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90)
曾任中共豫陜區委軍委委員,后脫黨,國軍少將——郭安宇
郭安宇(1902-1964),原名廷建,河南許昌禹州市城東大郭莊村人。1914年考入縣立高等國民學校,1920年在許昌沈莊公立貧民工讀學校任職員。1922年被學校保送,進入上海東方大學當自助生。1924年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 。
畢業后分配到軍校教導第二團任見習,1925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第一個禹州籍中共黨員,參加了第一次東征。后奉派回河南,任駐信陽的豫南警備司令部(司令劉莪青)學兵隊副隊長,負責教授政治常識。同年4月,中共信陽第一個黨支部成立,郭安宇負責組織工作。
同年冬,中共豫陜區委書記王若飛調郭安宇回家鄉禹縣、許昌、長葛一帶發展黨組織,籌建黨支部,郭安宇任中共許昌第一個黨支部—石固南寨黨支部書記。
1926年1月,中共豫陜區委軍事運動委員會成立,郭安宇調任中共豫陜區委軍事運動委員會委員,在豫西洛陽陜州等地從事軍事運動,協助組織地方武裝,將張之樸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豫西別動隊。
1927年3月,湖北武昌雄楚樓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行河南全省武裝農民代表大會,郭安宇做為河南農民協會代表出席了大會,并與鄧演達、于樹德等十三人被推舉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將國民政府頒發給張之樸的國民革命軍豫西別動隊總指揮的委任狀帶回,交與張之樸。并擔任了國民黨河南省黨部的監察委員兼軍事指導員。
1928年,由西北軍改稱的國民革命軍由陜入豫,對張之樸部包圍改編,搜捕共產黨員,郭安宇和張自樸轉入建國豫軍樊鐘秀部。后在寧洗古(中共黨員,黃埔四期)擔任教育長的第二軍軍事訓練教導團擔任軍事教官。
同年秋,郭安宇從漢口回禹縣為其父奔喪,1929年1月在家中被捕,但始終沒有暴露許昌、禹縣、長葛地下黨組織,后被轉押于開封監獄。1932年,經國民黨元老,黃埔一期同學劉希程的叔父劉莪青及黃埔一期同學蔡任民保釋,出獄后脫黨。
據說,當時黨組織得知郭安宇要被轉押開封,中共許昌特別支部負責人霍樹中,準備在轉運途中組織營救。郭安宇擔心這樣做黨組織會遭受更大損失,堅決制止了,營救沒有實施。
出獄后,郭安宇出任了河南省建設廳下屬直轄的長途汽車營業部(主任宋丙炎)副主任。1933年加入復興社,成為復興社河南分社的骨干。
1936年,郭安宇出任第三十二軍(軍長商震)第一三九師(師長黃光華)副師長,隨部由河北移防山西。3月,郭安宇隨部參加阻止紅軍東征的山西戰役。后調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
1939年入陸大將官班乙級第一期學習,1942年,中國遠征軍由緬甸退回國內,郭安宇曾任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黃埔一期)參謀處長。
1944年1月1日,第四十八師在昆明重建,隸屬第五集團軍,鄭庭笈任師長,郭安宇任少將副師長。
1945年5月,第四十八師被裁撤,師部改為昆明機場警備司令部,鄭庭笈任警備司令,郭安宇任警備司令部少將副司令。
1946年,入中央警政高等研究班第三期學習。同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1月,做為河南代表出席“制憲國民大會”。
1947年,被聘任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研究委員會委員,1948年當選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
1949年12月在昆明向解放軍軍管會登記,向人民政府交代了自己的歷史,從此以開辦診所、縫紉為業,1964年10月病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