味道(有豆香味)、摸表面(干爽不發黏),保證能買到新鮮豆腐。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基于過去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放在現在不能說沒用,只能說已經不適合了。在冷藏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食物的保鮮時間增加了好幾倍呢。
分享一道好吃的【肉沫蒸豆腐】,做法簡單,營養又健康。
用料:嫩豆腐、肉餡、食鹽、料酒、生抽、生姜、香蔥、淀粉。
1、一塊嫩豆腐洗干凈,切成小塊碼盤,或是整塊放在盤子里都行。五花肉剁成肉沫,加入料酒、食鹽、生抽、淀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
2、生姜切末,香蔥切蔥花。起鍋加油燒熱,倒入肉沫煸炒至金黃,加入姜末炒香,淋入水淀粉勾芡,煮至濃稠后關火,澆在豆腐上。
3、把肉沫豆腐放進蒸鍋里,倒入清水燒開,蓋上蓋子蒸10分鐘,出鍋后撒上蔥花即可,吃起來嫩滑鮮香,融合了豬肉和豆腐的特點,真的是太好吃了。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