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十個猶太人
吳國發
2025年1月18日
內容提要:本文先介紹猶太人在科學技術和其他領域的成就,再介紹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十位猶太人:馬克思,愛因斯坦,羅斯柴爾德,托洛茨基,李嘉圖,洪·卡門,奧本海默,畢加索,維特根斯坦,基辛格。
關鍵詞:猶太人 馬克思愛因斯坦 羅斯柴爾德 奧本海默 基辛格
猶太人在科學技術和其他領域的成就
全世界猶太人的總數約1600萬,占全世界人口的0.2%。
但是,他們掌握了全球30%的財富?,諾貝爾獎獲得者中近23%。截至2017年,猶太人獲得了203個諾貝爾獎,占所有902個諾貝爾獎的22.5%。?
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在不同學科領域有所不同。在化學獎中,猶太人獲得了20%的獎項;在物理獎中,猶太人獲得了25%的獎項;在生理與醫學獎中,猶太人獲得了27%的獎項;在經濟學獎中,猶太人獲得了41%的獎項。
此外,猶太人在其他頂級國際科學獎項中也表現突出。例如,猶太人獲得了38%的美國國家科學獎,27%的菲爾茲獎(數學獎),38%的沃爾夫獎(數學獎),27%的圖靈獎(計算機獎),42%的諾依曼獎(計算機獎),37%的香農獎(自動化技術獎)。
此外,猶太人獲得35%的普利策獎(新聞),35%的奧斯卡獎(電影);福布斯富豪榜前40有18個都是猶太人;美國名牌大學教授40%是猶太人;美國70%以上的主流媒體都是猶太人掌控。
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十位猶太人是:馬克思,愛因斯坦,羅斯柴爾德,托洛茨基,李嘉圖,洪·卡門,奧本海默,畢加索,維特根斯坦,基辛格。
此外,非常著名的猶太人還有:卓別林(查理·卓別林),最杰出的喜劇演員;莫扎特(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古典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瑪麗蓮·夢露(本名諾瑪·簡·莫泰森),最美麗的演員;索羅斯(喬治·索羅斯),著名投資家;布林肯(安東尼·布林肯),拜登政 府 的國務卿;等等。
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十位猶太人
一,卡爾·馬克思
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英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出生于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父親和母親都是猶太人。卡爾·馬克思先后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841年,在耶拿(Jena)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馬克思夫人燕妮·馬克思(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誕生于特利爾一個名門望族。
卡爾·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 級 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 階 級 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馬克思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理論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 黨 宣言》等。
1848年,《共 產 黨 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與恩格斯創立的哲學思想被稱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猶太裔物理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3年,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
1905年,愛因斯坦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并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那時,愛因斯坦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用業余時間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
1933年,愛因斯坦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他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
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幫助對抗納粹,他曾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研制原子彈計劃)的啟動。二戰后,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使用核武器,并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愛因斯坦是繼艾薩克·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三,梅耶·羅斯柴爾德
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1744年2月23日—1812年9月19日),原名梅耶·阿姆斯洛·鮑爾(Mayer Amschel Bauer),誕生于德國法蘭克福。他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國際金融之父,歐洲銀行巨擘。他創建了全球第一家跨國公司,首創國際金融業務。
1760年,梅耶·阿姆斯洛·鮑爾繼承父業。他將自己的姓由鮑爾(Bauer)改為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其德文意義為“紅色盾徽”。
梅耶·羅斯柴爾德建立了金融公司(金融機構的一種,但與一般商業銀行或儲蓄機構不同)。他將五個兒子派往五個重要歐洲城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他們在這五個城市建立了銀行。
這樣,梅耶·羅斯柴爾德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銀行集團和龐大的國際金融網絡。
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總資產有多少?我國學者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中估計有50萬億美元。
四,列夫·托洛茨基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俄語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英語LevDavydovich Trotsky,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1日),原名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生于烏克蘭赫爾松地區揚諾夫卡村;蘇聯 無產 階 級 革命家,政治家, 軍 事 家,理論家。他是蘇聯紅軍的締造者之一。
十月革命時,托洛茨基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 中 央 政 治 局 委員、彼得格勒蘇維埃 主 席 ;十月革命后,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任外交人民委員(部長);1918年3月-1925年1月,任蘇聯革命軍 事 委員會 主 席 ;1919年至1926年,任俄共/聯共(布) 中 央 政 治 局 委員。
由于托洛茨基反對斯大林的無產 階 級 革命路線,1926年10月,聯共(布) 中 央 全會決定撤銷他的 中 央 政 治 局 委員職務;1927年11月,被開除出黨;1929年1月,被驅逐出蘇聯。1938年,托洛茨基組建第四國際;1940年8月,在墨西哥的寓所遭 暗 殺。
五,大衛·李嘉圖
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年4月18日一1823年9月11日),父親為證券交易所經紀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
大衛·李嘉圖12歲到荷蘭商業學校學習,14歲隨父從事證券交易,21歲(1793年)獨立開展證券交易活動,25歲時擁有200萬英鎊財產;隨后鉆研數學、物理學。他1799年認真研讀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此后開始研究經濟問題。
李嘉圖于1817年發表其經濟學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9年選為上議院議員。
李嘉圖繼承并發展了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他認為限制 政 府 的活動范圍、減輕稅收負擔是增長經濟的最好辦法。
六,西奧多·洪·卡門
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6日),原名Szol-loskislakiKármán Tódor;出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航天工程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西奧多·馮·卡門于1902年從布達佩斯皇家約瑟夫技術大學畢業,1908年獲得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1913年擔任亞琛工業大學航空學院院長。
馮·卡門1930年移居美國,擔任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航空實驗室主任;1936年加入美國籍;1943年兼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1944年擔任陸軍航空隊科學顧問組組長;1945年初夏受命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空軍顧問團赴德國考察納粹德國秘密研究火箭技術的情況。
西奧多·馮·卡門在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是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開創者。
西奧多·馮·卡門一生培養了包括錢學森、郭永懷等中國科學家在內的諸多學術人才。根據2023年9月數學譜系項目網站數據,西奧多·馮·卡門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指導培養了38名杰出學生。
七,羅伯特·奧本海默
羅伯特·奧本海默,全名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曼哈頓計劃(原子彈研制計劃)的領導者。
羅伯特·奧本海默的父親朱利葉斯·塞利格曼·奧本海默(Julius SeligmannOppenheimer)是德籍猶太人,從小就移民到美國。
羅伯特·奧本海默于1925年從哈佛大學提前畢業,同年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學習;1926年轉到德國學習;1927年獲得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1929年回到美國,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
1942年,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首席科學家。1943年,他主持創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國家試驗室并擔任主任;1945年二戰后進加州理工學院執教;1947年至1966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1967年2月18日,因喉癌去世。
羅伯特·奧本海默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學,包括量子力學和核物理學方面的研究與領導工作。他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譽為人類的“原子彈之父”。
八,巴勃羅·畢加索
巴勃羅·畢加索(西班牙語/英語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出生于西班牙的馬拉加;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 產 黨 黨員;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
巴勃羅·畢加索的母親是意大利猶太裔,父親是西班牙人。按照猶太人的習慣,母親是猶太人,其子女也是猶太人。因此,畢加索是猶太人。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他的代表畫作是《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和平鴿》等。
1897年,畢加索赴首都馬德里的普拉多藝術館進修;1900年,前往巴黎工作并生活。1907年,畢加索的畫作《亞維農少女》完成,這是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1937年,畢加索創作大幅畫作《格爾尼卡》,以納粹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濫殺無辜的事件為背景創作而成,抨擊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1949年他的作品《和平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1973年,畢加索在法國去世,享年91歲。
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九,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Ludwig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省,逝世于英國劍橋郡;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奧地利著名鋼鐵工業企業家;西方現代哲學家。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有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于納粹吞并奧地利后轉入英國籍。
1929年,維特根斯坦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通過了由伯特蘭·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后,留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教授哲學,并于1939年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
1947年,維特根斯坦認為“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從劍橋大學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
維特根斯坦終身未婚?。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維特根斯坦與世長辭。他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告訴他們,我已經有過非常精彩的人生”。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文化與價值》、《心理學哲學評論》、《論確實性》等。
維特根斯坦在現代西方哲學界獨樹一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他不僅對邏輯經驗主義哲學、日常語言哲學的發展,而且對哲學方法論,邏輯學(尤其是數理邏輯)的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英國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偉大思想》1979年卷和1980年卷把維特根斯坦列為二十世紀哲學五項重大成果的代表之一。
十,亨利·基辛格
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2023年11月29日),出生于德國菲爾特市,猶太人后裔;美國國務卿,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政治家,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
亨利·基辛格1938年移居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的國籍;1943年至1946年在美國陸軍服役;1947年9月進入哈佛大學政治系學習,相繼獲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1951年至1969年在哈佛大學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基辛格于1969年至1975年任尼克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73年至1977年,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總統任內擔任國務卿。此后,他在喬治敦大學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國廣播公司顧問、大通曼哈頓銀行國際咨詢委員會主 席 等職。1982年開辦基辛格“國際咨詢”公司并擔任董事長。
亨利·基辛格是美國-中國協會兩主 席 之一。他任美國外交協會 主 席 約20年,是外交協會的主宰者。
基辛格于197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77年,美國總統杰拉爾德·福特授予基辛格“總統自由勛章”,并稱贊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基辛格與周恩來攜手促成1972年尼克松總統對中國的“破冰之旅”,實現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為美中關系正常化做出了貢獻。此后,基辛格訪問中國逾百次,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但是,基辛格在思想上把中國當作敵對國家,并且干了不少傷害中國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