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外周刊》有趣優質的海外資訊
(中英西三語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掃描下圖二維碼加小雅,免費訂閱
本文整理自船長的《驚奇短信》
今天,是我想寫給你「保加利亞往事」的第四封信。
以前的信都在這里
除了酸奶與玫瑰外,令保加利亞人驕傲的便是保國美女了。
保加利亞的姑娘們的美,并非是一瞥驚鴻、沉魚落雁式的華美。
在歐洲居住得久了,大體上會慢慢學會分辨各個族裔的標志性(刻板印象)外貌。
比如
凱爾特/愛爾蘭姑娘,那頭紅橙色的卷發、慘白的膚色上有著點點雀斑,碧綠色的雙眸攝人心魂;
波羅的海沿岸到東普魯士地區的姑娘,往往披著一頭銀色或金色的秀發,湛藍色或灰綠色的眼睛藏在高挺的鼻梁下;
盎格魯-薩克遜的姑娘們,有著淺棕色的直發,灰藍色或淺棕色的雙眼,白皙泛著粉色的面龐精致無比;
伊比利亞半島至西西里的地中海沿岸的姑娘們,大多有著古銅色或棕白色的皮膚,黝黑的秀發、棱角分明的眉眼,棕黑色的雙眼仿佛能看穿你的靈魂。
而保加利亞的姑娘們(或者巴爾干半島的姑娘),則是一千五百年來,歐亞間帝國廝殺、文化與種族交融所孕育的別樣的美麗。
我很難用刻板印象的某種膚色、發色、目色,來框定一個并不存在的「保國長相」。
那我就用一段保國的歷史來描述這些「美」來自何處。
一千五百年前,保加利亞人的文化先祖來到巴爾干半島附近。
這里有著羅馬帝國最后的倔強——西羅馬帝國早已物是人非,蠻族皇帝們相繼宣稱自己才是羅馬的正統,而君士坦丁堡的千仞巨城仍然聳立在這半島上,東羅馬人的拜占庭帝國仍然如日中天。
保加利亞人就在拜占庭帝國的紫色圣光中,一邊「汲取」著文明的精華,一邊時刻擔憂著隨時可能大兵壓境的帝國大軍。
在輝煌的拜占庭文明與落日余暉的希臘文明影響下,保加利亞人發明了西里爾文字,皈依了東正教,并與拜占庭帝國大戰五個世紀未分勝負。
隨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小亞細亞崛起。
帝國蘇丹召集橫跨亞非的突厥武士、波斯武士與阿拉伯武士,終于貢獻了那座號稱「不朽的名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身著皇室紫袍沖入戰陣,再沒有出來,帝國就此覆亡。
保加利亞人又敬又怕的敵人拜占庭覆滅了,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帝國的霸凌。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北方的日耳曼人建立了神圣羅馬帝國,自封凱撒;東方的斯拉夫遠房親戚,建立起了龐大俄羅斯帝國,自封沙皇;西方的塞爾維亞帝國蠢蠢欲動;南方的土耳其帝國如日中天。
巴爾干半島慢慢地擁有了它最有名的外號——歐洲火藥桶。
東正教、天主教與 YSL 教徒,在這里時而劍拔弩張地刀兵相向,時而歡聚一堂談論橄欖油與皮革的生意;
商賈富豪,架著快船穿梭于多瑙河與黑海的航線;
十字軍騎士們,騎著高頭大馬無數次踏過巴爾干人的土地;
苦行的托缽僧,行走在山間小路;
天主教的主教們,則派遣手下遠赴這里偷偷兜售價值連城的贖罪券;
希臘的游吟詩人和意大利的畫師們,穿梭在大街小巷,沿途留下眾多騎士小說中經常描述的風流往事。
寫了這么多,你覺得我有可能用只言片語來描述這千年的融合與積淀塑造出的美么?
保國的姑娘們,眼中的秋波泛起,流淌的是伊斯坦布爾的風帆、愛琴海柔美湛藍的波瀾、克羅地亞歌者的風琴聲、寒風吹過黑森林的肅殺感。
歷史的輝煌與苦難會塑造一個民族的性格。歷史書上寫滿了男性英雄王侯們的往事,可我卻想把一切贊美獻給他們的母親、妻子、姐妹與女兒們。
本文選自船長的《驚奇短信》
▼免費訂閱「驚奇短信」更多內容 ▼
公眾號文章精選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深度長文更新
本文整理自船長的《驚奇短信》
編輯 排版|琳玥
諸位孤獨的閱讀者們,大家好。
由于公眾號推送規則的調整,很多讀者可能無法及時,甚至難以再看到孤閱的推文了。對此我們非常遺憾。
如果你還愿意繼續和孤閱保持聯系,希望能將孤獨的閱讀者公眾號設為星標,或者時常點開推送、在看、留言、轉發等等。
謝謝你來,希望我們能一直敢于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