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屠龍俠912
編輯 / 若風、Pel
“角色對表達的追求與角色之間的關系性,是這個樂隊故事的核心。”
剛剛開播的《BanG Dream! Ave Mujica/頌樂人偶》,是今年1月最受國內動畫觀眾期待的新番之一。而它的前作《BanG Dream! It's MyGO!!!!!/迷途之子》在開播前的境遇卻迥然不同。
2023年的夏天,在《咒術回戰》第2季、《死神 千年血戰篇》第2季、新版《浪客劍心》等大牌IP的包圍下,MyGO!!!!!動畫伴隨著《春日影》異軍突起,一躍成為了當季的新番黑馬。
盡管當時的“BanG Dream!”(日語讀法“バンドリ”)是個已有八年歷史的IP,但對國內外不少觀眾來說,這個只是高中少女玩樂器的系列沒有顯得多特殊。不過《BanG Dream! It's MyGO!!!!!》這部新作,雖說是建立在系列既有的世界觀上,其實基本是一個完全由新角色構成的原創故事。
得益于其原創性帶來的低門檻,這部作品立刻在中國找到了它的受眾。不管是看似歇斯底里的角色截圖,還是充滿“挺力”和“重力”(指表現出關系糾葛或情感沉重的對白)的臺詞接龍,都在國內高度發達的網絡社區中如魚得水,呈現病毒式傳播。而被吸引來的許多觀眾們,又會為這部作品對當代青春的細膩詮釋所折服,成為黏性更高的粉絲。
MyGO!!!!!動畫第11話的對白
加上作品官方在嗶哩嗶哩上的快速響應和積極運營,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一番獨特的景象:明明是主要面向日本年輕人創作的作品,在中國卻收獲了遠超本土的熱度。這股熱度甚至讓BanG Dream!版權方Bushiroad的社長木谷高明表示,要將來自中國的收入期望提升至海外總收入的一半。
對待從2023年延續至今的“還在GO還在GO”時,會有人認為MyGO!!!!!動畫的爆火,是源自其對系列前作乃至整個音樂動畫類型的反叛,也是實力和運氣綜合疊加帶來的意外成就。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結合整個BanG Dream!的發展軌跡來看,會發現MyGO!!!!!動畫的誕生并非天降之物,而是靠著此前八年的摸索和挑戰所積累出來的一個巔峰。
MyGO_AveMujica的B站賬號,截止1月15日已收獲近64萬粉絲和1.4億播放
《It's MyGO!!!!!》的續集《Ave Mujica》,則可以視作這個巔峰的延長線。借《Ave Mujica》的開播,我們不妨也來快速回顧一下,究竟是怎樣的積累和創新,造就了這個系列在內容創作上的空前成功。
01
BanG Dream!的起源與Bushiroad
通過Ave Mujica動畫第一次接觸這個IP的新觀眾,可能還在對“BanG Dream!”這個標題前綴感到奇怪。盡管“BanG Dream!”從中文片名“頌樂人偶”和英語片名“Ave Mujica - The Die is Cast -”中被抹去,但這不影響Ave Mujica屬于BanG Dream!宇宙的基本事實。
簡而言之,BanG Dream!是一個由動畫、游戲、漫畫、小說、舞臺劇等各類內容構成的“media-mix”跨媒介企劃,特征是虛構作品里的角色樂隊與真實世界中的聲優樂隊相對應,也就是國內俗稱的“2.5次元企劃”之一。
一手創造了BanG Dream!的集團企業Bushiroad(ブシロード),則在開發跨媒介企劃上經驗豐富。創始人及社長木谷高明在于2007年成立Bushiroad前,就已在嘗試開發以動畫為主軸的跨媒介企劃“熱風海陸武士道”。如今的 Bushiroad已是由多種業務組成的中型企業集團,下屬以《黑白雙翼》《卡片戰斗先導者》等聞名的TCG部門,以“新日本職業摔角”為核心的體育組織,和以三森鈴子為代表的聲優事務所“響” 等。
對國內觀眾來說,最熟悉的應該就是Bushiroad主導的“偵探歌劇 少女福爾摩斯”和參與的“LoveLive!”。這兩個IP相繼在2010年代前期取得成功,讓木谷堅定了進一步深耕跨媒介企劃的信心。
在這一背景下,創始人及木谷高明從同事處得知,集團旗下聲優事務所“響”所屬的聲優愛美在“偶像大師”演唱會“M@STERS OF IDOL WORLD!!2014”上,懷抱吉他彈唱了歌曲《流星群》,收獲觀眾的熱烈反響。這件事或許讓木谷意識到了聲優本人像角色一樣演奏樂器帶來的吸引力。
一年后的2015年2月,參演聲優和角色一樣組樂隊的BanG Dream!企劃正式亮相。
02
故事其實始終是一脈相承
BanG Dream!誕生的時候,正值《LoveLive!》《偶像大師》等偶像動畫被視作2.5次元企劃的動畫范式。然而,在BanG Dream!還不為人知的階段,它就已經表現出了不止于“美少女開心玩樂隊”的敘事野心。
在2015年企劃啟動之初,那時出版的小說與連載的漫畫呈現了一套相對沉重的設定:害怕孤獨的主角、去世多年的父母,以及在父輩遺愿的指引下相遇的樂隊成員。與此同時,設定里又存在“忍者”這類不成熟的元素。這樣的設定顯然在氛圍上不適合當時的2.5次元企劃潮流,因而在2015年年底被拋棄。
2015年漫畫《BanG_Dream![星の鼓動]》
從2016年開始,BanG Dream!以一套相對輕松的全新設定重新出發(初期設定中的不少元素,在后來還得到重新利用)。而對此時的BanG Dream!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一邊迎合在當時習慣了偶像故事的消費者,一邊打造出樂隊故事的獨特性。
在MyGO!!!!!動畫播出前,BanG Dream!已經通過一系列動畫作品以及手游、漫畫等建立了自己的樂隊敘事。盡管這些故事和MyGO!!!!!動畫劇情沒有直接聯系,但全部和MyGO!!!!!動畫共享同一世界觀,而且角色行為和創作手法積累的影響都延續到了MyGO!!!!!動畫里。
2017年播出的TV動畫《BanG Dream!》,是對這一挑戰發起的首次沖擊。這一季的故事從戶山香澄尋找能令自己“閃閃發光、心動不已”的東西出發,到山吹沙綾面對家境壓力和樂隊夢想的兩難抉擇,講述了主角樂隊“Poppin'Party”的誕生。
這一季動畫的劇本統籌,是以《電波女&青春男》《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聞名的綾奈由仁子。后來的第2季、第3季直至MyGO!!!!!與Ave Mujica動畫,都由她擔任劇本統籌。然而當時的她對故事的把控,還是存在和角色一樣笨拙的地方——再加上頻繁的作畫崩壞,令不少觀眾沒能對BanG Dream!產生興趣。但從這第1季開始,BanG Dream!的故事就已明確了一點:角色對表達的追求與角色之間的關系性,是這個樂隊故事的核心。
在“高中女生玩愛好”的類型外衣下,“玩樂隊”這一點的獨特性或許就在于,現實中真的有許多高中生在玩樂隊、在試圖通過音樂創作和表演來表達自我。綾奈后來表示,她做過不少對高中生樂隊的調查,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要把樂隊維持下去并非易事。從這一層來看,BanG Dream!因此得以尋找一層處于現實與虛構之間的樂隊生態;而對這種探索的呈現,比單純的造夢或是販賣人設更重要。
除了滿足樂隊題材創造出的故事需求,BanG Dream!在2017年還確定下了另一個重要方向,那就是世界觀敘事在整個企劃中的優先性。
由于動畫第1季的反響不盡人意,續集一時沒了音訊。不過在第1季播出后,手游《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的上線,給這個企劃注入了十足的活力。除了“Poppin'Party”,游戲還帶來了另外四個樂隊的故事——分別是虛構樂隊“Afterglow”“Pastel*Palettes”“Hello, Happy World!”,以及與Poppin'Party一樣由聲優組成同名樂隊的“Roselia”。
手游《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
所有樂隊的成員在當時都設定為東京的花咲川和羽丘這兩所虛構女校的學生,她們的成長與交集大體基于真實的季節與學期變化做推進。每名成員的身世、家人和住址等都構成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雖然整體時間流速遠慢于現實,但發生的事會留下來、并對將來產生影響——例如最初是高二的角色們如今已在上大學,停業的SPACE不會重現,各支樂隊克服困難后角色關系的變化等,這些都是不可逆轉的,而這些點夯實了整個世界觀的基礎。
此外,游戲呈現了更多更具挑戰性的故事,每支樂隊都會遇到自己的困難與危機,而其中最有名的就屬回收了部分初期設定的Roselia的早期故事:性格嚴肅的湊友希那為了登上父親未能登上的舞臺而嘗試組建樂隊,卻因只求表演成果、不顧他人感受而屢次打擊了關愛她的隊友,甚至曾打算拋棄樂隊,而四名隊友也擁有各自的煩惱與缺陷。可以說,Roselia 的誕生之所以讓粉絲們印象深刻,并非這五名少女多么團結友愛,而在于她們如何克服了內心的障礙、接納了自己與他人。
Roselia專輯封面
不過手機游戲中類似視覺小說的表現形式終歸是單調的,難以調動感官或大范圍傳播。而在第1季動畫播出兩年后,第2季的開播打破了這個劣勢,并以第六支樂隊RAISE A SUILEN的成立為背景,實行了另一種后來在MyGO!!!!!時期再度運用的內容模式——以TV動畫作為擴展世界觀的首要載體。
在2019年播出的動畫第2季和2020年播出的第3季中,動畫與游戲的世界觀與時間線得到了統一的延續:第二季設定在第一季一年后,繼承了游戲的故事進度,Poppin'Party的成員們升上了高二,而到第三季則又過了四個月。此外,“大少女樂隊時代”的概念也被應用——簡單來說就是高中女生組樂隊這件事,在這個世界已成為潮流。學生們熱衷于組樂隊、也熱衷于去Livehouse看同學的樂隊,這為系列的持續展開鋪設了自洽性。
也是從第2季開始,柿本廣大開始擔任動畫系列的導演,MyGO!!!!!與Ave Mujica動畫亦由他執導。柿本曾提到,動畫每一季的故事都有一個主題,例如第2季可以是“現有的樂隊全部出場”,而第3季是“登上武道館的故事”。
Poppin'Party和游戲中四支樂隊的成立由于是已經發生過的事,無法在承接游戲時間線的第2季、第3季中重新演繹,但六支樂隊的活動讓主要角色數高達30人的第2季、第3季,成為了熱鬧非凡的超級群像劇。樂隊少女們如何解決內部矛盾、塑造音樂理想,以及各自的軌跡如何與其他樂隊交織,在這兩季動畫中被充分展現。
當然對于新來的觀眾,更重要的是TV動畫從第2季開始交由動畫制作公司“三次元”(サンジゲン)制作。成熟的三渲二技術在保證了觀感接近手繪動畫的同時,讓演出能夠高度符合導演意圖,且不會再出現第1季那樣的作畫崩壞。
03
MyGO!!!!!動畫如何做到系列的集大成
MyGO!!!!!開播之前,BanG Dream!由于疫情等因素經歷了一段低谷期,不過仍在動畫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績。像是被譽為“入坑陷阱”的Q版喜劇泡面番《Garupa☆PICO》,全程都是演唱會的劇場版《FILM LIVE》,重述Roselia早期故事的劇場版《Episode of Roselia》,還有將Poppin'Party的閃耀與心動貫徹到極致的劇場版《Poppin'Dream》等。
不過在這其中,最能夠暗示系列走向MyGO!!!!!與Ave Mujica這個方向的,其實是由兩集短篇動畫構成的《BanG Dream! Morfonication》(モルフォニケーション)。
出于種種原因,BanG Dream!第七支樂隊Morfonica未在TV動畫中登場,轉而得到了這個特別篇作為一種“補償”。在本作中,貴族女校月之森的特招生倉田真白雖然成功組建了樂隊,卻消解不掉內心的自卑與怯懦。她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事物,并被這些幻象所左右。
若是把MyGO!!!!!動畫視作主線TV動畫第3季的續集,那可能在氛圍上確實不太匹配;但如果將其視作《Morfonication》的續集,那其實就顯得順理成章了——更何況月之森這所學校就是在Morfonica的故事中首次出現;豐川祥子也是看了Morfonica的表演后才想到組樂隊的。
在審視了從2017年到2022年的BanG Dream!動畫后,系列第八支樂隊MyGO!!!!!的動畫之所以能達成如此高的水準、造成如此強的沖擊,其實答案呼之欲出了。考慮到可能有觀眾還沒看過《It's MyGO!!!!!》,所以接下來的分析會盡量避免關鍵劇透。
對原因進行歸納的話,首先無疑是在維持對人物性格和關系之強調的同時,進一步追求了敘事上的挑戰、創新。比起以往作品整體追求和氣、默契的基調,本作以標志性的“為什么演奏春日影”為界限,駛入了進一步體現人際摩擦與誤解的領域。
柿本導演認為,動畫團隊“已經通過Poppin'Party把牽絆的主題探究到頭了,要做新作那必然要在前作基礎上更上一層。”那假設真的到了盡頭,又該如何實現突破?“既然如此就挑戰不同的主題吧。抱著‘Poppin'Party的故事就是我們關于牽絆主題的最高杰作'的想法,我們讓MyGo!!!!!的故事作為‘展現樂隊現實感的最高杰作'而出生了。”接到這一方針的綾奈,就干脆在創作中融入了自己在生活中“遭到背叛”時的真情實感。
看完MyGO!!!!!動畫的觀眾還會發現,MyGO!!!!!故事的核心角色不算多,卻說不準誰是絕對主角。而在以往的BanG Dream!動畫中,盡管樂隊全員都被視作主要角色,但敘事重心還是難免落在樂隊的主唱或發起人身上。
這其實也是對系列的群像劇性質的再一次提煉。柿本導演覺得,“與其說主唱是主人公,不如說隨著劇作的展開,誰都會有閃耀的瞬間,誰都有可能成為主人公。現實世界里,也沒有說哪個人就一定是主人公吧。”結合MyGO!!!!!的故事來看,其實就是當誰最有動機推動故事時,這名角色就是那一刻的主角,甚至還會有對應的“反派”。
映射現實的結構使得MyGO!!!!!的故事環環相扣、沒有廢筆。而且得益于綾奈和其他編劇的成熟筆觸,人物性格與互動隨著事件進展發生的變化同樣到位:有許多臺詞都是初見只顯得不違邏輯,細看才知與當時人物的心境有多深的聯系,使本作耐得起反復觀看。
而這種事件的無限蔓延,以及對人物反復造成沖擊的真實性,其實又能歸功于整個IP持續保障世界觀真實性的習慣,這亦可視作動畫之所以成功的第二大原因。
在MyGO!!!!!動畫中,事件會影響世界這一特性被刻意運用的典型,就是第一話開場的CRYCHIC解散事件。由于MyGO!!!!!和Ave Mujica兩支樂隊都源自這次解散的余波,因此這一事件在MyGO!!!!!動畫中被至少三次從不同視角回憶,每次的畫面都有輕微差異,在Ave Mujica動畫中還再度進行了羅生門式的敘述和補全。對單一事件的審視達到如此重要的程度后,自然很難再將這部作品視作傳統的類偶像動畫來看待。
整個IP積累了八年的世界觀,也從細節層面對MyGO!!!!!故事的真實性進行了強化。比如前輩樂隊們會在故事的各個角落出現,在KTV里見到的商業出道樂隊會隨時間改變,乃至將MyGO!!!!!動畫的所有情節按照日期排序也并非不可能。
MyGO!!!!!動畫第1話對前輩的暗示
MyGO!!!!!動畫故事時間線(節選),原帖: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910363/
而MyGO!!!!!動畫的第三個成功因素,同時也是最具傳播力的,就是確實地塑造了音樂和樂隊元素在故事中的必要性。
音樂既是MyGO!!!!!動畫中角色們表達心聲的方式,又是改變了她們的生活的關鍵。在Livehouse的一場樂隊表演,可能帶來大團圓的喜悅,也可能催生更深刻的裂痕。為什么“大少女樂隊時代”這個聽起來有點荒謬的概念能在這部以現實性為目標的作品中被延續,正是因為音樂和樂隊的存在,完全是有理由的。
在系列動畫中多次負責音樂分鏡的梅津朋美就表示,MyGO!!!!!動畫的Live(演唱會)場景“與以往的Live部分完全不同。以前主要是得讓一首歌不感覺枯燥,而MyGO!!!!!的Live則需要展現戲劇。”
以最知名的第7話和第10話為例,這兩話幾乎濃縮了整部作品的特質。第7話全程在Livehouse中的真實時間流逝和紀錄片式的固定機位、第10話的詩朗誦蒙太奇,代表了演出上的野心。角色間的松散聯系與關系狀態的變化,反映了對真實關系性的描繪。
而《春日影》和《詩超絆》兩首歌在結尾帶來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則印證了音樂如何在這個世界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角色們如何通過音樂來確定真實的自我。甚至可以說,這就是為什么當《春日影》成了網絡迷因的傳播點,也不會損害MyGO!!!!!向觀眾傳達的訊息,反而利于實現從路人到粉絲的轉化。
04
演唱會“為什么不演奏春日影”
MyGO!!!!!動畫固然收獲了大量粉絲,但BanG Dream!作為一個跨媒介企劃,如何維系這些粉絲或許是更難的一環。除了前文提到的手游,以線下演唱會為核心的聲優活動部分,同樣是“2.5次元”的靈魂所在。這方面看似與動畫關系不大,但其實遵循的理念是相近的。
手游和動畫創造出來的世界觀,自然在演唱會上要繼續維系。在每一場BanG Dream!演唱會上,無論是哪個樂隊的,“角色扮演”都是必須體驗的一環。在“安可”(返場)部分之前,聲優們不介紹自己的名字,只以角色名來稱呼,同時在串場環節盡可能按角色的口吻和性格來講話。雖然也會發生聲優在臺上繃不住了的情況,但這種仿佛被角色附身的表演無疑是令觀眾在動畫之外繼續體驗角色魅力的重要途徑。
對于演唱會的布置、選曲,“世界觀”的存在感同樣可以表現得強烈且可信。譬如Roselia的主唱湊友希那想要登上父親未能登上的舞臺,而這個夢想實現后,她決心將代表父親夙愿的《LOUDER》這首歌封印。縱使《LOUDER》作為Roselia最早的歌曲深受粉絲喜愛,但現實中的演唱會也按照手游劇情,2020年之后不再演唱這首歌,只有劇場版《Episode of Roselia》上映后有過一次配合動畫劇情的例外。
如此一來,在粉絲中引起疑問的一些做法,比如MyGO!!!!!為什么從不在演唱會上演唱《春日影》、Ave Mujica為什么要在演唱會上先放映動畫第一話再摘下面具,都能根據動畫劇情得到合理的解釋。
進一步來說,MyGO!!!!!聲優在動畫播出前長達一年的匿名,目的同樣是為了讓粉絲充分認識角色與世界觀。而Ave Mujica動畫明明已在去年春季做完,卻要等到開完第四次專場演唱會后才播的策略,說不定之后也能從動畫中找到獨特的答案。
05
在十周年迎來“史上最狂”?
有粉絲在東京的電車上,看到Ave Mujica動畫的廣告被印上了“史上最狂的樂隊動畫”這一標語。至少綾奈在第一話大膽、高速的故事推進,已經讓粉絲驚呼過去一年多的“假藥”都不堪一擊——看來這個“最狂”是真有底氣的。
在BanG Dream!推出后,Bushiroad又開發了“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D4DJ”“from ARGONAVIS”等跨媒介企劃,雖然都擁有制作精良的動畫,卻均未能達到BanG Dream!這般成功。而今Ave Mujica能否接住MyGO!!!!!的熱度并將其發揚,乃至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也流行起來,無疑是Bushiroad現在最關心的難題。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和頭兩話來看,Ave Mujica動畫的主題與風格變化基本是在預期內的。BanG Dream!的2.5次元樂隊素有興趣樂隊和職業樂隊交替的傳統:Poppin'Party設定上是興趣樂隊、Roselia是職業樂隊,此后的Morfonica與RAISE A SUILEN,以及MyGO!!!!!和Ave Mujica都遵循了這一規律。
因此,Ave Mujica的故事應該會進一步探討更宏大的命題,包括商業壓力對藝術創作、成員關系和心理造成的影響。
截至1月15日(兩集),Ave Mujica在B站總播放已超1500萬(含PV),系列追番人數近150萬
至于作品風格,假如將MyGO!!!!!動畫比作高松燈無修飾、發自內心的“詩”,那Ave Mujica動畫一定就是豐川祥子高度編排的、特定“世界觀”下的舞臺劇。梅津則用了這樣的比喻:“MyGO!!!!!是赤裸的靈魂,Ave Mujica就像包裝精美的禮盒。”
在這種整體變化下,祐天寺若麥用來反駁祥子的那句“回應需求才叫娛樂”,說不定也能被視作《BanG Dream! Ave Mujica》這部作品面臨的挑戰,又或者,這也是在質問即將迎接十周年的整個BanG Dream!:
是追求自身世界觀與敘事表達到底,還是打造出更能“引流”的熱點,抑或找到統一這兩個目標的路徑。
—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年末超高分韓劇原著,《照明商店》回來找你了
金字塔尖的運動漫!《強風吹拂》全套引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