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資料圖。
洋河經銷商需要休養生息
作者:樊博
去年10月30日,洋河對外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其中披露的業績讓人大跌眼鏡,24年第三季度洋河營收46.4億,同比下降44.82%,歸母凈利潤6.3億,同比下降73.03%。
洋河在這個季度的業績幾乎腰斬,這并不符合上半年的業績走勢。24年一季度,洋河營收162.5億,同比增加8.03%,二季度營收66.2億,同比下降3.02%,從上半年的業績走勢來看,洋河三季度的營收不應該出現這樣斷崖式下滑。
在24年第三季度,洋河并未爆出任何顯著的負面新聞,作為一種消費品,僅相隔一個季度,洋河的業績卻是冰火兩重天,顯得有些異常。
但洋河并非直接面對消費者,根據 2024 年洋河半年報,洋河線下經銷渠道的收入占總收入的 98.9% ,即洋河的酒大多并不直接賣給普通消費者,而是先賣給經銷商,然后再由經銷商銷售給普通消費者。
因此,洋河在三季度的業績下滑,直接反映的是洋河經銷商暫時不再買賬,而這或許早有信號。
洋河經銷商難以承受之重
洋河董事長張聯東對洋河的經銷體系并不滿意,在2024年6月舉辦的股東大會上,張聯東稱,“經銷商體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問題,這個體系不調整是不行的。”
但洋河的經銷商們在張聯東上任這年給了他極大的幫助。
2021年2月,張聯東上任洋河董事長,這一年洋河酒類營收246.4億元,其中省外收入130.8億元,省內收入115.6億元。截至2021年末,洋河共有5192家省外經銷商,2950家省內經銷商,平均下來,2021年每家省外經銷商拿了252萬的貨,相較上年增加了38.8%,每家省內經銷商拿了391.7萬的貨,相較上年增加了27.7%。
張聯東投桃報李,在2022年底洋河經銷商大會上稱要“讓洋河的經銷商成為這個行業最令人羨慕的經銷商”。
但一年多過去,張聯東對經銷商的態度卻發生了大翻轉。
這或許與經銷商在2023年的表現相關。2023年,洋河的省外經銷商平均每家拿貨310.45萬,相較上年僅增加0.9%,省內經銷商平均每家拿貨486.25萬,相較上年增加8.7%。
從上半年來看,洋河自2022年到2024年,經銷商上半年平均拿貨量就基本停滯不前了。
洋河經銷商拿貨變化,數據由YOUNG財經根據財報計算得出
而白酒第三位置的有力競爭者汾酒、瀘州老窖,經銷商拿貨在這兩年卻不斷增加。 其中汾酒經銷商平均拿貨量從 2022 年上半年的417.4萬增加到了 2024 年上半年的540萬,瀘州老窖經銷商平均拿貨量從2022年上半年的661.6萬,增加到了865.1萬。
汾酒、瀘州老窖、洋河經銷商平均拿貨 量,數據由YOUNG財經根據財報計算得出
這并不一定意味著汾酒、瀘州老窖的動銷比洋河強,僅能表示,洋河經銷商在這兩年的營業壓力非常之重,無法再大規模地壓貨。
這從洋河的合同負債變化也能體現。 洋河的合同負債規模自2022年達到頂峰,開 始逐年下降,2024年合同負債的規模已經與2020年接近。
洋河合同負債變化,圖源Wind
洋河的經銷商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失去第三寶座的洋河能否再輕裝上陣?
洋河在2024年三季度業績斷崖式下滑,是過去三年洋河與經銷商關系變化的集中體現。
根據中國企業家2024年中的報道,市場人士表示,“洋河這兩年因為壓貨,失去了很多優秀代理商”,這從洋河經銷商頻繁的變動能夠體現,2021年,洋河減少2600家經銷商,增加1691家,2022年洋河減少1799家經銷商,新增1895家,2023年洋河不再公布這一數據,但根據大眾網報道,2023年洋河與兩千家左右的經銷商解約。
洋河壓貨,或許與汾酒與瀘州老窖對洋河白酒第三的位置發起挑戰有關,洋河想要守住第三的位置,只能將壓力分給經銷商。
2021年,洋河的凈利潤為75.08億,落后于瀘州老窖的79.56億,在凈利潤方面首次丟了第三的位置,24年三季度財報公布后,洋河在營收規模方面也落后于山西汾酒,前三季度,洋河營收275.16億,落后于汾酒的313.58億。
如今洋河已經不再是白酒第三,沒了擔子,或許能夠輕裝上陣, 好好梳理經銷商體系。這對洋河,對洋河經銷商,或許都是好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