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快就理解一件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把這個行業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有笑果或者米未在,我們再做一個綜藝的意義也不大。這些年來,我們從一個人、一個段子,變成了多個人、多個段子,這些成長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觸動。單立人是個內容創作公司,奔向的目的地是不同的,對我們來說,內容創作層次的升級,才是分水嶺。”
作者:木刃??????????????????????????????????????????????????????????????????????????????????????????????????????????????????????????????????????????????????????????????????????????????????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從《喜人奇妙夜》《喜劇之王單口季》雙雙引爆網絡,到《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喜劇大會》《單排喜劇大賽》等等接力開播,2024年我們見證喜劇綜藝走向全盛。
在這一過程中,原本深耕線下與幕后、在喜劇大團中較為低調的單立人喜劇,也在必然的行業起勢中大展聲名。
單立人的創始人,被稱為“石老板”的石介甫,早在2015年便全職投入喜劇行業,第二年就拿下了國內首個脫口秀圈賽事的冠軍。但他自身對于舞臺與成名的渴望并沒有很高,相較而言,他更喜歡思考喜劇行業的發展。“哪怕是我要成為明星,我也得先有這個舞臺才行。”
從脫口秀入手,到涉足Sketch,慢慢邁向喜劇多元化,石老板創立的單立人,致力于告訴觀眾,喜劇是一門正經的藝術。就好像一座金字塔,以易上手的即興喜劇起底,往上發展為綜藝,頂端則是喜劇類型電影劇集。
雖然石老板更看重行業藝術的純粹性,不太像個生意人,但近年來,單立人成績斐然——線下喜劇演出全國巡演,《諧星聊天會》《無聊齋》等網絡播客受到觀眾熱捧,參與票房大爆的喜劇電影《年會不能停》的編劇、出演……
自從2017年成立后,單立人注重挖掘和培養新人,為行業和市場輸送了大量風格多元的喜劇多面手,圈內也把單立人譽為“喜劇屆的黃埔軍校”。石老板和聯合創始人Icy接受黑白文娛采訪時,對這個外號均是欣然接受,“黃埔軍校也是一個好標簽,總好過沒有人認識你。認識的人多了,喜劇市場才會更大,才會更有未來”。
從脫口秀到喜劇宇宙
Sketch是什么?哪怕是翻譯成中文“素描喜劇”,也讓大部分人摸不著頭腦。2020年底,米未傳媒帶著《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項目帶來石老板的辦公室,兩小時后一拍即合,單立人以“首席內容戰略合作伙伴”身份加入創作,石老板自己擔任首席內容指導,旗下六獸、拾三等人擔任喜劇作品的編劇。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一喜》《二喜》《喜人奇妙夜》大獲成功,單立人的創作者們出盡風頭,也讓Sketch一詞深入人心。
而對于石老板來說,Sketch其實已經是很“后程”的事情了。
2013年,國內脫口秀還很少見,圈層小之又小。一場脫口秀結束后,石老板等年輕人熱情而迫切地圍著“老”演員詢問,什么是開放麥,怎么做主持,國外脫口秀的發展前景到底好不好。
命運的齒輪轉動,新的大門就此打開。2015年,原本在金融行業的石老板辭了職,全職做喜劇。2017年,他拉著Icy等人,創立了單立人喜劇公司。
彼時,市場是完完全全的一片藍海,藍到不僅看不到競爭對手,連自身的存在都影影綽綽。石老板認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找到合適的喜劇演員,而是如何先打造好一個喜劇舞臺。
單立人早年演出現場
“沒有舞臺,一個演員就算有十幾二十分鐘的段子都沒有用。”
一切都是在投石問路。最早的觀眾并不太理解臺上的演員在干嘛,有時候還會突兀地對演員的段子接話。演員也在摸索路子,有些時候,所謂的表演就是在朗誦網絡段子。
好在,石老板本人在博客領域小有影響力,之前身處的金融圈里文化人、媒體人比較多,這些資源構建了第一批還不錯的觀眾:他們對于脫口秀的內容輸出,有更強的理解力。
針對演員,石老板也開始吸納西方成熟經驗進行培訓——這也是黃埔軍校這個外號的由來——用觀影或者拉片等方式,分解、分析內容情節,學習、借鑒國外知名喜劇演員的笑點。
他甚至還參考美國喜劇演員所撰寫的《喜劇圣經》,搭配劉旸等人加入的大量例子后編寫了培訓教材《單口喜劇表演手冊》,用以舉辦夏令營,最后干脆共享在網上。
石老板并不認為,喜劇就是無腦、低俗地打鬧逗笑。“我是喜歡比較冷靜地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會寫一些觀察類的段子。周奇墨的心思則是很細膩敏感,他的段子里記錄了很多自己童年時期的故事。大家都在找一些符合自己的標簽,按照自己的性格去找表演風格。整個團隊都在藝術形式和表達方式上進行了很多探索。”
這也使得,單立人的喜劇作品因為生動的生活細節與深刻的社會議題,富含人文關懷,讓整個市場有了更多的發展可能。
公司成立的最初,整個北京可能一個星期都不一定有一場演出。培養演員、積累觀眾后,到了2017年底,單立人每周的脫口秀演出可以達到3到4場。
創業以來,單立人成了第一個在中國出喜劇專場、做巡演的品牌,也不斷吸引著更多的喜劇新人。隨著業務與經驗的熟練,單立人開始延伸自己的喜劇宇宙。從向最早期的《今晚80后脫口秀》輸送選手開始,到后來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系列充分釋放出強大的創作能力。而喜劇金字塔頂端的影視劇上,他們也開始嶄露頭角,除了電影《年會不能停》,又如2024年熱劇《不討好的勇氣》有單立人的寧家宇參與編劇,許多成員都在紛紛投入更多的影視項目。
單立人的新喜劇演出
培養喜劇演員,就是在挖地基
單立人的初創團隊,是石老板和幾個好朋友撐起來的。石老板、周奇墨、小鹿、“教主”劉旸,后被合稱為赫赫有名的“石墨鹿教”。
“‘石墨鹿教’是國內最早開始有專場的人。但那個時候,觀眾連拼盤和專場有什么區別都不知道。那個時候沒有人是明星,所有人都只有段子長、段子短,段子多、段子少的區別。這跟現在怎么比呢?”
在整個行業都沒有明星的時代,單立人旗下的演員們沒有工資,收入全靠杯水車薪的演出費,不止一人曾提到過喜劇無法謀生,但依舊憑借熱愛努力奔赴。從最初只有周五、周六晚上可以演,到周六下午、周日晚上居然也能演,不斷提升信心。
最初,石老板和周奇墨是北京唯二的全職脫口秀演員。在一場賺得最少的演出中,周奇墨只拿到16塊錢——跟小鹿、劉旸不一樣,周奇墨全靠積蓄過活。后來,周奇墨成為行業內公認的脫口秀之王。
Icy回憶說,2019年那會兒,單立人嘗試給小鹿做專場,也只能賣出60張票。
“不斷地讓演員面對不同的、甚至越來越多的觀眾,然后讓觀眾一傳十、十傳百地進行口碑營銷。這就是我們當時唯一要做的事情。”
周奇墨和石老板(右)
在石老板看來,做喜劇,毫無疑問是需要一些天賦的。“以劉旸為例,雖然大家普遍不認為他在喜劇領域有格外的天賦,但他的能量非常大,他在喜劇之外本身就是一個極有才能的人,上浙大,成為新東方全國演講師——那會兒新東方全國演講師可能就幾十個,非常非常少。所以,我不是在喜劇人里邊找天才,而是希望更多有天賦的人能夠做喜劇。”
除了最初的“石墨鹿教”,不斷吸納培養新生力量,是單立人業務的重中之重。單立人早期的培訓與開放麥基本沒有門檻,每周還有免費體驗課。上過課的至今也有千人,如今活躍在喜劇行業中的,大多都參加過課程。
2018年,單立人承擔了所有費用,做了一個夏令營,在全國篩選了20多個有潛力的演員安排課程、文本創作,同時拉片、看專場等。Icy很清醒,她知曉內容是個消耗品,一個段子再好也不像一首歌一樣可以反復聽10遍以上;供給端太過重要,單立人需要從源頭解決這件事情,培養喜劇演員就是在挖地基。
2018年單立人舉辦的夏令營
“我們最終當然是要去蓋高樓大廈的。但你不可能第一步就先去搭上面的鋼架。打好市場基礎更重要。”
通過培訓招人與舉辦原創喜劇大賽,這些年來,單立人簽約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喜劇創作者。石老板認為,自己簽約時最大的標準從沒變過:真誠、熱愛喜劇。
不過,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單立人不是經紀公司,我們沒有純粹圍繞著演員個人的經紀發展,來發展單立人。我們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團隊,去做整體的編創、策劃、內容輸出這方面。我們有我們的使命,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自己的使命”,Icy如是說。
“教主”劉旸在單立人“發現喜劇節”的演出
讓喜劇行業的成長,成為公司成長的分水嶺????
對于石老板來說,單立人一直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公司。旗下演員如果想學習,想上節目,公司都會拿出資源給予支持。
在很多人看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播出,是讓單立人最初出現在了廣眾面前,這是一道分水嶺。但石老板認為,這只是從結果上看到的某種分水嶺罷了。比起某種程度的知名度與流量聚集,當初自己這一幫人從單口轉向新喜劇,如今再從新喜劇發展到喜劇長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分水嶺——不僅是自己公司的分水嶺,更是整個行業的分水嶺。
“我們很快就理解一件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把這個行業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有笑果或者米未在,我們再做一個綜藝的意義也不大。這些年來,我們從一個人、一個段子,變成了多個人、多個段子,這些成長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觸動。單立人是個內容創作公司,奔向的目的地是不同的,對我們來說,內容創作層次的升級,才是分水嶺。”
單立人旗下默默有才華的喜劇人們正在被更多地看見
在石老板與Icy的構想中,未來的單立人,會是迪士尼一樣的公司:除去更多面的業務、IP外的演員外,內核是一種穩定的、準確的、有溫度的情緒價值。
“我們單立人出品的任何一個東西,都會有真實直面生活困難的勇氣,我們的價值觀是說,要用喜劇去化解每個人生活當中的不快,而不是利用喜劇逃避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站在運營的角度,單立人把原有的“發現喜劇周”升級為“喜劇節”,類似音樂節帶給觀眾從早到晚的新式體驗。每年也會有寵粉節,去安排新的驚喜。2024年,單立人也在B站開設了“單立人Special”,將優秀演員的線下專場演出制作發布,讓更多觀眾了解線下演出的魅力。
在影視層面,石老板坦言,現階段單立人主導開發、與導演直接合作這樣的項目還不多,近期雖有參與投資了一些電影,但規模也不大。在他看來,單立人的未來不是要主控某個影視項目,而是找到自己最能發力的位置,把喜劇與影視更好地鏈接。
一路走來,單立人帶著最初的孤勇,從暗巷走向更大的鎂光燈。回想起最初,單立人甚至沒有辦公室,大家在咖啡廳里辦公,演出時石老板與Icy自己搬椅子、自己檢票的場景,種種的八十一難都證明了,這條路確實可以求得真經。
“Comedy Brings People Together”,喜劇讓我們相聚這句話,掛在單立人休息區墻上,也每每出現在單立人演員的口中。在單立人看來,喜劇行業還在持續發展中,作為內容端的源頭,喜劇人們期待著更多活水一同匯聚。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