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永遠發不了財?為什么有的人即使繼承了財產也守不住財?生活中很多人不但有高智商高學歷,但無論怎么折騰最后都一事無成,淪為平庸之輩;還有的人繼承了很大一筆財產,卻在很短的時間里揮霍一空,最后只能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沒有財運。
有知識,有頭腦,還真不一定就能發財。《聊齋》中有一個故事,說王生是富三代,他爺爺是當地的首富,都說富不過三代,所以王生的爺爺從小就注重對王生的培養,不但從小就給他請了最好的老師,還手把手教自己的從商之道。
但 “天不遂人愿,事常逆己心”,王生長大卻成了個敗家子,等爺爺和老爹死后,王家徹底沒落,最后只能住在一個山腳下的茅草屋。
有天來了位老婆婆,自稱是狐仙所化,因為王家的祖上對她有恩,現在看到王家敗落,所以特地前來報答。王生聽完自然欣喜若狂,但老婆婆并沒有給他金銀財寶,而是說:我本世外之人,所以沒什么錢財能夠給你。
王生一聽就急了,說:你什么都不給我,那怎么幫我重振家業?老婆婆說:你這樣吧,我看你還有最后的十兩銀子,我再給你一對自己佩戴的鐲子,你全部拿去換一批布料,然后運到京城賣掉,我保你可以重振家業。
王生將信將疑,但也還是拿著銀子和鐲子去買了布料,臨走之前,老婆婆又叮囑王生,說你要切記:宜勤勿懶,宜急勿緩:遲之一日,悔之已晚。意思就是告訴王生,想要做成這件事,就得要勤不要懶,要快不要慢,路上只要耽擱一日,就悔之晚矣。
可是誰也沒想到,剛走到半路,就遇到一場瓢潑大雨,王生從小錦衣玉食,沒經歷過這樣的風雨,而且一路泥濘苦不堪言,于是找了個酒館想等雨停以后再繼續趕路。
王生心想,在酒館閑著也是閑著,反正很快就要時來運轉,干脆點來好酒好菜,結果喝了個酩酊大醉,等到清醒的時候,已經耽誤了整整一日。
這個時候、早已雨過天晴,王生趕緊啟程,快到京城的時候,聽人說布價飛漲,心中暗自高興,但當他趕到市場才發現布價在昨天已經跌破一半。
原來在兩天以前,有皇子結婚,市面上的布料被全部收購,而婚事一過,布匹應聲下跌,如此一來,王生把路上的開支算上,剛好虧了個一文不剩。回去吧,沒有路費,再說也沒臉再見那位狐仙老婆婆,又懊惱又悔恨的王生只能討飯為生,由一個富家公子變成了流浪的乞丐。
那么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就是說有些人即使有高智商高學歷,也注定永遠發不了財、守不住財!其實關鍵就在于狐仙告誡王生的那十六個字——發財的事兒“宜勤勿懶,宜急勿緩;遲之一日,悔之已晚”。這十六個字,說透了財富的秘密。
一個人的成功,要具備很多素質,比如學歷和頭腦,但光有這些沒用,因為你得勤勞,你得勤奮,還要善于抓住機遇,行動迅速,如果像王生一樣,遇到困難就偷懶,遇到誘惑就暫停,那你活該一輩子都發不了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