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賈敬的隱秘世界
作者:慌了個張
回顧中年以來的行徑,我覺得自己怪怪的,跟過去的我不一樣,跟周圍的人也不一樣,倒是跟《紅樓夢》中的一個人很像,那個人就是賈敬。
書中,賈敬是個影子人物,你只能從一旁瞥見他,自然是影影綽綽,也看不清他。但是賈敬這個人很重要,是決定賈府命運的關鍵性人物之一。
前八十回書,賈敬出現過七次,分別在第二回(出自冷子興之口)、第五回(出現在秦可卿的命運冊上)、第十回(壽辰前)、第十一回(壽辰)、第十三回(孫媳婦秦氏死了他不管)、第五十三回(回家祭宗祠)、第六十三回(賓天)。這個人有些神秘,琢磨起來也比較有趣。那么,賈敬是何許人也?
三個古怪皇帝
寶玉跟一群女孩子“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正玩笑不絕的時候,他大爺(伯父)死了。
忽見東府中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賓天,古時專稱帝王之死,后世泛稱尊者的死亡。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會兒,算古時還是后世呢?
賈敬一介“白衣”,“無功于國”,“箕裘頹墮皆從敬”,又能尊貴到哪兒去?說白了,是賈敬這個藝術形象有明清三個皇帝即弘治、嘉靖和順治的影子,或者說是靈感來源于這三個古怪的皇帝。
先說賈敬身上嘉靖的影子。冷子興跟賈雨村是這樣介紹賈敬的,他說:
“當日寧國公與榮國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兩個。寧公居長,生了四個兒子。寧公死后,賈代化襲了官,也養了兩個兒子:長名賈敷,至八九歲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他父親又不肯回原籍來,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
首先,賈敬的諧音就是嘉靖。這種諧音法在《紅樓夢》中層出不窮、屢見不鮮,如甄英蓮,諧音真應憐。
其次,賈敬和嘉靖都是半路出家。嘉靖是因為壬寅宮變,才離宮入觀,把自己封閉起來。賈敬“如今一味好道”之前,考中進士,襲了父親的官,跟正常的讀書人沒什么兩樣。后來肯定是因為什么特殊的緣故,自己才離家,“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也是把自己關在一個道士們的圈子不出來。
第三,賈敬和嘉靖一樣,都想作神仙,都愛燒丹煉汞,都愛服用丹藥,都死于汞中毒。當然,也不排除倆人都是因為疾病纏身,禮部給皇帝奏報,說的就是“賈敬因年邁多疾,常養靜于都城之外玄真觀。”
但是倆人又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皇帝,愛遙控指揮;一個是白衣,當甩手掌柜的。然而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對于自己的國與家的敗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問責的根由就是他們這種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古怪方式,使得國與家不能正常運行,讓一些掌權者鉆了空子,任意胡來。嘉靖手里出了嚴嵩父子,賈敬生了賈珍賈蓉兩個胡作非為的兒孫。
再說賈敬身上順治的影子。索隱派說過,《紅樓夢》是順治小宛事,援引京師故老說法,“是書全為清世祖與董鄂妃而作”。我說的不是這些,而是二人的形跡可疑。
順治為了董鄂妃的死,傷心欲絕,連皇帝也不做了,出家當和尚。我懷疑賈敬也是因為原配妻子即賈珍、惜春生母因高齡難產而死,傷心過度,心灰意冷,才決絕離家,一頭躲進道觀里。
順治之前是個勵志的有作為的皇帝,不然怎么能成為“世祖”呢?賈敬入觀之前也是好的,他是寧榮兩府從武到文成功轉型的第一人,是賈門考中的第一位進士。后來肯定是受了什么嚴重的刺激和打擊,才導致其人生軌跡的變道,走上另外的路。
賈敬身上弘治的影子,是說跟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且只愛過張皇后一個女人一樣,賈敬一輩子也只娶且只愛過一個女人,那就是賈珍、惜春的生母。明孝宗也是子嗣不豐,僅存一子(即明武宗正德皇帝,也是一味高樂的主兒)一女,中間早夭一子。我就懷疑,賈敬在生了賈珍之后,隔了那么久才生惜春有點蹊蹺。那黃金般的二十多年干什么去了,最佳生育年齡不生,非得等到四十多歲高齡了才要?
細品冷子興那話,說賈敬“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我猜度應該是生育過不止一個,或者兩個三個也不一定,但不幸流產或夭亡,只留下或存活一子,也未可知。再說,賈敬也是極孝順的。他雖不戀紅塵,常年養靜仙修。可是過節祭宗祠時,還是要回家,敬祖宗,給嬸子賈母磕頭的,該盡孝道的,一點不差。
情癡情種
賈敬有一個女兒叫惜春,賈赦有一個女兒叫迎春,賈政有兩個女兒元春和探春。賈府四春,
元迎探惜,賈敬的女兒最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他的親女兒比他的親孫子賈蓉還小。但是惜春是賈敬妻子所生,是嫡出;而迎春是賈赦跟前人生的,是庶出;探春是賈政跟趙姨娘生的,是庶出。
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賈赦、賈政都已經把感情的重心移到妻子之外別的女人身上了,而比他們都大的賈敬還是一門心思繼續愛著原配妻子。
賈敬跟妻子感情那么好,不說是舉案齊眉,至少也是相敬如賓。這個時候,我就覺著賈敬的死,是去赴亡妻之約,足以擔當得起“賓天”這么個尊稱了。這一點上,賈敬跟順治真的很像,真是戀戀不舍,又追到天上去,死了也要愛,還要繼續在一起,永不分離。
賈敬暴卒,很突然,當時賈母等人因老太妃薨逝正在外隨祭呢。賈母趕回來,未得歇息,就過寧府這邊來了。先是見了珍、蓉等,賈母“痛哭不已”;后見了尤氏婆媳,又相持“大痛一場”;再后是賈珍“再三求賈母回家,王夫人等亦再三相勸”,賈母不得已,方回來了。夜里就病了,一連數日,及至賈敬送殯之期,賈母猶未大愈,未能前往送別。由此不難看出賈母對這個侄兒賈敬的感情是很深的。
賈敬作為侄兒、又是族長,對賈母這個嬸子敬重、孝敬是沒說的,此外有四點,是賈母看重賈敬的。一是賈敬是賈家同輩兄弟姊妹中最上進、學習最好的一個,第一個考中進士,是賈母生前看到唯一的一個中過進士的子孫。二是賈敬是用情最專一、最癡情的一個。
賈母曾說過,“小孩子年輕,保不住嘴饞。世人打小這么過來的”。賈家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服侍的。”探春說過“那幾年老太太屋里的幾位老姨奶奶”的話,從中可知榮國公賈代善也有幾房小妾。及至賈赦、賈政、賈珍、賈珠、賈璉都是這樣,唯獨賈敬沒有,只娶且只愛過賈珍和惜春生母一人,是難得的情癡情種,怎不叫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三是賈敬對子女比較寬容,并不嚴厲,有慈父之風。不像他父親寧國公打他,與賈赦打賈璉、賈政打賈寶玉也不一樣,與他兒子賈珍叫人大口啐賈蓉也不一樣,比較文明不野蠻,講理而不動粗。四是賈敬有一點跟他叔叔榮國公很像,就是好養靜。賈敬跑到都中城外玄真觀去養靜,榮國公則選擇自家的梨香院作為其養靜之所。以上,就是榮國公和賈母為什么一向比較喜歡賈敬的原因。
賈敬是賈門第一個進士,襲了官,還是族長,那還不風光得意?可是他的內心壓力卻很大,比賈赦、賈政要大。賈敬的哥哥賈敷八九歲上死了,寧府一門的香火都在賈敬一人身上。寧府這邊只有賈敬早年生的一子(賈珍)時,榮府那邊賈赦有了不止一子(璉二爺),還有一女(迎春),賈政有了兩子兩女(賈珠、元春、寶玉、探春)。而且人家還在進行時(賈赦后來又生賈琮,賈政后來又添賈環),賈敬夫妻能不著急嗎?兒子不長進,自己年齡又大,生育能力也一般,但因為感情好,責任心重,兩口子是拼了老命也要為寧府添丁增口作貢獻,這才高齡懷孕,比他們兒媳婦懷孕還晚,該多難為情,加上又難產,生下來可惜是個女孩,即惜春,把妻子“犧牲”了,你說賈敬能不傷心嗎?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有苦難言。
賴嬤嬤說過,東府里珍哥兒的爺爺,就是賈敬的爸爸,“那才是火上澆油的性子,說聲惱了,什么兒子,竟是審賊!”想必賈敬在寧國公(行伍出身)手里挨過不少打,吃過不少苦。他和父親走了兩個極端,一個管得太嚴,一個放得太寬。賈敬全身而退,早早騰地方,讓賢給賈珍,寄希望于兒子當家能學出好來,有個當家人的樣兒。可惜,賈敬撒手不管,那賈珍便著三不著兩,“只一味高樂不已,把寧國府竟翻了過來,也沒有人敢來管他”,更鬧出許多不堪的事。賈敬只能折了胳膊往袖子里藏,還能說什么呢?賈珍還是怕父親的,賈敬是能管而沒有管,放任不管。所以寧府之亂、賈府之敗,他難辭其咎。
養小叔子?
焦大醉罵,抖出寧府兩大花邊丑聞,即“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爬灰就是賈珍跟兒媳婦秦氏,這一點沒什么疑問。
但是養小叔子的說法不一,有賈珍跟賈薔之母偷情而私生賈薔(賈珍為避嫌,讓賈薔分房另過)一說,也有秦氏與賈薔曖昧惹人猜忌一說,還有就是賈敬妻子跟小叔子偷情私生惜春一說。
這一說的所謂依據是,惜春是賈珍的胞妹,而不提賈敬的女兒,認為賈珍與惜春是同母異父姊妹(書中只有同父異母的如寶玉與探春、賈璉與迎春;既不同父又不同母的如尤氏三姐妹,還有秦氏與秦鐘,他們屬于養姐弟關系;未見同母異父姊妹的情形)。這件事讓賈敬蒙受羞辱,這才發生家庭變故,賈敬妻子自殺,賈敬離家躲到道觀。所以,賈敬跟惜春一點不親,賈敬不看惜春,賈敬死了,惜春也不露面。
這個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惜春生母懷她生她的時候,她哥哥賈珍已經娶妻生子。在寧府,只有賈珍對別人下手,哪能允許別人對他母親下手或者她母親紅杏出墻?這是當時環境所不允許的。寧府下人是愛議論的,不然粗人焦大怎么知道,他也不可能看到,只能是聽說。秦氏死了,人們無不納罕。可賈敬死了,關于他妻子的事一個字也沒說,說明就沒有。
后來,惜春也自證清白。惜春跟尤氏說:“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么教你們帶累壞了我!”連尤氏也說惜春“是千金萬金的小姐”。若惜春真是私生女,尤氏怎能不知,那種情況下話趕話,完全可能帶出來,結果卻被惜春氣走了。你看迎春的懦弱,還不是因為是庶出。探春要強的背后還是自卑,也是因為庶出。只有惜春是使性子,因為她是嫡出,賈敬的親女兒,是賈珍的親妹子,有這個資本,所以尤氏才惹不起。
那對干凈的石獅子
叫我看來,賈敬跟惜春雖然沒有在一起生活,但他們的性格極像,一樣的怪癖,活脫一個模子摳出來的,因為有一樣的血脈,一樣的基因。父親在他們身上都影響很大,父愛對賈敬來說是太硬了,不是打就是罵;父愛對惜春來說是太遠了,從來不聞不問。賈敬是一頭扎進玄真觀不回家,惜春是長年累月跟著榮府這邊姊妹在一起,也不回家。
柳湘蓮說“東府里,除了那兩個石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賈敬和惜春都躲到外邊,潔身自好,他們就是那對干凈的石獅子,都是置身事外又鐵石心腸。
父女倆說話口氣也一樣,把“我”和“你們”的界限分得很清。賈敬跟賈珍說:“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愿意往你們那樣是非場中去鬧去。”惜春跟尤氏說:“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父女倆都有宗教緣,賈敬半路好道,惜春后來遁入佛門。賈敬死了,道士們都說他“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脫去皮囊,自了去也。”惜春也用古人的話來表明自己的心跡:“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
陰鷙問題
賈瑞至死也不會明白,自己只是參加了一次遠親大伯賈敬名義上的壽宴,就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這個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生與死不過是一念之間。賈瑞對鳳姐是一念之間動了淫心,鳳姐對賈瑞也是一念之間起了殺心。
賈敬的生日過后,接著就是賈瑞之死、秦氏之死。生死是對比。賈瑞之死與秦氏之死也是對比,一個死得不值,一個死后哀榮。秦氏之死跟與幾十回后拋物線式的賈敬之死,遙遙相對。叫世人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
一個是兒媳婦,一個老父親,在賈珍那里,前后有很大差別;兒媳婦死了,賈珍哭得淚人一般,如喪考妣;等到老父親死了,賈珍雖也號喪,可更像是演戲,抽空還要偷雞摸狗。秦氏之喪不過民間行為,卻辦得那么隆重奢華;賈敬之喪是欽定活動,皇帝下旨讓辦,結果卻辦得稀松平常,十分草率。當然,還有另一個對比,秦氏喪禮,是賈珍的主場;到了賈敬喪禮,便是尤氏的大拿。截然相反的兩種公公與兒媳的關系。此外,也是尤氏與鳳姐理家能力的遙遙相對。
皇帝念彼祖父之功,追賜賈敬五品之職。
說來好笑,賈敬進士出身,也襲過官。后來不做了,讓兒子賈珍襲了,襲的是三品爵威烈將軍。
想當初賈敬襲官估計也不會低于三品吧,人家三品都不要,死了誰稀罕你再追賜五品之職?再說,兒子三品,老子才五品,跟侄子賈璉、孫子賈蓉一樣,都是五品。不過賈政不一樣,自己在部里深耕那么多年,才熬到員外郎,只是從五品,倒是給賈雨村瞎張羅,一上手就輕輕給人家謀了個應天府尹,這個實缺可比員外郎重要多了。
看看冷子興演說政老爺一節:“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令其入部習學,如今現已升了員外郎了。”
看見沒,皇上多么不曉事,他的一顆好心,生生地把賈政科甲的道直接封死了,本來可以靠實力,結果弄成了關系戶、走后門。不是科甲出身,被人瞧不起,所以賈政的官一直升不上去。
《紅樓夢》中有三個人直接涉及到陰鷙問題。
一個是鳳姐,她揚言不信什么陰司報應,做了很多壞事,但她還是做了一件積陰鷙的好事,就是幫了劉姥姥,所以福報給了女兒巧姐,遇難成祥。
一個是李紈,她的命運曲提到“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須要就說明沒有。所以,賈蘭雖然中了武舉,建立軍功,但還是殞命疆場,這是也是果報。叫你拿出錢來救人,你吝嗇舍不得,閻王爺就給你記了一筆,最后就應在你兒子身上。
賈敬具體做過什么好事不清楚,但也沒有直接做過什么壞事缺德事。至于他不管家,任由兒子胡來,也是有說不出的苦衷,但他跟兒子孫子說要把他寫的《陰鷙文》刻印出來散發,也算功德。惜春在賈府被抄的情況下,可以全身而退,得到佛祖的庇護和救贖,這難道不是福報嗎?
完 · 結
紅樓夢研究
有閑|來|呷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