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
【2025年第10期】
汝城縣人民法院第五黨支部由四個基層人民法庭組成聯合黨支部。第五黨支部四個法庭借助法庭轄區優勢,深度融合黨建與審判工作,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不斷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發揮人民法庭服務人民群眾“橋頭堡”作用。
基層治理篇
為持續強化基層社會綜合治理工作舉措,不斷探索和創新基層治理工作模式。四個法庭立足法庭工作職能,以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目標,積極參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法治環境。
府院聯動強協作,聚焦綜治維穩
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與鄉鎮政府等職能部門建立工作銜接機制,主動融入當地黨委政府構建的“大綜治”+“三長制”鄉村治理機制,定期到鄉鎮開展業務指導培訓會,根據轄區社會治理工作情況匯報,共同研判矛盾糾紛焦點問題,明確解決思路及舉措。2024年四個法庭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一百余起,法庭轄區內訴訟案件同比下降8.75%,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多元調解化糾紛,筑牢和諧防線
搭建起多元調解平臺,整合各方資源,全力化解矛盾糾紛。大坪法庭充分利用三星工業園區巡回審判點調解平臺,秉持司法便民宗旨,為交通不便當事人就近化解矛盾。聯合轄區鄉鎮司法所、村委會等基層組織,針對相鄰糾紛、土地糾紛、離婚糾紛等常見案件開展聯合調解。邀請當地德高望重的鄉賢參與調解,借助他們熟悉民情、善于溝通的特點,促進糾紛順利解決。通過以上舉措,2024年四個法庭共調解成功八十余起案件。
貼心服務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主動延伸司法服務,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駕護航。對涉及農村產業發展、農村土地流轉、農民權益保障、農產品買賣合同等案件,快審、快結。在服務鄉村建設過程中,針對轄區內存在的法律風險和管理漏洞,及時向相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推動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通過一系列貼心服務舉措,有力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汝城法院做實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法庭工作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中,加快形成多元共治模式和綜合治理格局,使“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為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貢獻司法力量。
「供 稿」袁宇澤、羅圓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01.
02.
03.
04.
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