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蘇州水鄉】
2024年的蘇州GDP數據預估已經出爐——2.67萬億元,同比增長6%左右,繼續保持全國最強地級市的經濟地位。
熟悉或者了解蘇州80年代外向型經濟起點的朋友,都會知道那時生產和銷售手套,是蘇旺你株式會社賴以起家的生意,這家日本的中型企業的總部設在香川縣東香川市,是蘇旺你集團的一部分。
1984年2月,蘇旺你株式會社社長三好銳郎一行到訪“本不在考察之列”的蘇州市昆山縣,用三好銳郎的話說,是被誠意和承諾所打動。誠意,自不用說;承諾,是日方望著當時還是農田的廠址說:希望能幫助修條公路,方便輸送原材料和產品。昆山方面的答復是:給我三個月,連廠房帶公路,全部解決。
同年7月,雙方共同在昆山縣設立蘇旺你有限公司,成為當時的蘇州市也是江蘇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計劃投資100萬美元。幾個月后的1985年2月,蘇旺你有限公司正式投產,一時引起江蘇全省甚至全國的轟動。
從1984年蘇旺你株式會社首次到蘇州昆山考察算起,10年后1994年,蘇州的第一家美國獨資企業四海電子也正式在蘇州成立,它是世界500強企業美國SANMINA-SCI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也是當時全球重要的多元化、國際化電子產品制造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80年代的蘇州】
NO.1|壹
當年的濟四大花旦
打動外資當然需要誠意滿滿和承諾兌現,但是,一座城市的基礎條件和未來潛力,才是外資暗自盤算、不便外說的根本要素。
讓我們把時間從80年代再推回到70年代。
1970年3月位于桃花塢大街89號的蘇州電扇廠正式成立,這其實是由16個手工作坊合作組建而成,但卻是當時江蘇省第一家專業生產電風扇的國有企業,也是長城電扇廠的前身。
到了1975年以后,蘇州電扇廠生產的長城牌吊扇、臺扇、落地扇在國內已經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而且質量非常好。?
1993年10月這家電扇廠改制為江蘇省長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繼續以“長城”牌為注冊商標,此時這個商標已經獲江蘇省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
跟蘇州電扇廠同一年建廠的,還有專注于黑白電視機研發和生產的蘇州電視機廠——孔雀電視機的生產廠家。在建廠后的第二年就成功生產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盡管這臺電視機只有兩英寸,卻是我國電視機獨立自主生產的開端。到了1975年,蘇州電視機廠順利建設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條黑白電視機生產流水線,電視機生產效率大大加強,而蘇州電視機廠也成為當時全國第一家有能力批量生產電視機的企業。
?蘇州香雪海電冰箱原本并不是生產出來民用的。1979年蘇州醫療刀剪廠成功制造出首批醫療冰箱,隨后蘇州以該廠作為基礎,成立了江蘇省第一家生產家用冰箱的工廠——蘇州冰箱廠。同一年,蘇州第一臺80升家用冰箱問世,商標就定為“香雪海”。到了1986年,改名(制)為香雪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又成為全國電冰箱行業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白云泉洗衣機與香雪海電冰箱其實同出一門,就是老蘇州最熟悉蘇州第二輕工機械廠。至此,長城電風扇、孔雀電視機、香雪海電冰箱、白云泉洗衣機構成為70年代蘇州輕工業的四大花旦。
能把電器類輕工業干好的國家或者城市,就不會偏科,70-80年代蘇州重工業水平的也不低,包括鋼鐵廠、化工廠、冶金廠、硫酸廠、機械廠、閥門廠等在內的蘇州重工業,已經進入成門類較為齊全的階段。
1985年日商一次性投資100萬美元在蘇州生產手套,相當于近300萬人民幣,那時國有單位(企業)的平均月工資約為96元人民幣,是不是只有被誠意感動后的沖動呢?
無論日本的外商,還是美國的外商,除了感受到蘇州以及當時蘇州各縣的誠意和信用,對這座城市的考察和研究是做過充分功課的,誰的資金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投資的核心目的只有兩個:理性分析與合理回報。
【80年代的蘇州寶帶橋】
NO.2|貳
已經形成內在驅動
二戰后日本的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50年代借機恢復、60年代快速發展、70到80年代末是極度膨脹和繁榮的20年、隨后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失落的三十年”。
依靠承接歐美部分工業產能發家的日本,在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中掙到了錢,也攢到了錢,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推出“黑字環流”計劃,大力驅動日本從“出口貿易立國”向“對外投資立國”轉變。
彼時日本的經濟泡沫并沒有任何破滅的跡象,不僅國內燈紅酒綠、歌舞升平,而且對國外的投資力度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是一個由19棟商業大樓組成的建筑群,由美國20世紀初最大的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建造,并被美國民眾和媒體認為是美國歷史與經濟實力的地標之一。
日本的平成元年也就是公元1989年,日本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買下了洛克菲勒中心。那時充斥著大量的金錢的日本股市和樓市,甚至會有這樣的傳言——以東京23區的地價總和折現后,就可以買下美國全部的國土。
除了買什么都賺錢與賣什么都賺錢,日本政府還是要做些事情的,比如多次告誡日本國內的企業,環境惡化在加劇、土地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等等,然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卻沒有說出來:日本產能過剩的危機已經悄然到來,日本央行最為期盼的就是將過剩的產能、瘋狂的熱錢盡快推向東亞、東南亞、美國甚至整個歐洲。
【80年代的蘇州】
NO.3|叁
蘇州的契約精神
80年代的我國,不僅在國際關系上與日本更加緩和,而且以巨大的人口規模、廉價的土地成本和完善的工業基礎,早已深深吸引著日本的企業與資金。蘇州,只不過是承接日本以及后來歐美國家投資的其中一隅。而且在我國,包括蘇州在內的眾多城市還有一個吸引外資的地方,那就是基本的契約精神。
在印度搞直接投資的國家有很多,亞洲的日韓、歐洲的英法、還有美國與加拿大,無論是哪國企業,印度是一視同仁的讓大家輪流接受投資再教育:投資做生意可以,賺錢不行;本事大實在賺到了也可以,帶走不行。凍結賬戶、巨額罰款、巨額補稅是印度對投資再教育的常用三件套,每個國家的投資商們可以摸摸胸口捫心自問一下,到底有沒有被這樣對待過。
在我們國家的海外投資,用誠意請進來,合理配套都會滿足,只要依法納稅、守法經營,就是奔著雙贏來的,以2022年為例,蘇州與日本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約為327億美元。
結語
無論日本、美國,還是韓國、歐盟,合理的投資回報不僅掙得到,而且帶得走,本質上并不是誰乞求誰、誰依靠誰的關系,而是相互成全、共同發展的合作。
最后,如果沒有50-70年代付出幾代人艱辛獲得的完備的工業體系、完成的全面工業化改造,我們能否接得住80-90年代巨量的海外投資呢,能否在21世紀的前20年有效地利用外資和提高自己呢?
因此,蘇州的發展,外資以及外部技術確實有助力作用,但自己的堅忍不拔和不懈努力才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