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創(chuàng)新發(fā)展
——寧紹兩地共同推進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姚江大閘
2025年1月15-16日,寧紹兩地有關運河研究單位組織聯(lián)合舉辦的“浙東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推進會”在寧波姚江大閘召開,參加會議的有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院長沈福軒、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浙東運河研究分中心主任、紹興市鑒湖研究會名譽會長邱志榮,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丁興根,中心副主任黃劍、陳建木;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浙東運河研究分中心主任、寧波市水文化研究會會長沈季民,副秘書長彭東航,《寧波水文化》常務副主編何良京、編輯部主任潘旭光、責任編輯夏萍兒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會議邀請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譚徐明教授、李云鵬秘書長到會指導。
沈福軒院長介紹了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和2025年工作思路要求,對浙東運河研究分中心組織機構和開展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同時也表示將集研究院優(yōu)勢,盡力支持分中心工作。譚徐明、李云鵬作了專題業(yè)務輔導。
寧波望京門遺址公園
邱志榮、孫季民分別代表紹興和寧波作了交流發(fā)言,并就新的一年兩地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建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積極推進寧紹運河文化及水系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提出思路和建議,與會人員形成了共識:
一是要充分發(fā)揮研究中心優(yōu)勢。借助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浙東運河研究分中心成立契機,要求真務實,營造氛圍,加大宣傳,積極爭取兩地政府重視支持,突出重點,積極努力,有所作為。
二是要有序開展寧紹結合部運河資源調查。寧紹兩地交界段運河涉及鄉(xiāng)鎮(zhèn)較多,歷史上水系復雜多變,水工程類型多樣,文化深厚,由于歷史發(fā)展、區(qū)域變遷,確實存在著保護、傳承、利用上的難點。2025年要盡快啟動交界段運河的調查,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有預見性針對性地提出綜合管理、改善生態(tài)、文旅融合、發(fā)展經濟等方面的資政意見。
三是要積聚優(yōu)勢加強合作。兩地要積極開展運河文化的保護利用、價值轉化、共同開發(fā)等多方面的合作,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贏。要樹立“統(tǒng)籌”理念,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拓寬研究領域,探索跨區(qū)域文化、生態(tài)、旅游項目的合作,打造浙東運河的文化新高地。要做深、做好“利用”這篇文章,使人民的運河更好地惠及人民。
期間,與會人員還參觀考察了寧波望京門遺址公園;專程赴上虞驛亭鎮(zhèn)開展調研,并召開座談會,驛亭鎮(zhèn)主要領導參加共商。會議重點圍繞如何按照上級規(guī)劃要求,結合本地特色資源和實際,創(chuàng)新性做好虞余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作了交流探討。
寧波望京門遺址公園考察組留念
與會代表還實地踏看了位于上虞和余姚交界的長壩閘。
驛亭長壩閘考察組留念
驛亭長壩風光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程雪婷
審核:戴秀麗
總期:第82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