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篇關于美國TikTok用戶,一窩蜂涌進小紅書,管自己叫美國抖音難民。
今天長安街知事這個隸屬于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的公眾號,放出了一個驚人論調:
對賬一開,濾鏡碎了。
啥叫對賬?
開頭是生活成本的對比:美國人月均稅前收入5,800美元,到手才3,400,交完房貸、水電、各種稅費,還剩一千多塊美刀可以勉強存活。
中國人這邊,有人舉例說只用打一份工,就能過上一個雖不奢侈但也還算舒坦的小日子。
對賬一夜,濾鏡碎了,那邊,美國網友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我都被美國媒體騙慘了!
再來是醫療賬本。美國宣揚了多少年的免費醫療,其實是一把內里高燒的溫柔刀,不保險分分鐘傾家蕩產。
反觀咱們醫保、報銷、甚至還有低保救助,就好像買了個拼單價的護身符,平時不顯山露水,真要住院一趟,心里踏實。
更何況,領導干部的醫保更好。
還有教育賬單。對方一聽咱們本科四年每年學費才幾千塊錢、還有無息助學貸款,整個人就呆住了:你們不會有人因為交不起學費而失學?
是啊,有人如實回答:拿不出學費的,有各種政策兜底,真不至于讀不起大學。
只是不一定考的上,考上了也不一定能就業。
美國網友又是一通咂舌,美國學貸利息高得嚇死人,學生背上幾萬刀的貸款,一畢業就變成負資產。
說到底,這場跨海大對賬,讓兩國網友都刷掉了各自的濾鏡,也戳破了那些歲月里的神話。
咱們中國過去常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其實很多美國普通老百姓,一樣在為生計焦頭爛額,過得也不一定比咱有多好。
有人甚至調侃:這賬要是再對得深一些,美國人民估計會忍不住革命了。
可既然咱們中國有能力、有自信擺出這么一份真實賬本,為啥還要立個墻,把自己緊緊關在里面?
要知道,這世道是見光才有真相嘛。
咱們的真實生活與笑與淚,終究得敞敞亮亮地讓人看見。
就像歌里唱的,大河向東流,開放的洪流是擋不住的,也沒必要去擋——因為擋不住又何必非要去擋呢?
人家特朗普要是真想來小紅書嘮嗑,咱們也沒什么見不得人的,頂多勸他先下載個翻譯軟件,對著鏡頭一頓搗鼓,咱們還能給他點贊呢。
說到這兒,有人質疑:我們把墻推倒了,人家會不會文化入侵???讓他們看了咱們的生活,是不是會挑毛病?會不會給我們帶來什么不良影響?
這怕的又是什么?難道現在沒墻,洋人就不會挑咱們毛病啦?互聯網上形形色色的聲音早就此起彼伏。
你有你的評價,我有我的說明: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經得起看,更經得起說。
畢竟咱們國家的發展,已經從能站穩腳跟進階到要走向世界前列。家里藏著掖著,像模像樣地搭個屏障,不讓別人瞅見——
這種做法,在過往歷史時段或許有過用處,但如今我們實力擺在那兒,經濟硬氣,醫療靠譜,教育門檻不高,年輕人能找工作賺工資,誰還怕誰來參觀?
走過去二三十年,中國像個悶聲發大財的大力士,外界不少人不清楚咱們的硬實力,只能編故事,或者把小毛病放大,看著咱們全是妖魔鬼怪。
既然要走出去與世界對話,咱們就要大大方方敞開門窗,給他們看看:美好的煙火與鄉愁,熱氣騰騰的市井生活,也就此消弭隔閡和偏見。
你說讓世界感受到中國震撼,
咱們能不能把這震撼收起來捂著?
這是塊金子,還能在燈下蒙塵?
開什么玩笑,必須自信啊。
從東邊的日出到西邊的落日,萬里神州多少顆自信的心。
對賬一夜,撥云見日,越看越覺得我們好。
這一切不正說明,我們大可以擺脫對外國思想入侵的恐慌嗎?
就像一個壯年漢子,能打能扛,家里糧倉豐盈,怕啥?還真需要一直關門閉戶、深居簡出嗎?
打個比方:兩千多年前修了萬里長城,那是因為戰火紛飛的年代,未必有錯。
可如今互聯網時代的長城,如果成了阻礙世界看中國的圍墻,是不是就該與時俱進、適度拆些隔擋?
不然海那頭的人,只能透過小縫隙張望中國,這里則偶爾給他們捎去只言片語,零星以訛傳訛。
等到真對上一回賬——哎喲,就像全體美國網友齊刷刷跟個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似的。
咱們能贏麻了,不就是該自信地站出來,
讓全世界看得明明白白嘛?
中國已經夠強了,也自信了,那干嘛還筑那堵高墻呢?是時候推開門窗,讓世界看看我們真正的力量,感受中國真正的好。
問題來了:
既然咱們中國不比人家差,甚至很多方面還更勝一籌,
為啥非要修堵墻、關門過日子?
讓外面那些人只隔著縫兒瞧見一點點,還偏偏被各種偏見給帶偏了呢?
如今中國早就有實力也有底氣,就該讓世界堂堂正正地看到咱們的真實模樣。再說了,咱要走向全球,需要全球對咱有正確的認知,那墻若堵著人家不讓進,自己也出不去啊。
有人擔心:放開了網絡,會不會出現什么文化入侵?好嘛,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一堵墻真能把什么都攔住嗎?
人家美國網友都擠破頭來小紅書了,你這邊還以為能安安靜靜躲在角落?
怕只怕,自己不好好說話,讓別人瞎嚼舌根,編出一摞摞陰謀論,誤導更多人。
要是我們真想贏麻了,那就別吝嗇,
讓他們瞧個夠。
我們的城市繁華、鄉村小康,醫療有保障,教育不高價,工作也有前景。
敢情人家一過來,對比一看,才知道好家伙!原來中國這么硬氣!這樣一來,他們自帶濾鏡一夜破碎,從此對中國刮目相看。所謂大國自信,就是要坦蕩,誰怕誰???
在這個信息互通的年代,碰撞才會激發真正的認知。我們完全沒必要把自己堵起來,悶聲發大財的時代已經過去,敲鑼打鼓、邀友人來觀光的時代正在到來。
敞開互聯網之門,不僅是給外國網友一個平臺,更是給我們自己一條全球化的通道。只有這樣,咱們的聲音才能真實地抵達海外,讓全世界都聽得到、看得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國,確實不一樣了。
能贏麻的底氣,說到底是實力說話。
如果真覺得我們比美國強,
那就讓我們都出去世界走兩步。
與其讓他們隔著墻縫兒瞧見個殘影,不如大大方方把簾子掀開,一起談笑風生,對賬對到最后,這面紅旗更加耀眼。畢竟,陽光底下,才最能照見真香二字。
所以啊,墻這個事兒,能不能放一放?讓TikTok難民們繼續在我們的社交平臺漂流,讓更多無論哪國的網友,都能和我們掏心窩子對對賬,聊聊家長里短,難道不是更好的事嗎?
大國自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底氣。當你真有實力,就不怕看客多。一堵墻,關得住外人的腳步,可關不住世界的好奇心,也關不住我們迎接世界的愿望。
與其布下高墻,不如給他們找個舒服的客房,擺上熱氣騰騰的茶水,打開窗戶讓陽光照進來,春風拂面,才是那最好的氣象。畢竟,只有開放的胸懷,才能讓世界聽到中國的心跳。
你越遮遮掩掩,外人越胡猜亂想;
你越堂堂正正,外人越敬畏。
大國自信,就不怕看客多啊。
文/李宇琛
2025年1月17 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